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因看上一双300元的真皮足球鞋,男子竟模仿影视剧中的情节实施入室抢劫,致一人死亡。然而,受当时的技术限制,这起发生于1991年12月9日的入室抢劫杀人案,一度陷入侦查困难。
经过一代代刑侦民警的不懈努力,加之刑侦技术的日新月异,33年后,侦查工作迎来转机,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姚某最终落网。
据悉,自公安部2020年部署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以来,上海警方成功侦破命案积案129起,其中今年侦破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时间跨度20年以上的命案有4起。
犯罪动机不明侦查陷困境
案发当天清晨6时许,励先生家亮起了灯。突然,门铃声响起,门口是一个不速之客。
开门后,这名男子闯进室内并拔出刀具将他刺伤,他的妻儿见状上前与男子搏斗,妻子张女士被男子刺中后倒地,该男子随即逃离现场。张女士后因伤势过重去世。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季俊耀听被害人家属回忆过当时的情景,嫌疑人体型壮硕,力气较大,励先生和儿子两人都没能控制住对方。
接到报警后,杨浦分局民警迅速对现场周边进行布控,并开展勘查,发现嫌疑人在现场遗落了一张标有4个三角形记号的上海地图及一包“红塔山”牌香烟。
在那个刑侦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对当年的专案组来说,无法第一时间明确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侦查工作就缺少方向,只能开展大海捞针般的排查工作。
现场遗留的地图和红塔山香烟,同样也是案件侦查的关键证据。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也未能通过这些证据直接发现犯罪嫌疑人。
物证检验新技术揪出嫌疑人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公安机关对案件再次开展全面复盘时,通过新的物证检验技术,在相关痕迹物证的比对中,嫌疑人姚某出现在了警方的视野中。在当地民警的配合下,专案组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并押解回沪。
嫌疑人被抓获
然而,面对讯问,姚某态度闪躲,对犯罪事实并不交代。“特别是一提到90年代初到上海,他就语焉不详,沉默以对。”季俊耀说。
专案组决定回归最传统的侦查手段,从做实作案动机、嫌疑人轨迹回溯和人物刻画等多方面入手,制定详细侦查计划,力争搜集相关证据为审讯“破冰”。
兵分两路。一路民警赴外省多地深入走访了解姚某人生各阶段的生活、工作轨迹等背景要素,进行人物刻画。历经一个多月,累计线下走访158名重点关系人,了解到姚某曾在外地某禽兔场从事电工工作。
另一路民警针对案发现场遗留的地图进一步侦查,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和上海城市规划建设档案馆调取当年规划平面图,拜访属地派出所退休民警,了解到地图上用三角形标记的地点在当年均有冷冻库,且与姚某供职的禽兔场存在业务往来,姚某有搭乘运输车辆来沪实施作案的可能。
攻破心防还原案发细节
为进一步挖掘姚某作案的证据,专案组还根据案卷原始材料,对当年接受过询问的相关证人进行了走访。期间,一名当年还不到13岁的目击者向警方反映,案发当日曾听到死者家中传出呼救声,便来到两户共用的天井查看,透过窗户曾看到一男子慌张地逃出,由于当时年纪较小,一直不敢提及此事。专案组立即安排他进行辨认,最终在30余张照片中,分别指认出了姚某当年的和现在的照片。
根据证据和证人证言,再结合排查走访时获得的大量信息,民警对姚某青年时期人生经历进行回溯,并通过亲属对其进行引导,最终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据办案机关介绍,1991年12月8日,28岁的姚某搭乘单位的冷冻车来到上海,在南京路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看上了一双价值300元左右的真皮足球鞋。无力购买的他,决定模仿影视剧中的情节抢劫。
因担心街面抢劫容易被抓,姚某便选择实施入室抢劫。当夜,姚某搭乘公交车随机来到某居民小区,四处闲逛寻找作案目标。次日清晨6时许,他在一片漆黑中看到励先生家亮着灯,认为室内有人能够抢到钱,按响门铃进门后遭到反抗,便持刀行凶,然后逃跑。
目前,姚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
栏目主编:王海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