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世界不需要“小院高墙”,对华电动汽车加税将反噬欧洲

地球局|世界不需要“小院高墙”,对华电动汽车加税将反噬欧洲
2024年06月28日 15:39 齐鲁晚报

转自:地球局

记者 赵恩霆 整理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为17.4%至38.1%不等。欧盟此举明显违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不仅直接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冲击欧洲汽车产业,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的‘小院高墙’,我们需要更多合作新范式。”欧亚中心副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交通运输专员薇奥莱塔·布尔茨表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可以成为欧中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

6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车辆驶过欧盟委员会大楼。(新华社)6月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车辆驶过欧盟委员会大楼。(新华社)

【欧洲消费者“最受伤”】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反补贴调查既无企业主动申请,也缺乏业界普遍支持,欧盟成员国之间关于此调查也存在分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日前表示,这一调查本身就存在一定争议,对于绿色产品的国际贸易而言,各国政府有遵守多边贸易规则的法律义务。

“各国在处理电动汽车国际贸易问题时应尊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梁国勇认为,涉及电动汽车国际贸易问题应尽量避免政策无端干预。在处理相关经贸分歧时,各方应在多边贸易规则的框架内行事,避免单边和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

欧亚中心副主席、欧盟委员会前交通运输专员薇奥莱塔·布尔茨说,与其设置贸易壁垒,不如采取合作方式,让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改进中获益。实际上,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是以牺牲欧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

“加征关税让欧洲消费者‘最受伤’,无助于欧洲经济繁荣。”西班牙巴塞罗那商会国际业务开发经理何塞普·戈梅斯对欧盟举措提出质疑。戈梅斯说:“如果我们加征关税或设置其他保护主义壁垒,致使中国在这里投资电动汽车、汽车电池或其他项目困难重重,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参观者在蔚来汽车展台参观电动汽车换电站演示。(新华社)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参观者在蔚来汽车展台参观电动汽车换电站演示。(新华社)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越来越受青睐,并凭借自身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等优势,在欧盟广大消费者中赢得较好口碑。今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德国受访者表示会考虑购买中国制造的汽车,而去年10月这一数字仅为27%。不仅如此,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也正为欧盟带来更多就业岗位,提振当地经济。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5月3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一旦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将受到显著影响,导致本土消费者购车成本大幅上涨。该机构的相关模拟计算显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20%的关税,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数量将减少25%。按2023年欧盟进口约5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计算,加征关税后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将减少12.5万辆,价值约38亿美元。

研究还显示,即便欧盟内部增产并减少电动汽车出口以填补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减少产生的空缺,消费者购车成本也将大幅上涨。对此,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尤利安·欣茨解释说,当前欧盟能源、材料等价格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欧盟内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明显高于中国,或将导致欧洲地区电动汽车价格水涨船高,并最终传导到本土消费者身上。

【冲击欧洲汽车产业】

欧盟汽车行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每年创造近千亿欧元贸易顺差,2023年德国乘用车总产量约410万辆,其中约四分之三用于出口,出口总额达1640亿欧元。布尔茨表示,如果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汽车产业最终将受到反噬。布尔茨说,欧盟国家和中国的汽车产业已深度融合,切断欧中之间的贸易纽带既不可能也毫无益处。

她说,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弊远大于利。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会导致外部对欧投资进一步减少,阻碍欧洲汽车和交通产业创新与发展,也不利于欧洲绿色转型。布尔茨曾试驾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对驾乘体验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品质优良、设计时尚、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价格也具有吸引力,欧盟消费者也从中受益。“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保持着竞争力,因为它们充分考虑了用户需求。”

德国基尔全球化中心主任、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霍尔格·格尔克日前警告,当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显著下滑,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将导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并进一步抑制需求,给欧洲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这是5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新华社)这是5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新华社)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应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崛起是错误做法,不仅将损害欧中合作,也会伤害欧洲汽车业自身。

在他看来,雷诺旗下达契亚纯电动车型“达契亚春天”就是一个鲜明例证。这款车型由雷诺-日产联盟和中国东风汽车建立的合资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研发和制造。“毫无疑问,‘达契亚春天’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任何补贴,而它依然是欧洲汽车市场上最物美价廉的车型之一。这个实例强有力地说明,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并无依据,完全出于政治煽动。”他说。

杜登赫费尔指出,雷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欧洲重要汽车厂商都选择在中国生产部分电动车型,再出口至欧洲销售,“欧洲车企同样将遭受欧盟关税措施的伤害”。更令人担心的是,关税措施还将拖累欧洲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中国品牌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有利于推动竞争和促进创新,增强欧洲汽车业活力,促使本土企业生产更便宜的电动车型。如果这种竞争不复存在,欧洲汽车产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速度将放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推出令欧洲消费者负担得起的车型。

(资料来源:新华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动汽车 电动 进口 汽车产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