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客家乡村振兴与文旅建设——《客家文化探究文集》序

关注客家乡村振兴与文旅建设——《客家文化探究文集》序
2024年06月28日 14:10 深圳新闻网

在华英成秀、硕果累累的南国八月,我收到家乡梅州谢小康先生寄来的一部厚厚书稿。作为小康兄多年(的)老朋友,又是客家文化研究的同道,尽管近期事务繁忙,我还是放下手头的工作,手捧书稿,先睹为快,深感颇有得益。

此书名为《客家文化探究文集》,收录了作者30年来对客家文化方方面面的研究文章近百篇,50余万字。小康兄毕业于华南师大地理系,曾经在嘉应学院地理系任教,后调到地方政府(先县后市)任职,主要从事文化旅游规划管理工作。从地理系教授到政府部门分管和从事文旅工作,可谓是“专业对口”。这些文章除部分是在高校完成的“科研成果”外,大半是离开高校到了地方工作以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也是作者被人赞为“专家型领导”的原因。

通读此书,我印象很深的是小康兄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经世致用”,主要体现在下面较为突出三个方面:

其一是注重实地调查和史料查证。作为地理学毕业的小康兄,他从小就对客家古民居甚感神秘而好奇,因而他对客家古民居的调研可谓处处留心,每到一处都能脚踏实地采风问俗,认真做好田野调查。每去考察一座客家围屋,他都对围屋的平面布局、地理风水、建筑结构等认真考察,还找当地老人了解其历史人文与故事传说。作者先后考察了梅州各县(市、区)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群)50余处。

除梅州外,他还涉足河源、深圳、龙岩和台湾苗粟等客家地区,有时甚至还不远千里地寻找“真相”,他将每一次出差,都当作考察学习的机会。一次,应台湾客家学术机构之邀,他第一次登上宝岛台湾,在学术交流后本来有随队游览阿里山与日月潭的机会,但为了考察仰慕已久的台湾乡村,学习人家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他直奔苗粟西南部的铜锣乡桐花公园。久闻“桐花祭”是当地客家人创建的成功节庆活动,他带着实地调查、认真学习的态度,细心考察桐花公园的建筑特色、演艺节目、桐花馆内以桐花为素材的琳琅满目的创意工艺品,思考与探讨苗栗“桐花祭”节庆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尔后又去探寻薰衣草森林、拜访大湖云洞仙居民宿里的一位女主人“田妈妈”,体验该民宿的农家菜、咖啡屋、钢琴吧……

他对客家民居多有关注,特别是在大量考察客家围龙屋基础上,总结出梅州围龙屋之“二十六最”,诸如建筑年代“最早”的蔡蒙吉故居,建筑规模“最大”的璼公祠,围数“最多”的琵琶塘老屋,建筑风格“最中西合璧”的万秋楼等等。这些提炼与总结具有独创性,对梅州围龙屋与其他地区客家民居的比较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意义。

其二是关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近年来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客家地区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部,小康兄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确保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认真落实、坚决践行。同时,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发展文化旅游值得探讨的领域,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工作范畴。

作为梅州市委理论宣讲专家库成员,小康兄结合梅州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与发展文化旅游实际,写了不少探索性文章,如《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梅州大地美丽绽放》、《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梅州力量》等等。这些文章有一定思想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发展梅州文旅事业(产业),均发挥过指导作用,不少文章还在征文活动中获奖。

关于乡村振兴,小康兄结合梅州实际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认为颇有建设性:一是讲好村落故事,通过系统挖掘整理,编写本土民间故事,培育当地宣传员,让村民树立文化自信,并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乡村的宣传员。二是实施产业规划,组织专家团队做好顶层设计,用好乡村资源禀赋,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引导村民自治,传承客家先贤“以德化人”理念,运用家风、家训及优秀宗族文化、解决村民纷争,引导村民自治,这对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是颇有成效的。

发展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小康兄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几篇文章中均强调指出,旅游就是特色化行动。任何地方的文化旅游都有自身特色。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不管是自然资源也好,人文景观也罢,都是由这个区域的地质基础和文化底蕴演变积淀而成的。做好特色旅游,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挖掘特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打响特色品牌,尽可能满足游客对“差异化”的要求和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学习。作者在本书多篇文章中对发展文化旅游作了重点阐述,都是颇有见地的观点。

其三是葆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我与小康兄同是《梅州日报》特约评论员,在客家文化的研讨会上也有多次交集。记得每次研讨会,小康兄的发言都言之有物、颇有高度,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在我主持《客家人》杂志社工作期间,小康兄也多次赐稿热心支持。其中《人文秀区攀桂坊,簪缨世家三翰林》等文,对梅州人文秀区的前世今生进行梳理,彰显名人故居,传续历史文脉,表现出一位客家学者对客家文化的热爱与浓厚的家国情怀。

小康兄家学渊源,父亲谢梅兴原为中学语文教师,曾任梅岭诗词联学会会长,出版过3本个人诗集,是梅州诗坛的名家。可以看出,小康兄崇文重教的理念与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均深受其父亲的影响。本书“客家人物与诗文”专题中收录了十几篇诗评和书评文章,其中不乏文情并茂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如《父亲的诗词与中秋月》一文,写父亲对文学诗词的痴迷、思恋家乡的情感、金婚之年的爱情詠叹、父子推敲修改诗词的天伦之乐,一一跃然纸上,把一位客家老知识分子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又如《缅怀大师“山歌汤”》,写作者与“山歌大师”汤明哲亦师亦友的感情,尤其是作为汤大师的“编外学生”主动找机会与老师同台对歌,在老师指导下“很有悟性”地即兴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一片喝彩。另对武旭峰《走读梅县》及彭汉如《远去的风景》的书评,也视角独特、点评中肯。此外如《题咏高西岩有关诗》《一抹乡愁见真情》等文章,均行文潇洒、余韵隽永,足见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

2004年,我在广东省参与省政协会议,闻说国家文化部准备评审一批“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即在《梅州日报》撰文,建议梅州率先申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时任梅州市市委书记刘日知见报后,立即采纳并指示相关部门行动。2010年5月,经原文化部批准,在客家地区设立首个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实验区”为名开展工作。2023年1月,经过多年努力,梅州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小康兄早在嘉应学院工作期间就参与了“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的前期研究;在梅县人民政府挂职以及后来调任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他一直在为创建工作尽心尽力,见证并亲历了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和验收全过程。本书的出版,可以看作是小康兄向梅州获此殊荣的一份献礼。

总的说来,《客家文化探究文集》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又指导现实的著作,是30年来发表各类文章的“集大成”,难免有长短不一、水平参差的局限,在学理与结构方面还有需完善提升之处,但瑕不掩瑜,其注重实地调查和史料取证的方法、关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文旅建设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以及全书葆有的浓厚家国情怀,都是可让读者开卷有益的。尤其是小康兄从高校走向社会,在分管和从事文化旅游等工作过程中,能够按照当地的资源禀赋、为发展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让农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可望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谢小康先生此书的可贵之处,正是结合梅州实际,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直进行践行与探索,并提出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对策,让客家文化结合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更接地气,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客家文化研究文集》一书给我的启示。是为序。

(作者 杨宏海 广东省政府省情专家库专家、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