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

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
2024年06月24日 05:54 齐鲁晚报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委会此举引发广泛担忧,欧洲多国政商界人士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不符合欧洲汽车工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将阻碍行业创新与发展,危及欧洲能源转型前景,最终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努力。

  欧盟以“反补贴”为名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招致欧洲政商界、学界等多方人士反对和不满。观察人士指出,此举严重扰乱和扭曲全球新能源产供链稳定,拖累欧洲经济复苏,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蒙上阴影。

  主笔 赵恩霆 整理

“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欧盟委员会前不久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路透社报道称,欧洲大陆的汽车行业几乎没有人支持欧盟对华征收反补贴税,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德国汽车制造商。

  “这是全球合作道路上的退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近日表示,欧盟宣称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其潜在危害远大于所谓益处。任何保护主义措施都会限制自由贸易,并带来贸易冲突风险,最终对各方造成损害。

  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表示,这是欧委会一个错误的决定。征税会阻碍欧洲车企发展,损害欧洲利益,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引发“以关税回应关税,以孤立取代合作”的连锁反应。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回应说:“如果任由保护主义抬头,将给各利益相关方带来消极后果。”该公司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只有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才能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欧盟此举是走了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欧洲消费者和绿色转型进程将是最大输家。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认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是“最糟糕的处理方式”,“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据德新社报道,哈贝克将于21日至23日访华,到访北京、上海和杭州,会见政商界代表以及德国和欧洲企业人士,议题包括贸易、气候保护和能源政策。这是哈贝克首次访问中国,据德方数据,去年德中双边贸易额总计超过2500亿欧元,占德国商品贸易总额的8%以上。

  报道称,在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背景下,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达成友好的解决方案将非常可取。”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说:“这(加税)对德国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对欧盟也没有好处。”

  “输家是市场参与方、企业和消费者。”在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主席迪尔克·扬杜拉看来,效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会导致德国汽车工业深受其苦。“没有一辆欧洲汽车没有中国零部件。我们的制造商也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税将伤及自身。”他说。

创新发展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任何产业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欧洲一些政商界人士指出,征税并非提升欧洲汽车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正是中国新能源车企与欧洲同行开展合作,促进了产业创新与发展。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相比保护主义措施,竞争更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交通电动化转型。中国车企通过不断提升本地化研发能力,为欧洲用户提供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已成为全球行业创新的典范。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奥拉·凯勒纽斯在德国“新制造世界”大会上致辞时指出,全球各大洲和重要经济体之间贸易往来频繁,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企业反对增加贸易壁垒。“我们要想想过去几十年欧洲是如何实现经济繁荣的,不是依靠封闭市场,而是靠开放市场。”他说。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表示,征收反补贴税并不利于提升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我们对自身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大众汽车正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包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德国的目标是实现所有相关方共赢。”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学会主席瓦尔特·多林指出,要有足够开放的心态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全球汽车业转型迫切需要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合作。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车内娱乐技术等领域也位居前列。他表示,德国需要与中国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以前德国工程师教中国人如何造车;如今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中国车企给德国车企带来很多启示。”

  据德国媒体报道,杜登赫费尔日前警告,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将给欧洲消费者和能源转型带来严重后果。他强调,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并非依靠所谓的补贴,而是在于中国庞大的工业部门带来的规模经济。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表示,欧盟决策者应把重点放在提高欧盟产业竞争力上,而不是依靠可能阻碍欧洲公司进入关键市场的保护主义措施。匈牙利国家经济部长纳吉·马顿表示,保护主义不是解决方案,应该支持合作和自由市场竞争。“我们不应该通过惩罚性关税限制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而应该支持和帮助欧洲电动汽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竞争力。”

破坏全球应对气变合作大局

  去年10月,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此次调查是在欧盟产业未申诉的情况下由欧盟委员会主动发起的,在欧盟贸易救济实践中非常罕见。欧洲多国领导人和产业界人士均表示,欧盟委员会的临时反补贴税措施不利于欧洲自身,不利于欧中贸易,也不利于欧洲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

  欧洲各界人士认为,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动汽车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助于降低技术成本,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更广范围应用。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而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

  “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良性竞争、促进产业迭代,进而改善整个行业发展态势,从整体来看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有很大帮助。”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监事会主席、大众汽车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说。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米夏埃尔·博尔希曼说,中国电动汽车在西方市场的份额约为10%,并未对西方电动汽车发展构成所谓威胁。一些欧盟领导人听从美国的指令,而没有衡量经济等方面的利弊。

  欧盟已提出计划到2035年前逐渐停售新燃油车。市场研究机构罗莫申公司汽车研究负责人威尔·罗伯茨说,欧洲消费者迫切需要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这对欧盟如期实现转型至关重要。

  作为非欧盟成员国,挪威是目前欧洲新能源车销售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多位官员表示,挪威不会效仿欧盟加税。挪威财政大臣特吕格弗·斯洛格斯沃尔·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加入欧盟行动。挪威外交部区域事务司司长韦比约恩·迪斯维克说,即使欧盟决定征税,挪威也不会追随。

  凯勒纽斯说,“加强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剂良方。”蔚来汽车表示,强烈反对用加税方式阻止全球电动汽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

  中国车企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去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仅此一项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全球面向绿色转型的发展浪潮中,没有一国能够独自前行。各国只有携手发展和合作,才能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愿景。”杜登赫费尔说。

     (资料来源:新华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欧洲 德国 欧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