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点: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战略支点: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2024年08月29日 06: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杨跃进

  1937年10月,新四军组建后,中共中央、毛泽东等就多次指示,要求新四军深入敌后,战略任务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开辟与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从地理位置与发挥作用看,苏中地区显然是这一根据地的一块重要的战略支点。

  严峻的形势

  按中央部署,新四军成立伊始即迅速深入敌后,战斗在大江南北,打了不少漂亮仗,陆续创建抗日根据地,但抗战相持之后,根据地的建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诸如国民党军队的封锁、限制和破坏,加上日伪军频繁的“清剿”“扫荡”,这些严酷的现实错综叠加,使苏中地区的抗战形势异常严峻。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客观上需要苏中地区作为战略支点起拱卫作用,因而打造相对稳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日军为防止新四军对其南京腹地的威胁,加强了对苏中地区的控制,加大了兵力配置,1941年1月11日开始便对苏中地区大规模“扫荡”,数千士兵占领黄桥。同时,又以诱降的手段,迫使国民党军变节投降。华中地区的国民党军,如鲁苏皖游击区副总指挥李长江、启东游击第6纵队司令徐承德、江苏保安第8旅旅长杨仲华等先后投敌叛国,与汪伪合流,苏北苏中地区的伪军很快增加到37000多人。

  李长江等投敌后,于2月至3月间向东台、海安、兴化等地发起进攻,一时间苏中地区人心恐慌,给抗日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许多民众坚决要求抗日除奸、守卫家园,而一部分民众为保全自身利益想当顺民,还有些地主、商贾和游民则持动摇、观望的态度,就连一些社会上层爱国人士和不少群众也疑虑苏中新四军能否生存,能否坚持。

  鼓励与讨伐并举

  面对严峻的形势,刘少奇、陈毅分析了苏中民众的情绪变化,回答了人们提出的疑虑和问题。刘少奇、陈毅认为,在敌后沦陷区中,一切的中国人,不论他属于何党何军及何种地位,他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和敌人打;二是投降敌人;三是逃走。共产党、新四军选择第一条路,即和日军打的路,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责任;逃走的路不好,因为无地可逃,逃到哪里都不安全;投降,是更不好的路,这是丧失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当亡国奴和汉奸,只能任凭敌人宰割,其身家性命更加危险。因此,只有打这条路,才有最终获得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可能。新四军理所当然要担负起对日军作战的任务,但单靠新四军是不够的,还必须动员每一个中国人武装起来,才能发生极大的力量。在艰苦的环境中,把军民的抗日武装力量组织起来,以积极的游击战术与敌周旋,是能够坚持抗日根据地并战胜日军的。刘、陈在向苏中民众细说保家卫国道理的同时,还把打击敌伪的实际行动体现在民众面前。

  面对日军“扫荡”,李长江投敌,立足未稳的苏中抗日根据地必须从军事上给予坚定有力地回击,以鼓舞民众的抗日志气,安抚人心。为此,李长江刚一投敌,新四军军部当即电告粟裕:“李长江在泰州公开投敌,通电就任伪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阴谋很大,海安、台东及兴化均在其计划之内,此贼不除,后患甚多,望集全力解决之。”2月18日,陈毅、刘少奇又发布讨伐李长江的命令:李长江叛国殃民,配合日军进攻。“本军为坚持抗战,保卫苏北,决予讨伐该逆。兹特任命本军苏北指挥官粟裕为讨逆总指挥,叶飞为副总指挥,刘炎为政治委员。仰即遵照,迅率所部歼灭李逆为要。”

  1月初,在日军“扫荡”苏中地区之际,苏中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机关还没有正式成立,为加紧步伐,粟裕于17日由盐城返回台东二里桥,在此组建了新四军第1师师部。2月18日接到军部命令后,第1师主力即于19日兵分三路发起了讨伐战,迅速攻克姜堰、石空垡、苏陈庄三个据点。20日又攻取泰州,李长江猝不及防,兵败弃城。这是对投敌者的一次严重惩罚,大大鼓舞了苏中军民的抗日士气。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确立

  动荡的局势相对稳定后,苏中地区的党政军机关遂告成立。3月19日,根据华中局决定,将东台、兴华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东正式划定为苏中区,统辖东台、兴华、泰州、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江都、高邮,共11个县;设苏中区党委,刘炎为书记,陈丕显为副书记;苏中军区由新四军第1师粟裕兼司令员,刘炎兼政委,钟期光兼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军分区和“联抗”;苏中地区的行政工作归管文蔚为主任的苏北行政委员会领导。

  确立苏中抗日根据地,具有战略支撑的意义。自新四军开辟苏北以来,日军就有不安之感,新四军军部重建后,更是坐立不宁。日军认为,新四军渗入苏北,其南京占领地就会不稳,长江、陇海路也受威胁,粮、棉、盐的运输将阻碍重重,于是决意把新四军赶出苏北,因而在地域上加紧了分割和封锁,以利于其进攻“扫荡”。新四军为打破日军的企图,把苏北地区划分出苏中区来,实行小省制,发展游击部队,建立抗日政权,使苏北苏中连成一片,南北呼应,相互支援,以利于抗日斗争坚持下去。苏中地区的抗日战斗力强,且灵活多变,能够适应日军的分割“扫荡”。日军“扫荡”苏北时,苏中即可有力牵制敌人。日军大举进攻苏北之前,新四军军部即指示苏中军区把敌人拖在苏北的南面。为此,苏中新四军以游击战的方式刺激日伪,威胁敌人,最大限度地把敌伪吸引在苏中地区,缓解日军对苏北的压力,力保苏北盐阜、淮海两区的相对稳定。

  4月份,苏中新四军向日伪发起猛烈攻势,连续作战半月有余,攻打了黄桥,拔掉了古溪、蒋垛、苏陈庄、大泗庄、老头庄等日伪据点。之后又不断小规模进攻,使小股敌人处处受击。新四军的主动出击,苏中民众的抗日激情随之而起,他们配合新四军袭扰据点、伏击敌人,破路拆桥、站岗放哨,运送伤员、捉拿汉奸。

  在抗击日军中,苏中新四军的战术灵活机动。当日伪“扫荡”时,主力部队便迅速分散,跳出“扫荡”圈,从外线打击敌人,而在内线则靠地方武装与敌周旋。为充实地方武装力量,新四军主力在各个分区拆散一个团的兵力,以连或营为单位编入各个县团,在区、乡也编入了连或排的力量。新四军主力与地方武装相结合而展开的游击战,使日军很伤脑筋。他们每次“扫荡”原本想捕捉新四军第1师主力,但均以扑空而告终,致“扫荡”收效甚微而消耗很大。敌伪的“扫荡”退去之后,新四军又集合起来,在农村从事群众工作,宣传抗日,实行减租减息。

  保卫苏北盐城

  6月下旬,欧洲苏德战争爆发,日军在华北华中地区的“扫荡”更为频繁。其在苏中地区的“扫荡”扑空后,估计新四军第1师主力已集结苏北盐阜地区,于是又集中陆海空力量攻向盐城等地,妄图一举歼灭新四军主力及其领导机关。7月20日,在苏北的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因遭到日军大规模“扫荡”而处境危急,此时“保卫苏北盐城”成为一个口号,苏中军民全力以赴,奔向反“扫荡”的战场。

  日军北犯苏北,其占据的苏中海安、靖江、如皋一带顿时空虚。粟裕抓住这一时机,决定猛力敲打其薄弱环节,断其后方交通。于是,第1师叶飞的第1旅连拔黄桥、季家市、天星桥、姚家岱、孤山等重要据点;陶勇的第3旅相继攻克金沙、马塘、石庄等重要据点;王必成的第2旅在盐城以南,对自东台北犯盐城之敌施以节节抵抗。在苏中军民的合力抗击下,泰州、如皋、海安之间的公路桥梁已被破坏,还在大小河道中筑起了一道道暗坝。敌伪因为运输困难,前方给养不能有效送达,后方兵力无力接应,京沪铁路受到威胁,从而挫折了他们“扫荡”苏北的锐气。

  日军原以为向苏北进击,苏中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几次苏中“扫荡”均未与新四军第1师主力相遇,判断其大部已集结于苏北,但没想到北犯苏北时,后方却遭到了苏中新四军主力的奋力抗击,于是不得不暂停进攻。日军军团司令夏腾井田连连训斥旅团长南部襄吉,命令其北犯部队迅速南撤,救援如皋、海安、泰州等地。日军痛感苏中抗日军民的威胁,因而回转南下,于8月13日向苏中地区席卷而来,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扫荡”。日军以优势兵力和装备,如用汽艇沿河道疯狂扫射搜索,控制了苏中地区的运盐河、运粮河、老龙河等主要河流。用飞机对李堡镇等处猛烈轰炸,反复“清剿”,重新修建了20条公路,掌控了158个据点。“扫荡”由每月一次改为半月一次,以千人或数千人的兵力袭击苏中根据地的党政机关与武装部队,200人到300人的“扫荡”或黑夜偷袭更是屡见不鲜。新四军将士常常几夜不得睡觉,有时一个夜晚必须转移几个地方。敌人每次“扫荡”,民众中总有许多亲人被杀,房屋被烧。很显然,苏中地区的抗日形势更加残酷起来。

  保持一个基本区

  然而,苏中军民并没有因为抗日根据地的急剧缩小而悲观沮丧,相反,他们为了生存,仍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拼搏去抗争。当时,粟裕认为不能设想全苏中地区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必须有一定范围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区。这个基本区无论如何不能丢失,如果没有这一个基本区作为依托,作为一个回旋的余地,要对苏中各区实施协调指挥是不可能的,要坚持苏中抗日斗争就更加困难。经过集体研究,粟裕决定把三仓至丰利一带作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区。这一地区背靠大海,地域开阔,交通闭塞,便于新四军回旋游击。日军曾两次攻占三仓,但均得而复失,最后三仓还是回到了新四军的手中。这在于粟裕综合运用了运动防御、游击袭敌、破坏交通、孤立困敌等多种灵活机动的战术,造成日军前进受阻,欲占不能。粟裕估计,对于丰利镇虽然难以长期控制,但在此展开争夺可直接策应三仓。在丰利镇的5次争夺战中,日军既有攻占,也有撤离,从而起到了消耗、疲惫、挫败日军的效果。新四军第1师保持着以三仓镇为中心的基本区,但并不是党政机关与部队总是停留在某一个地点上,而是在不断地运动和游击中打击敌人。正是以这种方式,到1941年底,新四军仍然控制着包括基本区在内的苏中47%的地区。

  减租减息与“菩萨军”

  苏中抗日根据地基本区的存在,根本在于军民团结,坚决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于减租减息的政策。苏中地区的减租减息是1941年春开始的,涉及面广,参与农民约100万人。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把苏中民众发动与组织起来,当着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办法是从地主那里减租减息;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是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大部分地主有抗日的意愿或要求,政治上团结、经济上保护他们,又是统一战线的政策。因此,一方面地主必须减租减息,一方面又要维护他们的利益,这就引出了如何减租减息的问题。

  1941年4、5月间,苏中区在泰州的浒零镇和李堡镇召开了两次党政军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减租减息。与会者对党中央提出的“二五减租”讨论得很热烈。苏中四区地委书记向明等认为,“二五减租”,地主富农得益太多,农民受益甚小。过去曾没收地主的所有土地和一切财产,如今只提“二五减租”,是太右了。苏中大地主多,租利重,如果减租少了,农民得不到什么利益。于是主张多减一些,从“二五减”改为“三七减”,不能让步。另外,讨论中还涉及地主阶级属不属于统战对象问题。

  苏中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等不同意“三七减”的主张,认为尽管中央在减租的比例上有过“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到群众要求增高时,可以实行倒四六分,或倒三七分,但不要超过此限度”的指示,但苏中地区的减租刚刚开始,民众还没有充分发动起来,不具备“三七减”的条件。抗日要团结开明的地主士绅,不能树敌太多。很多人也不同意地主阶级不是统战对象的看法,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压在我们头上,使民族矛盾变成压倒一切的矛盾。日军打来的时候,地主的房屋同样被毁,亲属同样被杀。不少地主对日军的侵略有切肤之痛。日军是一个强大的敌人,需要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经过讨论,绝大多数人在地主阶级是统战对象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在“二五减租”问题上仍有分歧。刘炎、粟裕将意见综合归纳,请示了华中局。不久,刘少奇来信指出:“二五减租”是一条原则,但要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租税重的可以多减,租税轻的可以少减。如个别地方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实行倒四六、倒三七减租。应灵活掌握,切不可超过地主能容忍的程度,从而影响抗日统一战线。根据华中局的指示精神,苏中区确定了“二五减租”的原则;对减息也作了规定:地主与农民,或农民与农民间的,一般以一分半为计息标准,或称“半分减息”,最多不超过二分。减租减息的原则确定之后,苏中各县抗日政府颁布了条令,张贴了“二五减租”“半分减息”的布告。

  减租减息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政策。掌握这一政策并不简单,认识上若有偏差或片面,会影响它的贯彻乃至根据地的巩固。苏中军民对减租减息的认识是经过反复争论后才统一起来的,因而工作卓有成效。

  新四军全心全意地工作,增强了农民对抗日民主政权的信任,增强了减租减息的信心,当地贫苦农民把新四军当自己的亲人。他们一遇到新四军就奔走相告:“菩萨军来了!”苏中地区的减租减息,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团结了开明地主士绅,提高了民众的抗日觉悟,新四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因而拥有了日军“扫荡”不垮、“清剿”不掉的苏中抗日根据地。

  (作者单位: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抗日 根据地 李长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