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点亮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2024年06月24日 09:09 中国能源报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

图为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全景。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供图图为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全景。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习近平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20多年来,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浙江紧紧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农村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盯准“绿色浙江”建设,不断攀向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度,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打开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窗。而这背后,有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强大助力,有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有力支撑,有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激发的新动能。

2023年,浙江消纳清洁能源1834亿千瓦时,成交绿色技术交易27.33亿元;实施新型电力系统十大标志性工程,落地杭州泛亚运低碳电力系统、台州大陈岛海风经济高效送出和消纳等一批示范项目,支撑全省低碳绿色共富协调发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再创新高,绿电交易突破80亿千瓦时;“绿电方舟”以绿色供电系统助力生态修复和濒危物种保护,探索电网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之路……

浙江绿色蝶变的故事,映射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之江人民的鲜活实践。浙江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浙江的清洁电、电气化、新能源产业正深度融入自然、历史、人文、建筑等资源,助力整治改造、挖掘提升,吸引创客创业,构建新的业态,为强村富民注入绿色新动力,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幸福绿”越绘越深——

走出生态美、产业兴、

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村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初夏时节,《中国能源报》记者来到余村,村口矗立的石碑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如今的余村,已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村已经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我们既从交易平台买绿电,也能自供绿电。”余村村委委员唐继龙一边赞赏着村里的风光,一边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村里现在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多,基本上每家都有一辆,有的甚至有两辆,观光车也全部是电动汽车。按户数计算,新能源汽车数量占全村车辆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40%。”

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8月7日,该公司联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完成余村首次“绿电绿证”交易,达成绿电交易电量621.2万千瓦时,购买绿证2878张,折合电量287.8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869吨,实现了余村全域绿电供应,成为浙江省首个完成绿色电力全覆盖的乡村。

从绿色用能到零碳生活,绿色电力成为余村发展的“金钥匙”。

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通过‘绿电为主、绿证补充’‘村委会聚合绿证需求、售电公司代理绿电交易’的形式,实现绿色电力在余村429户的全量覆盖。同时,通过优化充换电网络布局,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余村范围建成首个‘村村通’示范点,已有快充桩18个,2023年全年累计充电量超过45万千瓦时。”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地道小吃店、网红咖啡馆、新颖文创店……浙江义乌李祖村一步一景、人气火爆。难以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穷得看不见头”,外人不愿来,村里人留不住。但今天的李祖村,一幢幢白墙小楼鳞次栉比,一幅幅水墨壁画描绘生机,一丛丛草木花束增添景致,共同富裕示范村鲜活呈现眼前。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李祖村考察调研,先后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共富市集”、扎染商铺等场所了解李祖村发展变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

“用电、用水全都和城市里一样,现在是城里有啥村里就有啥。”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豪龙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我们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从整治环境入手,发展产业,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村子美了、人气旺了,义乌市首座未来乡村光储充一体充电站也于2023年9月落地李祖村。这个集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充电桩和反向充电于一体的充电站,由一座19.25千瓦光伏车棚、一套60千瓦/120千瓦时储能系统、3台120千瓦双枪直流快充桩和8台7千瓦交流慢充桩组成,共设14个充电车位,光伏年发电量约1.9万千瓦时。

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电力实业分公司员工吴钦介绍,通过储充放一体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灵活调度场站内的发、储、用电,预计一年累计发电量可达91.2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818.05吨。

“除了这个一体化充电站,我们还在李祖村应用了厨房电能替代、广场夜景灯光等现代电力科技技术,让村里的生产生活用电更加稳定通畅。”吴钦补充说。

值得一提的是,李祖村的光储充一体充电站,不仅能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充电需求,还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收益,推动李祖村创客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据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介绍,作为未来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李祖村的成功投运,也为后续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参照、可复制的场景。

“环保饭”越吃越香——

勾画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生态之美

对浙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放眼余村,废弃厂房改造成公园和展馆,曾经的水泥厂变身展示区板块,垃圾中转站蜕变为乡村音乐小酒馆,工业园区化身种植小麦的田地……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余村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乡村的样板。

走进余村,三棵高大的水杉树吸引了《中国能源报》记者的目光。这是当地农家乐——“春林山庄”所在地,业主潘春林的经历是余村践行“两山”理念的缩影。潘春林之前是矿山拖拉机手,主要工作是开拖拉机拉矿石,村里关停矿山后,他成了首批开办农家乐的业主,也成为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村民。

“过去卖石头的日子已经变成‘卖风景’啦!”招呼游客的间隙,潘春林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我们来说,过去是靠山吃山,现在是养山富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从“采石经济”成功转型“生态经济”的余村,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彰显宜居乡村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标注了宜业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向,契合和美乡村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的内在要求。2021年,余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

“绿色存量”释放经济增量,“千万工程”造福万千乡村。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构筑乡村绿色空间格局。走过一村又一庄,处处都有好风光。

“环保饭”越吃越香的,还有湖州市长兴县的新川村。作为浙江推进共同富裕样板村之一,新川村曾经聚集着金属冶炼厂、炼油厂、蓄电池厂等粗放型工厂,现在基本都转型成为新能源企业。

“我原先开了一家效益不错的耐火材料厂,环保整治之后,厂子就关了,现在转投生产玻璃纤维隔膜,既不耽误营生,还保证‘绿水青山依旧在’。”新川村村民胡汉平向《中国能源报》记者感慨,“可持续的路子走对了,现在的发展比原来更好,利润每年都在涨。”

对于新川村的蝶变,天能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监王恒利认为,“两山”理念和“千万工程”是变革契机。“守住金山银山首先要守好绿水青山,基于这一理念,新川村开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低、小、散’企业进行‘休克性’整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绿色增长之路。”

“风光电”越供越稳——

新型电力系统支撑零碳美好生活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浙江不断探索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发展路径。

因为一次能源匮乏,浙江曾借助沿海和内河通航便利的条件,先后建设一大批火电厂,逐渐形成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一度让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阵痛,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为浙江找到了一条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

2023年7月1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路径,支撑源网荷储聚合、多种能源互动,探索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推进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需从源头治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清洁低碳转型,形成化解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矛盾、营造绿色发展格局的合力。

源头绿色化蹄疾步稳。2023年以来,浙江省内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国网浙江电力数据,2023年,浙江新增投产“风光”新能源977.9万千瓦,其中光伏817.6万千瓦。2024年一季度,浙江“风光”新能源发电11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8%。其中,风力发电38.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29%;光伏发电7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67%。

浙江新能源装机以分布式光伏为主,占光伏总装机容量的80%,但具有“随机波动、靠天吃饭”“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等特征,很有可能同一天出现白天消纳困难、晚峰平衡紧张的局面,高比例新能源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开展新能源消纳承载力评估,统筹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城镇规划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多方探索新能源高效并网路径。”国网浙江电力相关负责任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6月17日,浙江宁波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成功完成带电调试,正式接入电网,为电站投产做好准备。作为浙江省重点工程,该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投运后将为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导新能源有序发展、友好发展势在必行。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承建的“网上电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传统电网赋能赋智,实现配电网承载力在线计算发布,有效回答了分布式光伏“电网哪里能接、现在能接多少、未来可接多少”等问题,避免了电网调节能力不足、反送功率受限等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问题,让浙江地区分布式电源与电网可以友好有序互动。

“以前,分布式光伏‘尽接’,部分区域本地消纳不足、设备反向重过载问题突出。现在,220kV—10kV主变、配线、配变分布式承载能力直观可视,红黄绿预警一图总览,基层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了。”国网浙江电力某地市规划专责这样评价。

生态兴则文明兴,能源转型点绿成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浙江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发展“含金量”、生态“高颜值”、绿色“增长点”持续孕育提升,在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协同发展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浙江路径,为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增添浙江色彩、贡献浙江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绿水青山 浙江省 习近平 农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