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着力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辽宁着力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年06月30日 10:51 北国网

转自:人民日报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要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产业升级。”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国有企业要改革创新,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辽宁考察,为辽宁振兴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辽宁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过去到未来,向“实”精进

  地托自动升降,C形吊具灵活旋转,将车身以最适合装配的高度和角度送至工人面前;中控室大屏实时显示每条产线、每个环节的运行状态……走进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一条现代化生产线呈现眼前。

  这是宝马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在辽宁有138家供应商。2023年,华晨宝马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额六成来自辽宁。“辽宁供应商的门类非常丰富齐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与技术高级副总裁昆硕说。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在国民经济行业的41个工业大类中有40个,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程楠说:“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过程中,也能催生新兴产业。”

  辽宁老工业基地靠实体经济起家,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让工业基础成为新支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在鞍钢集团,经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关宝山选矿生产线、冷轧厂彩涂分厂等已实现全自动智能生产。冷轧厂彩涂分厂厂长郑昊介绍:“相较于改造前,我们的生产效率大约提高了20%。”

  大连长兴岛,1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山滩涂,如今,已成为一片现代化的石化园区。“今年初,总投资500亿元的恒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投产,园区生产的基础化工品将进一步转化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品。”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锦说。

  辽宁传统产业点多面广,生产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产业链每延伸一环,都能带来巨大的效益。

  2023年3月20日,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原名“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历史。这家“老字号”制造企业,如今已不再主做鼓风机,主业务是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和全生命周期服务。

  统筹传统赛道与新兴赛道,沈鼓集团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2023年,沈鼓集团产值超140亿元。

  “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翟德怀说。

  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上突破”,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向下延伸”,冶金新材料产业“向深拓展”,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向专发力”,辽宁近年来全力打造4个万亿元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从潜能到动能,向“新”突破

  一路走来,辽宁中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见证了老工业基地培育“新字号”的无限潜力。创业10余年,中蓝电子聚焦关键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成长为国内手机核心器件领军企业。上下游企业陆续入驻中蓝电子“微产业园”,形成一个智慧化光学电子产业集群。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发挖潜“关键变量”。辽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多渠道加大研发投入,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培植孕育“未来增量”。辽宁系统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沈抚科创园,建设9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只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科技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卢阳旭说。

  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C5车间,在百立方级智慧化通用规整填料催化剂中试线上,机械臂精准夹取方形催化剂完成填料。

  中试就是中等规模的试验过程,是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介绍,该基地投入运营以来,已有7个高科技中试产业化项目成功转化落地。

  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杨辉介绍,辽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布局36家省级中试基地,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如今的辽沈大地,处处涌动着创新活力——

  将机器人接入AI大模型,新松公司的智能机器人新产品,可以根据语音提示执行更复杂的任务;

  作为国产CT的领跑者,东软医疗近日自主研制的光子计数CT获得了首幅人体图像,辐射更小,图像质量更高;

  融科储能连续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完全实现了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

  截至目前,辽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约1.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万家。今年1—5月,辽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9.3%。

  从蓄势到成势,向“高”攀登

  技术向新,企业向上,产业向高,辽宁高质量发展强劲脉动的背后,是辽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努力,展现着辽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的干劲。

  刘颖是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副总监,曾获辽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却因涉及商业机密无法发表论文,职称始终定格在中级。得益于沈阳市人社局的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企业被赋予人才认定自主权,刘颖顺利获评了副高级职称。

  “去年一年我们就有5名博士生签约入职。”三生制药高级人力资源经理何勇说,“职称自主评审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目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汽车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说:“华晨宝马带动了汽车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让我们不断对标打造国际化一流水平营商环境。”

  辽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先手棋、关键仗,全面清理影响振兴发展的障碍。“破坏营商环境,就是破坏振兴发展,就是破坏辽宁未来”已成为共识。2024年的“新春第一会”,辽宁就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再部署、再推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科技体制、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近年来,辽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堵点卡点,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活力,动力“引擎”加速更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势头正劲。

  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5月,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3%……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表示,辽宁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的成绩,突出表现为“四个重大转变”——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

  (本报记者姜赟、曹树林、郝迎灿、胡婧怡)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辽宁省 总书记 习近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