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网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陈 怡 王轩尧
“船舶动态、船舶动态,‘琼沙3号’轮在文昌清澜港8号浮附近,正在出港,请过往船只加强联系,注意避让。”6月26日18时许,三沙市“琼沙3号”轮党支部成员、三副钟元元通过甚高频通信系统,向海事部门和周边船只播报船舶动态。
甲板上,大副林鸿宝和水手长陈学均指挥着水手们解缆绞锚,船头缓缓转向航道。驾驶台前,水手王善卫熟练地掌舵,控制船只的行进方向。船长林明昌手持望远镜察看周边的海况环境,向驾驶舱的船员们叮嘱:“大家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
这是“琼沙3号”轮第465次出航。190多海里的航行之后,它将抵达目的地——海南省三沙市永乐群岛。
三沙,这座地处我国最南端、海域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与海南岛之间有一条穿行于碧海白涛中的“脐带”,那就是负责三沙人员通勤及物资补给的客货船——“琼沙3号”轮。17年来,在三沙市“琼沙3号”轮党支部的带领下,轮船长年往返于三沙市诸岛屿和海南岛之间,成为保障三沙市人员、物资运输安全的“生命线”,驻岛军警民亲切地把它称作“生命之舟”。
6月27日上午9时许,清晨还晴空万里的南海上空雷声隐隐、风雨大作。雪白的浪花拍打在“琼沙3号”轮的船舷上,轮船开始摇荡起伏。面对恶劣天气,钟元元迅速将船速从11节降到9节,控制船体安稳地驶过这片暴雨如注的海面。
如此艰苦而危险的情况,正是南海“生命之舟”船员们面临的日常。“在无边大海上航行,背景单一,很容易走神。除了应对风浪,我们还要集中注意力关注雷达显示器,观察来船的方位和距离变化,判断是否有碰撞风险。”钟元元说。
27日下午4时许,“琼沙3号”轮顺利抵靠永乐群岛的琛航岛,为驻岛军民送来了淡水、冻肉、蔬菜、水果以及生活用品。就像这次“普通”的航行一样,自2007年投入使用以来,“琼沙3号”轮每月多次穿梭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2012年三沙建市,“琼沙3号”轮航次从每月2次增加至每月4次,航行任务更加繁重。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党支部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每次航行任务。在党员的带动下,许多普通船员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增航。
有一次,“琼沙3号”轮左主机排气管突然爆裂,船速骤降,操纵困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机舱内温度高、噪声刺耳,左主机排气管温度高达400多摄氏度。“琼沙3号”轮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及业务骨干进行抢修。时任“琼沙3号”轮党支部宣传委员、轮机长麦树林和其他党员冒着被烫伤的危险,用海水、冰块等冷却排气管后迅速进行拆除,临时安上新管,恢复左主机动力。直到第二天,“琼沙3号”轮平安驶入永兴岛码头,其他船员才发现,麦树林的右手臂被烫红了一大片……
长年在海上工作,面对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很多船员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结石等职业病。“琼沙3号”轮全体党员毫无怨言,带头值守在潮湿闷热的机舱环境中,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将一批又一批的人员及物资安全送抵三沙。
一次次平安往返的背后,离不开“琼沙3号”轮党支部和船员们的共同努力。2016年7月1日,“琼沙3号”轮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琼沙3号’轮的往返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三沙的群众都扳着指头盼我们来。”林明昌说,“我们就是要保证大家的期望变成现实。”每一次在大风浪间执行任务,党员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航线安全畅通。据统计,“琼沙3号”轮从2007年首航至今,共开航464航次,运送人员11万多人次,补给货物5万多吨,为西沙岛礁补给淡水6万多吨,航行17.9万多海里。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9日 06版)
[ 责编:王宏泽 ]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