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煜
大运河自台儿庄入鲁,上承京津冀、下接长三角,流经德州、聊城、济宁、泰安、枣庄等城市,是运河历史上的咽喉要道。这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运河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货物和人员的交换,更是让南北文化在此深度交融、碰撞。
李白所书“观”字原碑及拓片
龚勉书“声远楼”匾
林则徐题“河道总督”匾
孔继涑摹刻米芾书《孔圣手植桧赞》拓片
山东段运河周边所出秦汉碑碣、题记刻石、匾额楹联等遗迹文物尤为集中,这些承载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赓续,形成了一个独特完整的文化体系,是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一环。而济宁作为运河中枢,被誉为“孔孟之乡”,既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著名的汉碑之乡。
运河之都
●康熙御制“孔庙碑王”
位于济宁曲阜市的众多碑刻里,不少金石遗迹与运河文化息息相关。其中被誉为“孔庙碑王”的康熙御制碑更是与大运河密切相关。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亲临曲阜孔庙拜谒孔子后,特旨工匠于北京西山采巨石制碑,命朱汉雯奉敕抒文,朱圭奉敕勒石。康熙二十五年(1686),此碑内用棉布、外用黄绫包裹从北京通州运河码头发出,一路船挂圣旨,由大内侍卫护送沿运河南下而行,行至两月方达济宁,再由水运转为陆运。御碑到济宁,孔毓圻亲到码头迎接,并由济宁道、兖州知府负责安置存放。朝廷赐予孔子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白银六百五十两,造旱船运碑。逢天寒地冻,便于路上泼水为冰,承载石碑的旱船得以顺冰道滑行,并以几百头牛牵拉,足足十五个昼夜,才运至曲阜孔庙。御碑的运输过程也为大运河与书法碑刻的传播交流增添了独特背景故事。
此碑高3.8米,宽2米,厚0.5米,碑身约重35吨。篆额“大清皇帝御制阙里至圣先师孔子庙碑”,正文则用楷书书写,用笔方圆兼备,笔画瘦劲宽博,章法疏朗,风格清俊,具有刚健挺拔之韵味。
●李白书“观”字碑
济宁运河岸边矗立的“天下名楼”太白楼,是中国唯一有明确史料可考的李白故居。楼内文物众多,碑石林立,更有历代名人留下的题词咏诵260多篇,这些石刻成为了研究济宁运河文化的珍贵材料,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太白楼内最珍贵的碑刻当数李白亲自手书的“观”字石。相传李白初到济宁,便被济宁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山水景色所吸引,挥笔书写下“壮观”二字以表达对济宁的喜爱之情,“壮观”二字被石匠刻于石碑之上永久纪念。后因种种原因石刻下落不明,直到嘉庆年间,济宁巡漕梁上国在治理济宁运河时,于太白楼北墙下面找到了仅存的“观”字。虽然留存仅一字,却也体现出李白书风的特征。其用笔筋骨有力,如力举千钧,结构宽和端严,于舒展中有厚重之致。既有行书线条的灵动,又有楷法结体的稳健。总体富有刚强俊健的阳刚之气,十分符合盛唐时期诗仙的洒脱风貌。
●龚勉书“声远楼”匾
太白楼附近有始建于宋代的声远楼,位于济宁市铁塔寺街。两层飞檐,十字结脊,楼上“声远楼”匾额,为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署。龚勉,生卒不详,曾作《太白楼》诗。此匾字体为雄浑有力的行楷。线条饱满富有力量,字形清晰充满律动,方正平稳,端庄厚重,醒目壮观。
●林则徐题“河道总督”匾
济宁作为运河之都,地处运河腹地,清代河道总督署便设立于此。运河沿岸的城市有很多,而河道总督署作为运河的中枢管理处,是济宁被称为“运河之都”的重要原因。这些充分展现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底蕴以及济宁段运河的变迁与辉煌。河道总督衙门历经600余年,林则徐曾在此任总督。任期虽短,但他却能革除积弊、清正廉洁,在济宁运河治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为运河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便利。
现今河道总督遗址公园还可见林则徐题写的“总督河道部院”匾额。其书取法晋唐,轻重并举,刚柔相济。结体捺画微微上举,平添欹侧之势。运笔藏露皆备,中侧互用因而显得极其灵活。整体主要采用横势而宽绰,故有平稳端和之意。
汉碑之乡
济宁地处邹鲁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来有“中国汉碑半济宁”之称。位于济宁运河周边的邹城博物馆所藏元代摹刻版《峄山刻石》与新莽时期《莱子侯刻石》便是其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碑刻。
●《峄山刻石》元代摹刻版
《峄山刻石》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内容为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的功绩。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彰显其千古一帝之名,命李斯撰文勒石,《峄山刻石》即为此所刻。刻石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刻字。正面、左侧面刻赞颂秦始皇功绩碑文,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刻石原位于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毁于南北朝时期,现存宋代摹刻碑于西安碑林,邹城博物馆所存为元代摹刻版本。其书体线条婉丽贯通,笔画纤细匀称,字形结构对称严谨,一丝不苟。正如清代杨守敬跋曰:“笔画圆劲,古意皆臻。”《峄山刻石》在中国古代文字史、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世推崇为小篆学习的经典范本。
●汉碑隶书《莱子侯刻石》
《莱子侯刻石》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汉碑隶书,刻石长0.79米,宽0.56米,厚0.52米,刻石上有书七行,行五字。刻石内容为:“始建国天凤三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余人,后子孙毋坏败。”其内容大意为莱子侯告诫子孙珍惜来之不易的封地,遂请人撰文刻石。其碑刻书体虽为隶书,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笔画字形皆含篆籀之意,结体秀劲,线条古拙,是典型的过渡性书体,对隶变研究及考证莱子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黄易访《熹平残碑》
作为京杭运河的重要中转城市,济宁依托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文化底蕴,成为清代乾嘉金石考据的核心地区。而在这批金石学家之中,黄易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对济宁地区的金石考据做出了很大贡献。黄易为官济宁,在治理河道之余,最大爱好便是寻访当地碑刻。
济宁有许多零星的古代碑刻,皆是在黄易寻访期间所访得。如东汉时期的《熹平残碑》,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黄易发现,从曲阜东关外移至孔庙,并将其发现经过和出土时情况刻于石左以做记录。此残碑为原碑石的中下位置左半部分,右侧最高处0.71米,中部0.82米,厚0.21米,共有存文七行。石碑残破但整体文字保存完好,书体为东汉成熟时期的隶书,波磔明显,结体严谨谨饬,风格沉着温雅。
黄易于济宁就职,为治理河防,遍查运河沿岸县志与水系图,亲自勘查运河河防情况及河道疏通状况,深入研究黄河泛洪的综合治理方案。黄易的访碑活动在实际上与其所承担的运河工作密切相关,他既为济宁当地碑刻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样也不忘本职,运用自己的水利知识在治理河道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惠及百姓。
法帖之最
济宁运河周边地区的刻帖资源丰富,因清代文人私刻盛行,故留下了许多质量上乘的碑石拓片。其位于孔子博物馆的《玉虹楼法帖》为孔子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涑摹刻的书法丛帖,共计分14类584石,为民间收藏之最。《玉虹楼法帖》在中国法帖收藏史上占据重要地位,580余帖原石摹刻,均为孔继涑个人为之,法帖收录名家齐全,保存资料完善,极具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
《孔圣手植桧赞》为孔继涑摹刻米芾书法,碑原位于曲阜孔庙孔子手植桧旁,现存于曲阜汉碑陈列馆。碑刻书体为米芾少见的大字行草书,风格豪迈俊逸,笔画开张伸展,字形宽博飞动。孔继涑所摹再现了米芾行草书的笔致意趣,为后世研究米芾大字行草书留存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运河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影响着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形成。它贯通南北、沟通内外、联通古今,促进了流域内儒家文化精髓与南北城市文明的极大融合。山东段运河周边的翰墨遗迹,如运河沿岸的碑刻、匾额、楹联、题跋,整体为楷书居多,而风格皆以宽厚博大、俊朗典雅为主,同时兼有雄厚古穆之气象,这无不是儒家文化的充分体现。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汉碑隶书《莱子侯刻石》拓片
先秦 李斯书《峄山刻石》元摹刻版清拓本(局部)
东汉《熹平残碑》拓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