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根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疾的持久战

打好根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疾的持久战
2024年06月25日 10:07 人民论坛

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基层干部处在改革攻坚的最前沿、社会大治理格局的最末梢、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场域,基层干部的作风决定着党风和社会风气,也制约着民心向背。我们要精准把脉“笑面”官僚主义、口号式形式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典型速成的形式主义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新变异与新样态。打好久久为功的治本组合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深化“三严三实”教育、制度化落细落实基层减负、以选人用人导向治理庸官懒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打交道的好作风。

【关键词】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尤其如此。这些私字当头、驰于空想、骛于虚声、耽于伪事的不良风气是党和人民的大敌,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蛀虫,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对此,需要厘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产生的深层原因与新变异,保持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硬抓的制度刚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难以根治的根本原因

现在,有些基层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使命动机不纯、政绩观错位、事业观跑偏,“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横眉立目”,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重私利损害公利,喜欢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衣遮住矛盾和问题。究其本质,还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利己心过重,忘却初心、政绩观扭曲。

治表治标、表层效应。作风建设之所以要永远在路上,就在于纪律松一尺,作风就会散一丈。当前,“雨过地皮湿”的表象治理还比较普遍,搞花拳绣腿、繁文缛节的表面文章还大有人在,大而化之、撒胡椒面的“简单主义”还有市场。作风建设如果不能直戳痛处、一针见血,不能开门见山、点准穴位,不能开诚布公、因势利导,不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施策,而是“装装样子”“走走过场”“放放空炮”。流于形式的“湿地皮”,不能让违纪者有切肤之痛、迷途知返。虚花结不出实果,治顽疾必须出重锤,击打要害、攻其肯綮,拿出狠刹歪风邪气的决绝、铁腕执纪的“无情”,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要让制度执行起来不“变软”、不“变松”、不“变通”,严成氛围、严成气候、严成习惯。

个人得利、代价党担。有基层干部说:“形式主义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形式主义得甜头,有利可图。如果搞形式主义尝的尽是苦头,搞的人自会少起来。”有些人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私欲, 他们见利忘义、惟利是图,把个人的私利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嘴上讲“主义”,内心盘算的是个人的“生意”,嘴里说关心群众,心里却想着怎么为个人捞实惠。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吃不到一起、“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有意回避群众,怕给自己惹麻烦。即便是不得不调研,也是“蜻蜓点水”式、“嫌贫爱富”式调研,做做样子,“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大多是“雾里看花”“景点赏花”“车窗观花”。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竖不顺眼。毛泽东同志早就批判过这些“泥塑的神像”,“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坏处还很多。

本领恐慌、被动无奈。技术变革与知识升级一日千里,而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问题更显突出。以前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则是“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甚至有基层干部诉苦说 “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在回应快速发展的时代变革和网络技术挑战时,基层干部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担心焦虑的事情越来越多,基层对全能型人才的渴望越来越浓烈,不少干部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有的空有干事热情,怎奈脑中无良法、手中无实招,抓不住主要矛盾、找不到关键点位、把不准火候时机,要么“用力过猛”,要么“用力不当”,要么“不敢用力”。一些干部因为自身能力原因提升难度大,老经验解不了新问题,旧思维跟不上新变化,往日群众工作的“旧船票”已经登不上大数据智能化治理的“新客船”,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重,既焦虑自己的“责任田”能不能管好,还要应对上面的“千头万绪”“千锤百鞭”,甚至“乱指挥瞎摊派”。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新变异与新表现

“笑面”官僚主义。以往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就是事不办”,“生硬的、冰冷的、明面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少了,但卡着期限“按程序”办事、慵懒怠政、消极应付等“软性、隐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了,这就是当下笑面官僚主义的新画像。给足笑脸、给足面子、给足态度,“笑迎天下客,就是不上菜” “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一到关键问题就“走程序”“踢皮球”,借口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是“一把手”,不属于本职工作,自己不能越权,或者抱着“新官不理旧账”态度,以“推拖拉”的方式搞拉锯战、迂回战、耗时战。个别基层干部态度热情、调门很高,就是办事不主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历程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工作作风好、群众路线执行得好, 党与群众的关系就会比较紧密, 党的事业发展就会比较顺利;反之,什么时候党的工作作风问题突出、群众路线执行不到位,党与群众的关系就会比较紧张,党的事业发展就会难以有效推进。这个寄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新毒瘤——笑面官僚主义要不得。

口号式形式主义。在处理秦岭违建问题上,陕西省、西安市时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松了政治纪律这根弦,当起甩手掌柜,致使工作失管失控。他们对党中央的要求只传达不研究、只学习不落实、只表态不行动,把讲政治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表面文章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导致“整而未治、阳奉阴违、禁而不绝”的严重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党和人民需要光明磊落的数字,要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数据。干部要“干”字当头,少忽悠多干事,人民的事业不能由“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来担负。党和人民不需要“遇到矛盾绕着走”的太平官,厌恶只会“忽悠”的庸官、懒官、昏官。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某部门强行要求群众下载一款APP,规定这款软件要激活户籍人口的一半,面对村里老人的“老年机”,工作人员只能先把老人的手机卡放进自己的手机,激活后,再把手机卡还给村民。层层加码的“留痕要求”、软件打卡的常规操作、群里回复不得延时、群众点赞的评比活动,都在使电子服务异化。电子政务的现代化、数字化是基本潮流,但“电子衙门”要不得,不能将电子化极化为“信息形式主义”“智能官僚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能将“一网通办”和“一站通办”“一门通办”的好事,变成与群众有距离的“视觉工程”“注意力工程”和“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本质上还是压力传导、层层加码摊派、官僚主义的泛滥。基层干部的工作信息“留痕”,可能降低了个人问责的风险和力度,便于追溯、汇总材料、展现业绩,但过多过繁的“留痕”,会严重挤压基层干部工作时间,压缩与群众交心的空间,使“指尖上的便捷”异化为“指尖上的负担”。面对上级文件一件接一件发、会议一个接一个开,基层干部只能以“键对键”方式完成脚不沾土的“指尖调研”,心不在焉的“指尖学习”,机械照搬的“指尖安排工作”。跨越数字鸿沟还需要多一些温情、多一些服务意识,将老龄化问题纳入视野,将“老年机”事实摆在桌面上,配备电子政务工程师和电子政务导政员,真正做到贴心服务、及时服务、跟进服务。

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中纪委通报显示,河南某县出台文件“一刀切”要求定期清理本地区国道、省道、县道等主干路两侧野树杂草,留茬高度在10厘米左右,公路两侧反复割草与背街小巷脏乱差形成鲜明对比。新疆墨玉县在乡村振兴迎检中,花费大量财政资金在农业园区大门等位置安装大型电子显示屏、建设参观通道,多次组织养殖户临时集中以制造市场繁荣、交易活跃假象。江西萍乡某市委领导,要求下辖县区脱离实际花巨资“堆盆景”,不切实际地搞全域的“海绵城市”。对这些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百姓诟病很多。凡此种种,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的情况依然很多,有的是主动选择形式主义,有的是被动带入形式主义。

典型速成的形式主义。“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事物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但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也在基层治理中不断积聚,刚播下种子就想着收获,米刚下锅就喊着催熟,时不时就想着拔苗助长,一项方案刚实施就想见成效,短平快的快餐文化正在不断向基层治理漫延。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业绩焦虑来自于考核焦虑,抓好落实的前提是遵循基本的章法,把握节奏的有效依据是遵循规律。有违常理的“典型”越少越好,反着季节的“盆景”越摆越穷。蒂不落的瓜大多苦涩、半生不熟的业绩很难成为经验,树典型更需要留足时间、给足阳光雨露、做好田间呵护,真正的成效需要日复一日的风雨滋养。经得起考验的成就,一定是群众和上级都喜欢的“遵循规律”之果。

以治本之策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风建设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真务实、讲真话、办实事的“行动党”必须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打掉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拦路虎,推倒割裂党群干群关系的离心墙。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根除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需要的不是宣言和承诺,而是行动和实效,要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不说空话、不做虚事。为官避事平生耻,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人实践,严谨务实。必须在官僚主义的病根处发力、在形式主义的土壤中用药,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那些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的领导干部;对于那些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的指挥者;对于那些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处在关键岗位上的懒政者;对于那些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百姓需求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不负责任者,党中央决不能容忍,也不会迁就,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该用的大胆用,该追责的决不放过,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斗志和担当意识。

严明党纪国法: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要让纪律的牙齿更锋利,违纪的成本更直接。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充分运用2023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对工作中的随意决策、机械执行,搞文山会海,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工作效率论英雄,以工作实绩论成败,杜绝方向不明的“伪忙碌”,让忙在关键处的“真忙碌”多起来。用准用好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条款,对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贯彻执行、检查督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的;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消极回避、推卸责任,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工作中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面对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临阵退缩,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对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都要对照处分条例细化落实。

深化“三严三实”教育:形成常态化自我审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转变作风、以身垂范、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火车头”阵型。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业务全链条、线上线下全场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搞一些直接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必须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落细落实基层减负:推动基层干部干实事出实效。从制度上变“群里吼”为“实地走”,变“指尖办公”为“现场办公”。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出台公文制发“十不准”,细化减负细则:不得印发“白头”文件;不得以工作提醒、工作提示、工作交办等形式变相发文;不得重复发文、多头发文;不得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发上级文件;不得简单采取对上级文件原文逐条责任分工的方式抓贯彻落实;不得擅自将制发文件作为考核指标;文件中不得随意要求部门单位报送贯彻落实情况;未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职能部门或议事协调机构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不得以部门单位办公室以外的内设机构名义对外正式行文。

治理庸官懒吏:完善干部聘任选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给出纠错空间、健全容错机制,用好“三个区分”。

做好群众工作:与群众交流更接地气。领导干部要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与群众打交道的技巧,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克服与群众交流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次农村调研中,习近平同志看到基层干部在座谈会上很紧张,就诙谐地问一位村支书:“当村支书,你在村里是一把手,家里是几把手啊?”一下子就拉近与村干部的距离,消除了紧张感。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以“电视能收几个台?”“孩子们每周都回家吃饭吗?”“灶台平时在用吗?”“大家平时都怎么打发时间?”等简单的话语打开聊天的闸门,以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敞开话匣子。基层干部必须把善于与群众交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作为工作必修课。彻底改变“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的局面。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改作风抓落实,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根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较真劲。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党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2FDJB0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求是》,2023年第13期。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③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求是》,2011年第6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李祥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