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黄河流域各省区考察。5年,同一主题三次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近日,一场牵动黄河沿岸9省区的会议——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兰州召开。
六盘山脉(陇山)南北贯通陕甘宁三省(区)交界,是黄河水系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哺育滋养着固原、平凉两地380多万人民。泾河作为黄河支流渭河的最大支流,由西向东经固原、平凉、咸阳、西安汇入渭河,全长455千米,流域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占渭河流域面积的34%、黄河流域面积的6%,周秦文明的崛起,郑国渠的修建,无不彰显着其对华夏文明和沿线经济的深远影响。但如此重要的一条河流,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使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水污染、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平凉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讲话指示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检察协作新格局,为服务“一带一路”助力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智慧。
山水相邀,生态为媒,构建跨区域大检察格局
2019年10月,为扎实推进“六盘山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工作,解决跨区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案件发现难、打击难、取证难、监管难、移送难、诉讼难等问题,在庄浪、静宁等基层院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平凉市检察院与固原市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六盘山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确立了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移送、跨区域案件办理协作、联席会议、联合防治协调、向党政汇报和与行政部门衔接、案件研讨与分析交流协作、信息宣传协作7项工作机制,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线索移送、案件管辖、调查取证等难题。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和陕西咸阳、宝鸡,甘肃天水等检察机关的参与,逐渐形成了覆盖六盘山和全部主要流域的区域性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检察监督“大协作”格局,开启了两地检察机关协作保护六盘山区域环境和资源的新篇章。
黑河是黄河上游泾河的主要支流,干流横跨陕甘两省,自西向东流经甘肃省华亭市、崇信县、灵台县、泾川县,直入陕西省长武县,在长武县亭口镇汇入泾河,是陕西省长武县与甘肃省泾川县、灵台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涵养水源,属长武县一级水源保护区。
2023年2月,按照“地域管辖、共建共享、协同合作”的原则,平凉市泾川县检察院联合平凉市灵台县检察院、陕西省长武县检察院会签了《关于建立黑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就黑河流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案件办理联动、调查取证、信息共享等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
2023年6月12日,泾川县人民检察院在巡查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现长武县丁家镇黑河陈刘河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围栏破损且有少量垃圾、围栏内河滩种植高杆农作物等问题。依据《关于建立黑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泾川县院及时将案件线索移送长武县人民检察院,长武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履职,至目前已督促相关部门完成整改。
在三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公益诉讼领域局部的、浅表的履职模式发生变化,系统的、深入的跨区域大检察格局初步形成。先后举办陕甘宁三省(区)八市联席会议、“公益诉讼检察协作”线上论坛、服务“一带一路”助力黄河(泾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等跨区域活动5次,开展经验交流15场(次),发布典型案例6件。相邻市县检察机关依托有关机制深入协作,平凉市崆峒区检察院在银川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协助下,向属地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清理铁路涵洞垃圾并设立围栏;平凉华亭市检察院与陕西铁路运输检察院协商管辖,对宝中铁路桥下垃圾问题立案监督,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以“小切口”作“大文章”,统筹城乡污染治理
2021年8月,平凉市检察院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平凉市天雨污水处理厂周边违法生产排污”问题线索交办给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崆峒区院)。崆峒区院在办理该线索时,发现除线索反馈的问题外,平凉中心城区大范围存在雨污混流现象,大量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直接排入泾河。
崆峒区院和崆峒区住建局工作人员现场分析,通过模拟实验研判污染原因,查明原因。随后,崆峒区院与崆峒区住建局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城区雨污分流工作推进会,商讨确定整改方案并积极推进问题整改,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制定《平凉市泾河北岸南北大桥东侧虹吸井污水溢流问题整改实施方案》。
为确保整改效果,切实做好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崆峒区院持续跟进监督。后期,崆峒区院联合崆峒区住建局就中心城区摸排出的107处雨污分流不彻底问题整改情况多次全面核查,督促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有序推进,所有工程项目均如期完成,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从源头上切断了污染源,促进雨水的健康循环,保障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既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又较好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为进一步扩大治理效应,平凉市检察院从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个案问题扩大延伸至中心城区雨污混流整体问题,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聚焦小微边 共建幸福河”专项行动,统筹城乡污染治理,加强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理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对表、逐一整改、销账清号,防止陷入“监督—治理—反弹—再监督”怪圈。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推动多方面共同发力
六盘山拥有代表性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流域动植物种群分布高度相似。平凉、固原检察机关深入研究两地近三年环境资源领域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发现侵害野生动物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受理审查起诉非法狩猎刑事案件2021年为1件2人,2022年为23件39人,2023年为49件116人。其中,违法行为人猎捕野生动物为满足饲养爱好、享用野味的占41.10%,为保护农作物免遭破坏的占30.14%,为谋取利益的占28.77%,非法猎捕野生中华蟾蜍的占17.81%,且呈现地域化特征。
在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平凉市检察院对为保护农作物而猎捕野生动物的案件进行了研究,固原市检察院对非法猎捕、收购野生中华蟾蜍案件进行了研究。两地检察机关共享研究成果,分别提交调研报告,引起了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两地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预防、巡查、查处力度,并联合法院、公安、自然资源、林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分别发布通告,充分发挥乡(镇)、村(社)等基层力量,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
同时,加强与财政、民政等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督促做好野生动物致害财产损失调查、申报工作,争取专项补偿资金,严格管理发放,做到“应补尽补”。在猎捕野生中华蟾蜍案件高发的庄浪、静宁、泾源、隆德等地开展专项整治,与相关行政机关建立常态化巡河巡库机制,协同开展查获扣押、证据固定、放归和救助工作。
平凉市检察机关借“六五环境日”之机,联合静宁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将一起案件中被告以代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购买的6000只野生蟾蜍幼苗放归自然。
通过一系列措施,今年六盘山区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激增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上半年全市受理非法狩猎野生动物审查起诉刑事案件12件49人,同比下降53.84%。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