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期间,两部国产灾难片《危机航线》《出入平安》一同抢跑。《危机航线》最终取得1.7亿票房,与第一名《志愿军:存亡之战》的8.05亿元存在较大差距。而《出入平安》则在10月3日晚上官宣撤档。
刘宗智 济南报道
表现不如预期
实际上,在此前的国庆档票房预测中,不少专业人士对于《危机航线》抱有较高的期待值。该片由刘德华、林小强监制,彭顺执导,刘德华、张子枫、屈楚萧领衔主演,刘涛、郭晓东、蒋梦婕特别演出。把故事放在万米高空之上的狭小空间里,加剧了刺激感和紧张氛围。从整体完成度上来看,的确是一部合格的航空题材灾难片。
撤档的《出入平安》是《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的新作,讲述一位死刑犯的地震救灾之路,用现实的手法呈现了地震的残酷、灾区的生离死别和人性抉择,肖央、阿云嘎、古力娜扎、黄小蕾领衔主演,杨恩又特别出演。不少观众反映,观影的痛感比《人生大事》还要强烈,与国庆档氛围不符。对《出入平安》这样制作成本较大的电影来说,在国庆档观影情绪最为浓厚的前几日票房却持续低迷,撤档是无奈之下的理智决定。
除了国庆档以外,灾难片在下半年电影银幕上的存在感很强,11月还有号称“首部华语辐射灾难大片”的《焚城》即将上映。若将眼光放远,管虎与费振翔执导的《东极岛》今年六月开机,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的海难救援故事。五花八门的“险情”涌现,中国电影能再迎来一个“灾难片大年”吗?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观众对于国产“灾难片”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相关的审美习惯也尚未建立。
实际上,作为国产灾难片而言,《危机航线》《出入平安》的“不叫座”并非个例。一方面,它们依赖由视效技术所建构的奇观,离不开成熟的工业水平支持,与此同时,高昂的制作成本与制作周期,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此类故事也面临着千篇一律、难以出新的困境。
发展历程曲折
说起灾难片,大部分观众首先想到的是《2012》《后天》《末日崩塌》等好莱坞大片,它们以精良的制作、豪华的演员阵容以及绚丽的特效征服了观众,也赢得了票房。早期的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就曾拍摄过《战舰梅因号的爆炸》《探险者的遭遇》《和平号气球遇难记》等灾难片。
在电影史上,灾难片曾经经历了几个高潮,比如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大萧条影响下诞生了《金刚》《庞贝城的末日》《旧金山》等经典作品,70年代对自然隐患的担忧促成了《航空港》《海神号遇险记》《摩天大楼失火记》等影片的相继问世,90年代科技的高度发达使电影画面更逼真,灾难的所有特质都能充分细致地表现出来,灾难片又一次大量出现,如《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天地大冲撞》等。
国内灾难片起步晚且发展曲折。1957年,石挥导演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海难为背景的电影《雾海夜航》,开启了中国电影人对这一电影类型的探索。仅仅两年之后,李恩杰执导的新中国第一部以空难为背景的影片《飞越天险》问世。这两部电影从海、空两个方面展现了“灾害发生”和“灾害救援”的过程。
2000年,张建亚执导的《紧急迫降》通过数字特技镜头,完成了一个极具惊现感的空难故事。该片改编自1998年客机迫降的真实事件,一方面吸取好莱坞类型程式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具有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通过主人公的努力,成功化险为夷,这一模式也成为后来《中国机长》等空难片的蓝本。
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应是不少观众心目中国产灾难片的代表。地震奇观是影片的重要噱头,不到四分钟的山河倾塌场面,共耗资三千万来制作。但实际上,影片的核心落到了灾后的创伤重建。它从单个家庭出发,在个体角度追述历史,最终达成的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话语。以河南旱灾为背景的《一九四二》表现得更明显,灾难远不只是奇观,而成为整个民族命运的难关。
2019年,国产灾难片短暂迎来井喷式爆发,涌现出《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高票房影片,但在这之后,这一类型没再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影片产量与票房不断下滑,市场份额逐渐萎靡。
彰显人性光芒
灾难电影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不仅仅是在于其影像奇观,更重要的是影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这其中包含着普通个体在灾难面前的本能反应、情感表达以及对生命的思索等。例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汉江怪物》中原本游手好闲的“朴江斗”为了救回女儿而与怪物展开殊死搏斗,蜕变为英雄。
不同于好莱坞商业大片对末世情结的过度渲染和对幻想性叙事情节的过分依赖,中国灾难片多取材于已经发生过的真实自然灾害及公共事件,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川航迫降等等。这些真实灾难事件和事件中的英雄事迹为中国灾难片提供了更具现实性的依托,它们不仅让电影的表达更具时代意义,而且可以将叙事重点置于人性光芒之上。
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中,电影的重心不是地震来临时,众人慌乱无措的逃生场面,而是用“23秒,32年”的宣传语带出这场大地震在每个经历者心中那经久不息的“余震”。在大地震来临的时候,影片中的姐弟俩还是孩子,他们被同一块石板的两端压着,如果决定救其中一个,另一个势必要做出牺牲,徐帆饰演的母亲决定救男孩,这让最后意外幸存下的姐姐心里结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灾害无情人有情,灾难片真正打动人的还是人性的光辉。影片结尾,当姐姐与母亲时隔多年再相见的时候,所有的恩怨都被时间和愧疚的眼泪冲刷殆尽,这普通的唐山一家人心中的“余震”,终于平息。片中普通人身上那质朴隽永的情感让观众抑制不住地“破防”,最终凭借6.5亿的成绩,刷新了当时国产灾难片的票房纪录。同时,影片还揽获了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等多项大奖。
转型迫在眉睫
立足于现实灾难题材的影片,往往带有强烈的现实创伤色彩,而类型化灾难片,则常常因为对好莱坞类型片的过度模仿而丢失本土化的精神文化内核,既显空洞,又在本土市场中水土不服。近年来,在新主流大片加持下,以《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甚至《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式救援故事”,成为屡屡打动观众的“爆点”。
2019年暑期上映的《烈火英雄》,改编自报告文学作品《最深的水是泪水》,并由黄晓明、杜江、杨紫、欧豪等知名演员组成一幅生动的消防员群像。该片通过描绘滨海市海港码头油罐爆炸的危机事件,歌颂了广大消防救援人员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影片在“火锅店爆炸”、“海港救援”等大场面上的运镜、剪辑、配乐都可圈可点,每场营救的动作戏都能做到干净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全片在歌颂英雄的同时,也把可看性做到了极致。本片拍摄了灾难发生时的完整群像,不仅有消防员对抗火海的场面,也对逃散的民众做了着重刻画,两条故事线通过蒙太奇手法交叠在一起,让影片叙事的密度与广度大大增强,观众也能够更好地进入影片营造的空间中去。
同年国庆上映的《中国机长》在传承国产灾难片传统风格的同时,也融入了“新面貌”。《中国机长》根据川航迫降的真实事件改编,沿用了2000年《紧急迫降》的叙事策略,但是20年过去,《中国机长》已经由《紧急迫降》时的“等别人来救”,变为“自救”。随着电影工业制作水准的提高,灾难片中震撼人心的景观营造已然不成问题,《中国机长》中大量惊险刺激的奇观场景很好地达成了寓教于乐的效果,这对中国灾难片的类型化创作、创造性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种电影类型的活跃与流行都是周期性的,新主流大片的热度在逐渐消退,与之紧密相连的灾难片也难逃“唇亡齿寒”的命运,如何重新找到破题之法或将成为其再度焕发生机的关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