编者按:长三角地区河湖相通、山水相连、生态相依。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既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保障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10月21日-23日,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媒体代表采风团分别走进杭州、绍兴、宁波,挖掘当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和优秀案例,感受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即日起,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推出“美丽长三角”系列报道,看长三角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生动实践、有效路径。
4000余亩的珍珠养殖基地碧波荡漾,倒映着天光云影;开蚌一条街上,爱迪生、巴洛克、澳白等各式珍珠蚌扑面而来,吸引游客体验开“盲盒”取珠的别样乐趣......这座人口不足3万的“世界珍珠小镇”,出产的淡水珍珠却占全球的70%。10月22日上午,采风团探访绍兴市诸暨市山下湖镇,了解其如何创新养殖模式,走出一条以水养蚌、以蚌护水、以蚌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几年,我们村一些乡创客抓住直播开蚌的机遇,返乡创业。今年5月开始,村里线下开蚌业态逐渐火爆,但也呈现低、小、散发展态势,存在恶性竞争、经营环境较差等现象。”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书记詹智超介绍,在一个月时间内,新桔城村党委对整体业态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开蚌一条街,提供生态富民的新机遇。
“现在在家门口摆摊位,就有人来买珍珠。”当地村民乐呵呵地说。自开蚌一条街提升以来,新增100多亩养殖河塘流转经营,20间闲置农房(棚户)流转使用珍珠加工、珍珠设计,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今年已累计吸引客流17万人次,开蚌30万个,销售额超3000万元。
凌晨1点,村民徐师傅的直播间依旧热闹非凡,数千名观众在屏幕前热情互动。“我做直播已经好几年了,目前有三个主播一天24小时轮流直播。客户开出珍珠后进行截图,和售后沟通后选择喜欢的款式进行加工,最后再发货。”较早返乡创业的徐师傅表示,积极去学习和运用国外的品种选育、加工技术等经验,珍珠产业环境也越来越好。节假日期间,很多游客喜欢来这里现场体验。一个珍珠蚌的价格一般在百元以内,加工费在几十元左右。“游客可以现场观摩洗珠、打孔、挑珠、串链、打结等多道工序。”
如同承受沙石之痛后孕育出耀眼珍珠的河蚌一般,新桔城村的珍珠养殖模式也经历过一场蜕变与新生。
“传统喂养方式是广撒网,需要使用大量化肥,现在我们主要通过‘滴管’精准喂养,不仅提高养殖密度,还做到了养殖尾水零直排。”在詹智超的带领下,采风人员来到一片3亩左右的水塘前,他介绍,“技术改进后,以往一亩地最多养殖两、三千个蚌,现在一亩地最多能养上万个蚌。”
詹智超口中的“技术”,便是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创的“精准喂养”自动化管网式养殖模式。即通过线上管网系统将肥料精准投喂到每个珍珠蚌的“嘴里”。
“所有珍珠蚌都是挂养的,当肥料投到塘里后,珍珠蚌只能吸收20%到30%左右的养分。这种原始的养殖方式,会让肥料在塘底不断沉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律介绍,在3-4年一个珍珠蚌的养殖周期结束后,需要清塘,养殖用水直接放到河湖里,容易造成非常大的污染。“迭代后的自动化管网式养殖模式,则可以实现珍珠蚌立体化养殖,提升珍珠蚌养殖密度,同时通过把塘底的淤泥作为营养源,将其中的氮磷物质快速转换成食物链源头的有益微生物菌、藻,再通过电脑管网系统投喂给珍珠蚌,从而有效净化水质。”
詹律告诉记者,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不仅保护了村庄环境,还让珍珠更加光泽秀美。“珍珠蚌吃的是绿藻,所以珍珠的净度会稍微高一点。相较于以往食用高蛋白肥料的珍珠蚌,新养殖模式还有助于提升珍珠品质。”
通过创新珍珠养殖模式,山下湖镇珍珠原珠产量提升6倍以上,珍珠养殖尾水实现了零直排,养殖水体水质常年达到Ⅳ类水以上标准。如今,山下湖镇顺势做实农商旅融合多元文章,串联华东国际珠宝城、新长乐直播基地、清湖养殖等资源,打造一条充满魅力的旅游线路,探索业态互补、资源共享的连片发展的共富模式,让来到这里的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人文风情,也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数智赋能的养殖方式更生态环保,珍珠产业链更长,“珠光宝气”“碧水清波”一举两得。目前,山下湖镇线上销售经营主体增至2700余家,线上年销售额突破260亿元,三年增长了83.18%,成功实现珍珠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资源集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吃”进建筑垃圾,还能“吐”出新型建材。当天下午,记者在位于上虞区的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厂房看到,机器一头“吃进”工程渣土、污染(修复)土壤、淤泥、污泥、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一头“吐出”高性能新型轻质复合(LPC)装配式板材。企业通过自主开发LPC板材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全过程智能化、数据可视化、工业自动化的智慧生产。
据该企业负责人夏志勇介绍,这些烧结保温轻质复合墙板的原材料,都是来自绍兴的建筑垃圾等固废。“公司的‘年产20万立方米新型轻质复合(LPC)装配式板材’产线能够根据需求在工厂自动化生产安装,将成品直接从工厂运到现场,免去人工砌墙、水电预设等过程,从源头抑制装修现场70%以上建筑垃圾的产生。”
“我们公司的建筑渣土年处理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约45万吨,在有效降低固废填埋量的同时,提高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实现‘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生产+无废化运营’的建筑渣土再利用。”夏志勇介绍,“每综合利用1吨建筑垃圾可减少全流程二氧化碳排放3.7千克,减少水资源消耗25%,三废接近100%回用。”
这项“变废为宝”的技术,也是绍兴市上虞区产业发展“含绿量”的一个鲜活缩影。近年来,上虞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激励扶持企业持续开发建筑垃圾潜在价值,形成“建筑垃圾收集—资源化再生—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引导企业走出一条“数据可视化+生产智能化+排放趋零化”的资源化利用之路。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万晨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