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
10月21号—22号,河南4位爱心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挽救4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们是来自郑州的马文奇、新乡的王宾强、漯河的杨盼盼和济源的葛朋朋。
马文奇:这一次我完成了不一样的‘使命’
马文奇,是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公交司机,同时也是一名助人为乐的热血青年。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自己的无偿献血之路,至今已献血十余次,2021年5月20日当天,到献血屋无偿献血时正好了解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他觉得入库后就有机会一对一挽救一个人的生命非常有意义,立即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入库后2023年他第一次接到配型成功通知,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马文奇没有犹豫,立即表示愿意捐献,但后续因为患者治疗原因未能顺利往下进行。今年6月份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配型成功,马文奇积极配合,希望这次能顺利往下进行,幸运的是,这次很顺利的完成了后续的高分辨配型、体检等准备工作,并最终确定了捐献日期。
经过约4个小时的采集,马文奇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饱含着爱心和祝福的“生命种子”当天就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移植入患者体内,点燃患者生命的希望。马文奇表示:“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保障乘客的安全是我的职责,这一次我完成了不一样的‘使命’,能挽救一个患者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新的希望,我内心感到非常激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这份‘生命的种子’能够让患者早日康复,投入到未来美好的生活中。也希望以后大家能多关注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积极加入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传递爱心,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新生希望。”
王宾强:入库9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王宾强是新乡市基层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长期以来,坚持参与无偿献血。2015年,在单位组织的一次集体献血活动中,王宾强了解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准备着为血液病患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可这一等就是9年,2024年6月,王宾强终于接到了自己与患者配型成功的电话,“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当得知自己与患者配型成功时,我没想那么多,只想着要去捐献救患者一命。”王宾强说。
在顺利通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后,王宾强一心为捐献做准备,他的家人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为他加油打气。王宾强说:“等了这么长时间,还能配上型,是我与患者之间的缘分,希望这个缘分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杨盼盼:很高兴换个方式挽救生命
杨盼盼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小寨杨村的一名党员。自19岁参与无偿献血以来,13年间16次共计无偿献血5240ml。
2015年8月,通过红十字会的宣传杨盼盼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并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此后,她一直期盼着如果有一天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能捐献造血干细胞施救患者生命。
2024年6月,漯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到杨盼盼,告知有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患者病情较重,问她是否同意捐献,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杨盼盼深知生命的宝贵和孩子健康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便毫不犹豫地表示要实施捐献,并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专程请假回到漯河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捐献准备工作。杨盼盼说:“我很高兴用这种方式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葛朋朋:这种感觉就像中了彩票
2013年,葛朋朋在逛街时看到了献血车旁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介绍,在认真了解后,葛朋朋意识到了造血干细胞对与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便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加入时,我一直认为配型的几率很小,应该很难配到。而且过了10年了,我想着自己没有机会了。”葛朋朋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2024年8月,配型成功的电话打来,即使过了10年之久,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一定会捐,这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他还说:“作为一名普通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帮助别人,挽救一个生命,我觉得很值得,很荣幸。”
来源 | 大象新闻记者慕嘉烜 王海妹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