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驻吉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

中国石油驻吉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
2024年08月19日 07:30 市场资讯

  吉林,山川秀美,江水泱泱,千帆竞发。

  近年来,中国石油驻吉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的殷切嘱托,坚决扛稳油气保供重任,在广阔油区、“十里炼厂”、百姓生活中,努力写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张答卷。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GDP同比增长6.5%,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中国石油驻吉企业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石油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资源递减、结构调整、历史包袱加重、思想观念存在短板等主客观因素影响,石油企业与吉林老工业基地一样遇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困,面临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选择。

  7月初,记者深入吉林省调研,走访了松原、长春、吉林3市,探寻中国石油驻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近距离感受这些企业踔厉奋进的勃勃生机。

绿色发展——

  走出“漫长的季节”

从“三低”老油田到“三分天下”新局面,吉林油田以观念之变破题发展之困,在稳产上产和效益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地处吉林省松原市的吉林油田已开发60多年,是典型的低丰度、低渗透、低产出“三低”老油田。历史上,经历了产量不断下降、连续7年亏损的“漫长的季节”,企业生存发展一度面临严峻考验。

  曾经创造过辉煌业绩的吉林油田,在面对困境时,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等靠要,而是及时转变观念,大胆解放思想,抓住新机遇,在稳产上产和效益发展的实践中,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吉林油田坚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立以松南效益稳产、川南效益上产和新能源效益发展“三分天下”的新发展格局。从连续亏损7年到实现扭亏,“三分天下”的根基更加稳固。取胜的核心秘诀,正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

  开拓新能源赛道,大风车“转出”振兴发展的疾风闪电。

  松原风光资源丰富,风电可装机量约为2300万千瓦,光伏可装机量约为1500万千瓦,均占吉林全省资源总量的1/3。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松原昂格赉村的草原,天高云淡,大风车下,草地茂密青翠,牛群悠然漫步。此时,正是中国石油在建单体最大集中风电项目——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

  “这个项目是吉林油田第一批新能源绿电规模外送项目。去年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克服点多面广、施工周期短、冬季施工管理难度大、风机吊装条件要求高等诸多困难,目前工程建设已完成近90%。”项目施工管理部部长侯发民说,目前项目部人员正在进行收尾工作,确保9月底实现联网外送。项目投用后,每年可发电约1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近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8万余吨。这将实现吉林油田绿电从自消纳模式向并网售电转变,开辟出传统油气田企业提质增效新天地。

  7月19日,中国石油首个新能源国际碳资产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完成了全部6期碳减排量核查,累计实现碳收益超1亿元。

  三分天下,油气是基础,新能源是未来。在“稳油增气”与“进军新能源”之间,吉林油田加快推进传统能源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新动能,让老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坚定也更快。

  在查干湖湿地,新立采油厂16号零碳原油生产平台覆盖56口油井,控制地下含油面积400万平方米,地上井场面积却只有1.8万平方米,比传统井场永久征地面积减少了80%,石油采收率提高了8.7个百分点。目前,吉林油田已建成22个集约化大平台,整体能耗降低25%。

  逐绿而行,新优势让吉林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

  吉林油田持续多年攻关,CCUS应用技术日趋娴熟。

  CCUS的第一步就是碳捕集。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长岭采气作业区经理刘兴峰告诉记者:“碳捕集从单井来气进站开始,经过加温、节流、干燥等一系列步骤后,分离出二氧化碳,经下一步工序注入油层中驱油。”

  “我们用注入压缩机给二氧化碳增压后,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然后通过采油井采出原油。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25个百分点,相当于又开发一个同等规模的低渗透油田。”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开发公司副经理李清介绍。这项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低成本的二氧化碳循环注气和效益减排模式。

  捕集、注入、驱油、埋存——一条节能降耗、减碳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脉络清晰。

  据统计,吉林油田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330余万吨,相当于植树近3000万棵。

  “到2028年,吉林油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245万吨,通过绿电和CCUS项目,碳消纳能力将达到580万吨,两者相抵,油田将率先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吉林油田碳消纳量将比2028年翻番,助力松原市提前实现碳中和。”吉林油田负责人说。

  吉林油田用好用足生态资源禀赋,依靠科技进步,加快CCUS技术应用,扩大绿电规模,实现了油气和新能源效益开发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

  “钢铁森林”拔节生长

作为已有70年历史的老企业,以大规模高水平现代化转型升级项目撬动千亿元产业链,这就是吉林石化勇立潮头的底气

  站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东区的观景台上远远望去,龙潭山下,塔吊林立,人头攒动,一片火热。一条条管廊、一座座炼塔如“钢铁森林”,拔节生长。

  这片即将建成的高水平现代化新厂区,将成为吉林石化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打造“产品巨人”的主战场。

  项目经理部东区副经理杨德峰告诉记者:“从2022年正月初八项目正式启动,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百日会战’。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准备第三个‘百日会战’,确保今年11月30日中交的目标实现。”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拉动地方化工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在吉林市发改委产业处处长李伟君看来,这个项目投产后,对全市化工企业的支撑作用更强、产品前景更远、辐射带动更广。

  “项目投产后,化工产品年产能将增加280万吨,可全面提升化工新材料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全产业链增长,向化工产业千亿元级规模迈进。同时,可直接或间接带动5000余个就业岗位,拉动下游产业和相关行业发展。此外,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应用新能源等方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李伟君说。

  吉林市化工园区经合局副局长李洪莉进一步解释:“吉林石化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将有力拉动吉林化纤等地方企业发展,加快壮大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围绕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吉林市同步谋划了一大批高端工程塑料、特种纤维材料、车用轻量化材料等产业链项目,在吉林石化这个‘龙头’的带动下已陆续启动实施。”

  作为全球最大的腈纶纤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和碳丝生产基地,吉林的地方企业吉林化纤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这座“超级工厂”最大的丙烯腈供应商就是吉林石化。

  7月15日,记者走进吉林化纤生产车间,在机器轰鸣中,近距离感受这座“超级工厂”与吉林石化的紧密联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吉林化纤通过对设备进行创新升级,实现了产品的高端化升级。这里生产出来的纤维比羊绒更短,比鹅绒更细。吉林化纤集团副总工程师刘明哲告诉记者,吉林化纤腈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强。其中,以丙烯腈为原料的“华绒”系列产品(聚丙烯腈醋酸乙烯酯纤维)年产量近40万吨,占吉林化纤产能的80%,产品出口到土耳其、意大利、孟加拉国等十多个国家。这个“超级工厂”每天能“吃掉”1000余吨丙烯腈。为了让“超级工厂”“吃饱吃好”,吉林石化供应的丙烯腈达到了吉林化纤丙烯腈原料总量的一半以上。“以吉林石化提供的优质丙烯腈为原料,吉林化纤生产出的纤维叫好又叫座。”刘明哲说。

  在吉林省化工产业链上,转型升级项目投运后,吉林石化的“龙头”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更加稳固。“项目建成投产后,形成具有吉化特色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吉林石化的优势产品ABS、丙烯腈、甲甲酯产能在国内领先,乙丙橡胶、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规模优势充分发挥,新增EVA、双酚A等产品,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对于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石化负责人说。

  尤为可喜的是,在转型升级发展实践中,吉林石化连续8年保持盈利,连续8年获评中国石油业绩考核A级企业。

 民生保障——

  江水荡漾“热辣滚烫”

 零碳原油、绿色化工、低碳动能……中国石油驻吉企业以绿色协同发展积蓄强大动力,持续服务东北全面振兴,造福百姓美好生活

  吉林省省会长春市,街上穿梭不停的车辆中,产自“中国一汽”的“红旗”牌汽车比较多。新鲜的是,在这些汽车中,新能源车成为不折不扣的“主力车型”。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吉林省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37.3%,远超东北其他省区,接近39.5%的全国平均水平。

  长春的冬季漫长,持续150多天,占据了全年近一半的时间。低温不仅影响电池寿命,也会显著降低放电效率,这是新能源汽车在寒冷地区发展的“软肋”。

  在调研中,长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传统加油业务的影响显而易见。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普庆加油站加油员们的感受最直接。今年春季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增长,加上横贯南部主城区的地铁6号线投运,加油站销量受到了严重冲击。

  市场竞争白热化、新能源替代高速化、经营效益微利化,面对扑面而来的压力,吉林销售公司紧贴市场,与“新能源”“新业态”抢跑,通过精益营销、一站一策、深耕农村市场、开展分配机制改革、开辟新业务赛道等综合改革措施,站稳了市场。

  吉林销售长春分公司宽平综合服务站是省内面积最大,集加油、换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站。站内楼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年均发电3.2万千瓦时,满足了站内用电需求。换电站里,每2分钟便可为一辆“红旗”新能源车更换电池,迅速便捷,来到这里“换电”的车辆络绎不绝。

  “下一步,我们还要安装充电桩,建成投用省内最大的非油商品便利店。”加油站经理王海鸣说。长春分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也正开足马力,“应上尽上”,加速转型升级,探索光伏、充换电、加氢服务等,以适应新能源车市场增长的需求。

  夜幕降临,松花江边熙熙攘攘。吉林市沿江而建的步道上,除了游客外,还有健身的市民、售卖夏日冷饮的商贩、直播的网红,岸边不时开启的音乐喷泉,在霓虹灯下绚丽多彩。

  今年第一季度,吉林市游客增速居吉林省首位,第二季度继续保持热度不减。挂有“吉人加吉油、好油在中油”灯箱的游船正从码头启航,满载游客,穿过大桥后,调头向上游开去。

  逆流而行,需要强劲动力,更需要勇气和底气。“资源优势、品牌影响和服务质量是我们敢于面对‘新业态’竞争的根本。”吉林市分公司经理裴环宇说。为此,他们与吉林市文旅局开展合作,通过游船冠名、赞助马拉松赛事用水等多种方式,唤起吉林人的共鸣,实现了扩销增效。

  不久前,吉林市举办了一场“世界锅包肉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入吉。

  7月12日傍晚,在拥有13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市新兴园饺子馆江北店内,食客络绎不绝。昆仑燃气吉林公司的巡检员正在店里仔细检查燃气管线。自从吉林“火”起来后,他们加密了燃气安全检查频次,确保用气安全。

  “锅包肉”成为“热菜”,新兴园饺子馆江北店经理揭开味道密码:“一盘锅包肉好不好吃,火候是关键。火大了硬,咬不动;火小了软,口感不好。外酥里嫩,是舌尖上的秘诀。现在,店里每天点这道菜的比过去增加了三成。”据吉林市商务部门统计,自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的消息发布后,全市锅包肉累计销售量已超过56万份。在这份独特美味“火热”的背后,天然气的安全稳定保障不可或缺。

  吉林市湘潭社区的居民感触最深。“我们这里是老旧小区,用气安全是社区头等大事。自从和昆仑燃气吉林公司开展共建以来,今年开设了6次安全微课堂,增强了居民安全用气意识,极大保障了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社区主任董雯雯说。

  昆仑燃气吉林江北客服中心主任衣光宇介绍,这里除了提供日常24小时报修外,户外管网每天都有专人巡检及检测。调控中心还通过城市燃气在线数据分析预警平台、SCADA和管网哨兵系统,对管网设施进行24小时监控,为“火热”吉林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的燃气安全保障。据了解,昆仑燃气吉林公司的业务主要分布在全省8市,占全省天然气供应总量的70%,目前拥有各类用户19万余户,全年销售天然气约25亿立方米。

  眺望美丽的松花江,中国石油驻吉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步,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绿色协同发展带来的广阔前景令人无比振奋、充满期待。

  优化能源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气电发展。借助吉林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部使用绿电的契机,中国石油驻吉企业多能融合发展转型帷幕拉开。

  充分利用油田土地资源和新能源优势,以及炼化企业专业特点和绿色转型需求,吉林油田和吉林石化将共同延伸风光发电产业链,创造新的价值链,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创效。

  面对吉林省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带来的发展困境,吉林销售结合车用燃料市场趋势,加快在全省“三横五纵”道路沿线布局LNG加注网点,目前已布局LNG网点10个。

  长达400公里的“二氧化碳长输管道”项目,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这条贯穿吉林东西、横跨南北、辐射周边的“碳网”工程重要管道,将吉林油田和吉林石化串联起来,埋碳创效,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这些“零碳原油”和“绿色”化工产品最终会走入化工产业链集群中,服务更多企业,造福百姓,助力美好生活。

  一系列发展举措、成功经验和可喜变化,凝聚了中国石油驻吉企业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向“新”而行的最坚实底气。

  蓄势待发,吉林更美。

  (王珊珊、高炳仑、黄薇对本文亦有贡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