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盐碱地青贮玉米增产138%

改良盐碱地青贮玉米增产138%
2024年09月30日 05:34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等单位组织专家组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铁帽村,对当地2736亩改良盐碱地种植青贮玉米的示范项目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改良组盐碱地青贮玉米产量达到3.94吨/亩,对照组青贮玉米产量1.65吨/亩,增产达到138%。可见,系统科学的改良措施,极大提升了盐碱地的土地产能。

  据了解,该地属于黄河灌区,每年土地大水漫灌后,盐分无法有效排出,逐年积累之后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据测算,该地土地盐度在4‰左右,属于中度盐碱地,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绝收,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困扰。

  当前,我国有5亿亩左右具有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盐碱地治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黄河灌区盐碱与干旱并存,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研究盐碱地治理多年,他介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从而导致盐分浓缩和表聚,压盐和排盐变得尤为困难,使该区域盐碱地的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今年春季,胡树文研究团队与宝树科技及阿勒坦农牧业公司合作,在铁帽村开展了2700多亩盐碱地改良种植玉米示范。在对当地多块土壤进行了盐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检测后,胡树文提出通过底施改良剂,结合冬季灌溉压盐,并采用新型水溶性改良剂进行滴灌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能够以较少的水、肥用量实现定向改良,提升土壤质量,效果显著。此技术今年在新疆和田、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以及甘肃酒泉等地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此技术体系中,最大亮点在于采用滴灌技术取代传统的大水漫灌。在示范田里,黑色地膜覆盖的滴灌软管纵横交错,似毛细血管一般遍布整片田地。软管上是一排小孔,灌溉时,水流能精确抵达植物根系。科学的排灌系统建立后,无须大水在田间漫灌留存,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耕作层的盐分可以快速导出,土壤结构得以重塑,减轻了土壤次生盐化的问题。

  团队成员吴则蒽提供了一组数据,种植过程中,示范田共使用了3次水溶性土壤改良剂,每亩用水120立方米,而当地常用的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用水量为280~400立方米。对比之下,滴灌节约了大量水资源。此外,示范田作物根系土壤的含盐量也由平均4‰下降到1.5‰左右。

  据介绍,盐碱地改良利用是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综合施策,单一碎片化治理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实践。该团队的研究与实践涵盖了土壤胶体絮凝、结构改良、盐分平衡调控、水分管理、生态系统重构和通气性改善等多个领域,完成了土壤结构重塑下“土壤—养分—微生物—作物—水”理论研究,在全国各类盐碱地的治理利用中,形成了区域性盐碱地改良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我国开展盐碱地的全面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系统方案。

  “综合各类盐碱地特征,通过因地制宜实施‘滴灌、施肥、改土、脱盐、保水’相协同的综合治理模式,能确保高效提升土壤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胡树文介绍,团队已在我国四大典型盐碱区域以及土壤障碍严重的12个省、25个县(区)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均实现一次改良、多年稳产。截至目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超195万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6.88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