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蓝本”
——甘肃汇智聚力做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编纂工作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
《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万人锅庄舞表演。
武威市白塔寺的“凉州会盟”雕像。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现场。
北京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验空间甘肃体验项目。
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中华民族一家亲”。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我省各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奔赴天水,为当地居民和游客表演歌舞节目。
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频繁最深入的地区之一、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在陇原大地上留下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遗迹、考古实物、文化遗存不胜枚举。甘肃的历史可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缩影,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复原甘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原貌,汲古润今,资政育人,打造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蓝本”,按照统一部署,甘肃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以正确的史观、史识、史德,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以下简称《甘肃卷》)编纂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甘肃力量。
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使命任务
《甘肃卷》作为国家“三交”史编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交给甘肃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省委对《甘肃卷》编纂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专家座谈会、编纂工作座谈会、编纂工作推进会等,安排部署编纂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编纂工作。
将《甘肃卷》列入《甘肃省“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重大特色学术文化工程项目,科学制定编纂工作方案,明确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等14个部门单位具体职责,组建编纂委员会和学术顾问团队,确定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具体依托单位,破除院校、学派等壁垒,广泛吸纳西北师范大学、省社科院、省博物馆等20余所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1名骨干人员,“以时间为经、类事为纬”组建8个课题组,开展编纂工作。
自2022年编纂工作启动以来,编纂委员会与课题组严格遵循编纂体例和样章等要求,掌握和运用技术规范,科学编写编纂大纲,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代、清代、中华民国、考古文博8个部分开展编纂,侧重甘肃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上的独特地位和特殊贡献,注重收集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历史材料,力求体例上真实鲜活、学术上经得起检验、使用上有重要价值。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编纂工作全过程,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暨编委会专家座谈会,集体学习编纂体例和样章,邀请国家民委“三交”史编纂委员会专家来甘指导编纂工作,提高课题组成员编纂效率与编纂水平,为开展编纂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力量协同,注重整体推进、提高质量效率,以“一字之微,征及万卷”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在卷帙浩繁的各类史料中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在零星散落的各种文献里找寻脉络、沧海拾遗,高质量做好编纂工作。
经过两年的努力,全面挖掘、整理、辑录了从先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5000多年来,陇原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用客观的态度、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事例,充分印证和说明了甘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贡献,形成了268万余字的《甘肃卷》(送审稿)。
突出甘肃特色 打造精品力作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历史研究和历史阐释必不可少。
构建理论研究体系离不开历史脉络的梳理,要紧扣“共同性”这个关键词,坚持“融”的导向,展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主流在合、过程在交、关键在融的历史趋势。通过史料汇编,深刻揭示出各民族经过交往交流交融而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脉,是中华民族内部关系的演变规律,是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动力。
《甘肃卷》编纂委员会与课题组坚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大概念与甘肃历史区位特点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扎实做好甘肃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发掘、整理、甄别、收录等工作,进一步凸显甘肃历史的赓续性与交互性、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坚持以物证史、以史解物,多视角、多路径、多维度阐释各民族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的相互亲近,突出彰显甘肃在促进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方面作出的独特贡献。
《甘肃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编辑、归纳甘肃地区从先秦至中华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料。“甘肃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普遍性,也以自身独特的历史内涵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特殊性。”《甘肃卷》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首席专家、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红伟说。
《甘肃卷》(送审稿)明晰阐释了“甘肃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自周秦至明清民国,数十族群繁衍生息,交互融合,连绵不绝,甘肃‘三交’史存在族群融合早发连续性;甘肃地处农牧交错地带,以兰州为拐点呈现东西-南北分布,成为中国历史上农牧经济交流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互赖共生,构成了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互易有无持续发展的动力;甘肃处于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汇合于甘肃,相互融通,呈现出波澜壮阔的交往图景,塑造了繁华盛世的各族交流融合典范;河西走廊是各民族往来、迁徙、交流、融合非常频繁的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这里交流交融、共建共荣,伏羲文化、炎黄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等内容和观点。
《甘肃卷》涵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代、清代、中华民国、考古文博8个部分的甘肃史料合辑,资料丰富,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同时,以中国历史发展时间顺序为主线,以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共同性材料为主干,资料搜集全面,内容翔实,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甘肃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情况。
深化研究阐释 推动转化运用
多向度研究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深化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必然要求。《甘肃卷》编委会与课题组打破传统史学研究的壁垒,以历史学为基础,采取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考古学、地缘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辑录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考察与综合分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甘肃卷》直面重大问题,回应时代关切。编纂过程中发表了《论中华民族多向度交融》《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中国古代西北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等学术论文,对甘肃历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作了梳理评价。广泛收集体现甘肃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加强研究阐释,努力讲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讲好甘肃民族团结故事。
“《甘肃卷》既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基础工作,更是讲好甘肃历史上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生动故事的重要实践。”《甘肃卷》编纂委员会主任、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田澍介绍,编纂委员会与各课题组注重将史料汇编、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先后出版著作7套(部),发表学术论文与普及读物60余篇,切实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甘肃卷》编纂委员会将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术负责的态度,精致入微检视完善,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全力以赴把《甘肃卷》做成全国精品样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泽被后世,努力讲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甘肃故事。
责任编辑:陈德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