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重工业城市”标签,唐山崛起机器人“兵团”

摘下“重工业城市”标签,唐山崛起机器人“兵团”
2024年06月30日 13:31 媒体滚动

转自:太行新闻网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领域。如今,在素有“煤都”“钢都”之称的老工业城市唐山,机器人“兵团”正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工业老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密码”。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6大产业链布局中,唐山承担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任,并得到河北省委、省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全市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69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52.6%。2023年,全市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唐山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这是唐山机器人产业去年以来交出的成绩单,今年唐山又提出了“机器人将成为唐山产业新地标”的战略目标。

澎湃新闻了解到,近年来,唐山在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唐山高新区更一举成为国内首个以机器人产业命名的特色基地和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也是河北省第一个机器人专业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了150余家机器人企业。其中,焊接机器人、消防特种机器人和轨道交通机车检修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均占全国第一。

工作人员在车间调试特种机器人设备。

在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唐山还不断探索“龙头企业+孵化”模式,推进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企业孵化育成链条。以机器人共享工厂为代表的“唐山新模式”不但点亮了中小企业的“机器人梦想”,也推动了机器人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未来,唐山将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全国知名的特种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和全国领先的“机器人+”应用示范集群。

机器人“新军团”登场

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也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划时代建筑工程,每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参观打卡。

澎湃新闻了解到,“鸟巢”由大量不规则的钢梁交错构成,总重量超过4.2万吨,这使得焊接工作极其复杂,这项工程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大型钢结构焊接的奇迹”。而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就来自唐山开元集团的焊接机器人。不仅如此,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开元的板单元机器人焊接系统也成功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上留下了印记。

然而,焊接机器人不过是唐山机器人产业版图中的冰山一角,唐山特种机器人的实力更不容小觑,从灾区侦测到防爆消防,从管道探伤到水下巡检,机器人上天、入地、下海,解决了人不能进,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特殊需求。

消防灭火侦查机器人,曾参与河北涿州洪涝灾害后的清理工作。

“水流量每秒80升,射程85米,相当于8名消防员在完成灭火工作。”记者眼前的一台身披黄色盔甲的消防灭火机器人,身板不大却有着强大的清淤能量,去年,它高效完成了河北涿州洪涝灾害后的清理工作。

“当时涿州部分地下车库存在淤泥硬化问题,需要高压喷射的水柱直接把淤泥冲走。由于秸秆及生活垃圾淤堵严重,空间变得狭窄,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在封闭环境下还会形成沼气等有害气体,很可能发生危险。我们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了清淤作业,也确保了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诚”)相关负责人王志江介绍道。

开诚是唐山培育出的全国特种机器人领军企业,2016年以消防机器人为切入点全面进入特种机器人领域,目前全国市场率现在达到70%以上,各类产品应用于应急救援、石油化工等领域,尤其是替代消防员参与了近千次的灭火实战。

事实上,早在2007年,唐山就诞生了国内首款矿用抢险机器人,这款被称之为“生命工程”的机器人也是开诚研发的第一款机器人。

2005年,河北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志江依然历历在目,“由于井下情况复杂,救援队不能贸然下井,也就错失了黄金救援时间,当时事故造成的影响很大。对开诚而言,是做煤矿起家的,心里也是带着一份社会责任感。”王志江表示,当时该研究领域无人问津,在缺少参考标准的情况下,技术团队攻克了重重难关,成为特种机器人的开拓者。

十年磨一剑。2016年,开诚又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防爆消防机器人。“其实当时在日本、美国已经有类似的产品了,但我们给自己立下一个标准,要打造一款国际领先的消防机器人。凭借技术团队的经验和积累,结合对行业的理解,这次研发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王志江透露。当年8月,开诚在一场安全技术竞赛的赛前演练中,首次向全国展现了无人化灭火,6台机器人组成的消防编队,在离模拟油罐不到10米的距离,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灭火。“在那之后,获得了流量,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认可。开诚拿下了近千台订单,从研发到成果转化落地不到一年,产业化进程就取得了突破。”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兵团”。 

煤矿和危险化学品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高危行业,因此在探测、巡检等固定场景中,环境充斥着危险因素,此时机器人便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矿用巡检机器人举例,传统方式依靠人工巡检,有时需要在井下步行好几公里,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疲劳紧张的状态下,还要面对潮湿、碎石、透水、瓦斯爆炸等不稳定危险因素。因此不少大型危化企业急需通过机器人解决巡检需求。除了代替人力,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防爆性能,保证了安全生产。

“现在的核心产品是防爆特种机器人,防爆意味着要保证机器人在自身不能被点燃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后期我们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合作,不断将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有时候看似一个简单的升级,其实面临的是一个很大的关口,在技术上往往要经历非常艰辛的过程。” 王志江表示,作为龙头企业,在创新层面,开诚有目标也有信心。

不断突破研发“天花板”,开诚机器人是唐山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唐山已成功培育了以开元、开诚、百川三大领军企业为核心,150余家企业为关联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在此基础上,唐山还在政策措施、金融补贴、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唐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2022年为例,仅开诚一家公司就获得扶持资金110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共享工厂”推动产业集群崛起

壮大机器人产业集群,除了大型龙头企业的牵引外,中小型企业也贡献了中坚力量。

然而,运行一家中小企业,哪怕是小微企业,产品、场地、设备、资金、技术、后勤保障等条件一样也不能少。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检修检测机器人制造商,深耕机器人领域30余年的唐山百川集团也起步于此,因此也最了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

今年年初,在唐山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百川集团打造了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共享制造工厂,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共享平台,同时也是唐山推动机器人产业集聚的新举措。

澎湃新闻了解到,共享工厂现有场地11.7万平方米,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名,加工设备800台(套),面向中小企业共享技术、采购、设备、人才等资源,实现从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全流程服务。

“你有想法或者有技术,我有团队、设备、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点,我们一起创业。”机器人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介绍称,早在2010年,百川就提出工业合作化发展模式,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成长,这也是共享工厂的雏形。

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一角。 

“既然已经采购了设备,不如把富余能力共享给大家,解决中小企业前期投资建厂而造成的大量资金占用问题。”王孟昭表示,共享制造工厂与代工厂的区别在于全产业链条支持,不单单是硬件设备,共享工厂还提供技术工人、研发团队、物流体系,物资采购系统、售后网点等一系列成熟的体系,同时借助百川集团每年10亿元的共享采购体系,生成低成本最优化的采购清单,使得中小企业和百川都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加工各类产品的诉求不同,通过给他人加工零部件,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以前只专注于自家产品的研发,如今在帮助其他企业研发的过程中,思路得到碰撞,团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通过参观与宣传,我们主营业务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也都得到了提高。自今年1月2日以来,已接待了300多拨客人,短短五个月就看到了丰硕成果。”因此,王孟昭认为,共享工厂在各个维度都是有益的。目前,机器人共享工厂服务企业80余家次、服务订单110单,为中小机器人企业新增产值6000余万元。

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一角。

“单纯加工并不赚钱。”他进一步解释道,在机器人企业全产业链环节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产业未来将向两端发展,这凸显了共享工厂的公益属性。通过共享制造模式,可以充分释放大企业在加工制造中的科技实力,提高产能利用率。

记者了解到,在打造共享工厂的过程中,政府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给予财政支持,搭建保险制度、金融贷款制度,提供投资基金等。比如,唐山高新区管委会推出了每年2000万元“创制券”和2000万元“资金池”,构建“政府买单、助你创业”新模式,对创业者首台/套机器人设备制造给予支持。

“共享工厂对产业升级特别有好处,缺乏升级能力的中小企业,需要一个底座,这个底座就是共享平台。另外,在资金方面政府提供了支持,成了解决升级问题中那把关键的钥匙。”因此王孟昭认为,共享工厂必须是由政府引导支持,企业经营,通过资源共享、服务集成的方式打造,这种模式未来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可以把共享工厂理解为五星级酒店,不一定天天人满为患,但它必须存在。共享工厂也是这样,它将来会成为一种必备品,城市需要共享工厂,唐山的机器人,衡水安平的丝网工程,邯郸的轴承产业等等,未来这些或将成为五星级酒店式的城市要素。” 王孟昭说道。

构建机器人产业新地标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机器人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目前已占全球销量的1/4。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200亿美元。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唐山就率先布局机器人产业基地。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唐山已形成以焊接机器人、抢险救援机器人、特种检测机器人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

有观点认为,唐山曾因传统产业而兴,但也随着时代变迁陷入过传统产业之困。因此,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唐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唐山的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的高聚集度,相应的生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改造升级为唐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展示的娱乐陪伴机器人。

2023年3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将重点围绕“机器人+”应用,推进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推进企业开展“机器人化”技术改造。

唐山率先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决策部署,相继出台《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唐山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唐山市“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和《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政策性措施,持续加强产业谋划和顶层设计,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从2023年开始,唐山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引进了南大电子智慧服务机器人等全国领军企业,全市机器人企业数量由年初的75家激增至现在的169家,增长125%,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1-5月,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8.76%。

在加速机器人产业生态链集聚发展上,唐山持续发力。包括引进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国家技术转移唐山分中心、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筹建了唐山学院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第一个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一个机器人共享工厂、第一个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形成研发加孵化加产业化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圈。

“在政策方面,除了减免税率、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之外,企业在困难时期政府也会施以援手,做了大量的工作。“王志江坦言,早些年开诚一直默默无闻地制造机器人,但没能形成产业,在市场上也未能激起水花。他认为这与当时的政策环境有关系。如今,时代在变,加上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引导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机器人共享工厂创新推出了“先生产再支付”模式,即通过银行授信与企业服务垫资实现模式创新;与政府、银行和保险机构等进行合作,通过8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近10亿元的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问题。

科技创新发展的另一端是人力资本,人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推手。为了更好地服务机器人领域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唐山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落实“凤凰英才计划”,着力构建“人才+产业+平台+项目”引才新体系。

“唐山市当前非常侧重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唐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唐山“凤凰英才”人才政策吸引了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为唐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尤其是聚集了两院院士蔡鹤皋、钱明、袁亮,国际知名专家马书根,中国焊接产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柳宝诚等尖端人才,扩大了唐山机器人产业的竞争优势。

发展机器人产业,最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加持。唐山是一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也是工业基础雄厚的制造业大市,智能制造对高技能人才的吸附能力比较强。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如何更进一步,唐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新的目标,要推动机器人产业提速突破,以有中生新带动强链成群;新增机器人企业100家以上,机器人将成为唐山产业新地标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机器人 唐山市 机器人产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