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奔驰宝马反对

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奔驰宝马反对
2024年06月24日 07:14 中国经济网

专题: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从今年7月开始,拟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

  加征关税后,比亚迪电动汽车出口至欧洲所要缴纳的关税将达27.4%,吉利汽车达30%,上汽集团更是高达48.1%。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仅对中国汽车品牌产生影响,也将影响到包括特斯拉、宝马等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等地的企业。

  随即,上汽集团、吉利控股、蔚来等企业先后发布声明,对欧盟拟向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表示失望与不满。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这起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行为,无视客观事实,罔顾世贸规则,违背历史潮流,只会损人害己。

 中国电动汽车引起欧美警惕

  中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幅迅猛。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近7万辆,仅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0%,但在2023年,这一比例跃升至22%。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在开放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抓住绿色发展机遇,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目前,中国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竞争力日益增强。

  中国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引起了欧美等国的警惕。今年5月14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从25%提升至100%,动力电池关税从7.5%提升至25%,电池零部件关税从7.5%提升至25%。

  而早在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如今,靴子落地。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汽车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征收17.4%至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0%和38.1%的关税,对参加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未配合调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加征38.1%的关税。

  若中欧无法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临时关税举措将从今年7月4号起生效。而在临时关税生效之后四个月,欧盟将决定是否针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永久性关税。

  目前,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几乎未在美国开展实质性的销售。但中国向欧洲出口的电动汽车数量,却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48.2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占中国电动汽车总出口量的45.1%。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1—4月,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注册量仍同比增长32%,反映出欧盟消费者对中国高质量电动车的青睐。

 多家车企表达抗议

  对于欧盟对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欧委会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罔顾中国相关企业对有关调查的全面配合,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出畸高的补贴幅度,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是最大的“不公平”。欧方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此次被欧盟委员会点名加征关税的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三家企业,也是过去一年出口欧洲电动汽车数量最多的中国汽车企业。2023年,上汽集团在欧洲十三国的出口量为242861辆,吉利集团为22486辆,比亚迪为15976辆。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因公开拒绝向欧盟调查机构提供电芯关键成分配方,成为了“不配合企业”的代表,被课以重税。而在2023年8月,欧盟《新电池法案》开始生效。

  来源:上汽集团  来源:上汽集团

  6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称:“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上汽集团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全球消费者。我们坚信,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吉利控股也发表声明称,对于欧盟拟向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表示非常失望。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损害欧洲自身利益,同时也会阻碍中欧经贸的发展。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对欧盟此番加税措施表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加征关税将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同时也会损害欧洲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连锁反应: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对宝马集团来说,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

  梅赛德斯-奔驰方面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关注到欧盟发布的相关临时措施。梅赛德斯-奔驰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特斯拉则宣布从7月1日起,对在中国制造并在欧盟销售的Model 3 汽车价格进行上调,具体上调幅度尚未确定。目前,特斯拉是欧洲销量最大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德国官网在售的Model 3售价在40990欧元(约32.1万元人民币)至56990欧元(约44.7万元人民币)之间。中国市场在售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为23.19万元至33.59万元。相比之下,Model 3在德国的售价比在中国的售价高33%—38%。

 “全价值链出海”将是长远之策

  岚图汽车CEO卢放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制造的汽车目前在欧洲是具备竞争力的。“刚刚发布涨税,当地的用户、经销商还是毅然决然地下单买我们的产品,也就证明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

  但是,想要在欧洲取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全价值链的出海。“在欧洲的问题还是要解决,要在当地构建一个全价值链的岚图,当然,这可能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需要去摸索,就像当年大众、丰田进入中国一样,未来,中国企业会反向进入海外的很多区域市场,可能也会像当年的大众、丰田进入中国一样需要一个过程,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仔细去思考,如何把全价值链输出到当地。”卢放直言。

  卢放表示,岚图的出海不仅是欧洲市场,到2026年,岚图将基本实现欧洲国家全覆盖,完成在中亚、中东、中南美等市场的战略布局。“未来岚图要变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经营会变成全球的思考,不能因为欧洲市场的变化放缓全球化进程。”卢放说。

  上汽集团在6月13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正计划将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和绿色工厂引入欧洲,但没有详细说明该计划。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个月,该公司在欧洲市场交付了超过10万辆(含电动汽车在内)名爵汽车。

  欧洲宁波总商会会长、意大利中央政府中国事务特别工作小组成员李永平也表示,未来,中国汽车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向海外,还要在海外建厂。“核心原材料、核心零部件还在中国,至少可以把组装工厂也开到东欧去,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向世界。”

  作者:刘珊珊

(责任编辑:马常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电动汽车 电车 宝马 奔驰 进口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