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安徽新闻网
如果将元宇宙比作驶向未来的飞船,那么虚拟人则是这座飞船的一张船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面呈现出不同行业形象的虚拟人。驻足在展厅内一块大屏幕前,屏幕外的真人做出什么动作、表情,屏幕内的虚拟人立即复刻,惟妙惟肖……
“这是公司在今年3月自主研发的X-studio虚拟人引擎 ,由它生成一个虚拟人需要三个步骤。”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家豪介绍,生成虚拟人,首先是“捏出”一个形象,只需要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描述,或者上传一张照片,即可生成一个带有完整的骨骼材质贴图以及物理效果的3A级虚拟人。
“‘捏’出虚拟人形象的操作看似简单,其背后是公司技术团队做了大量高质量3D虚拟人人物数据集的训练。”周家豪介绍,前期三维建模师花费大量时间制作人物形象,从脸型到身材,再到发型、服装等,每一步都需要用雕刻软件和绘画软件才能完成,还要细腻处理,这样才能打造出逼真的形象。
有了好看的皮囊,还需要“喂养”一个智慧的大脑。“点击屏幕的创建大脑,可以选择各类大模型,再选择具体行业,这个大脑就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内容,有了行业基本知识。”周家豪告诉记者,目前平台已内置30余个已训练的行业模型底座,如果想得到一款专属虚拟人,则需要深度学习和训练。比如,把某家人工智能企业的所有相关内容上传到知识库,就能有一个最了解企业的虚拟助手。此外,虚拟人还能通过实时抓取互联网的信息自主学习,动态更新知识库。
虚拟人不仅要“能听会说”,还要会互动。记者了解到,根据应用场景需求,使用者可以对虚拟人进行多模态数字大脑编辑,自主设置情感模式,语音、身体动作,在交互的过程中虚拟人会有自主匹配的情感变化。
如今,虚拟歌手、虚拟主播、虚拟导游等一个个鲜活的虚拟角色出现在各行各业中,它们集合了视觉、语义、语音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形象高度拟人化,还能像真人般与人互动沟通。虚拟人的火热,离不开元宇宙产业的发展。
今年年初,合肥市发布了《合肥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计划》,计划到2028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方面,培育、引进300家元宇宙生态链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建设一批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创新技术研发平台。
为支持产业发展,合肥市还将实施元宇宙技术人才培育计划,引进国内外高精尖人才,并探索“元宇宙+”应用场景的更多可能性,如“元宇宙+商贸会展”“元宇宙+教育”等。
(本报记者 鹿嘉惠)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