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非遗学原理》即将出版

冯骥才《非遗学原理》即将出版
2024年09月20日 02:19 华西都市报

国内首个非遗学交叉学科“迎新”

《非遗学原理》

  很多人熟悉作家冯骥才先生,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比如散文《珍珠鸟》《挑山工》以及小说《俗世奇人》等。在此身份之外,冯骥才还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积极倡导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推动者、中国高等教育非遗学学科体系的创立者。早在20多年前,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的冯骥才,从书斋走向田野,领衔开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1年,他又积极推动全国传统村落的立档调查。如今,年逾八十的他,依然耕耘在非遗研究保护的广袤田野中。

  近几年,冯骥才倾注心血,在天津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为非遗的科学保护培养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天津大学自主设立我国首个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9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迎来非遗学学科首批硕士研究生。该学科把主课堂设在重要的非遗所在地,建立一系列田野教研基地,发挥“为非遗立档”和“传承人口述史”的强项,形成了“以文化田野为实验室”的非遗学教研模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非遗调查与研究项目,在调查中认知非遗,在研究中深入非遗。

  2024年9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2024级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在开学仪式上,13名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物——冯骥才关于非遗学元理论探索的第一本书《非遗学原理》。

  这本书是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开创者、倡导者和实践者的冯骥才关于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凝练,为非遗学提供理论支撑。《非遗学原理》收录了冯骥才为非遗学“立论”“立言”的理论文章,系统地梳理非遗学科的缘起、使命、立场、特征、核心内容与内在逻辑,竖立起非遗学的框架,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层面勾勒出非遗学独特的学科样貌,并为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实践方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这是冯骥才二十多年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结晶,堪称国内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非遗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该书预计在国庆前后正式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地提前赶制出一批样书,以支持入学仪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图片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