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

杨丽萍: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
2024年06月24日 02:49 华西都市报

《屈子问天》亮相“奇妙游”

杨丽萍

《屈子问天》剧照。

将古琴舞蹈化。

  6月9日晚,云集了总导演杨丽萍、音乐总监谭盾等众多主创艺术家的原创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的片段舞蹈《屈子问天》,于端午前夕亮相河南卫视《2024端午奇妙游》,引发全网热议。在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里,《屈子问天》通过创新的人物服饰造型、独特的肢体设计与编排、舞美场景的安排以及回响在秭归上空的《橘颂》诵读声,深情致敬屈原,展现了“杨丽萍式”的东方美学。

一支舞

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

  “我很崇拜屈原,他是李白的偶像,也是我的偶像。”6月11日晚,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杨丽萍深情宣告自己对屈原这位浪漫主义“鼻祖”的崇敬之情。“以往人们纪念屈原,主要集中在他的家国情怀上,包括他比较悲愤的一面。其实我们阅读屈原的很多作品就会发现,他是个很浪漫的人,非常追求生活的自然。比如《离骚》里的那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问天》这部作品,就是杨丽萍对屈原最浪漫的致敬。

  “这支舞蹈实际上是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荆楚映象》以历史宏观的视角、以屈原著名作品为章节主题,画卷式地将楚式神话、楚式美学、楚式浪漫、楚人的家国情怀徐徐展开。整部作品极具“杨丽萍式”的东方审美,融合了戏曲、皮影、武术、木偶等丰富的传统艺术种类,以期让观众走进并爱上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楚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认识自己的国粹。”杨丽萍说,《荆楚映象》并非单一的舞剧或屈原传记,而是以屈原这一代表性人物为魂,引领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激发人们的传承意识。“屈原是楚文化里最具代表、最有个性的人物,他的《天问》《九歌》《离骚》《橘颂》等作品,无不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杨丽萍说。

  如在长诗《天问》中,屈原就提出了170多个问题,给杨丽萍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思考空间。“我们希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也能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创作出让观众既能欣赏到美,又能体会到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她说。

一张琴

是“觅知音”也是“弦外音”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开拓中华诗坛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屈子问天》中,舞者大朱(朱凤伟)用舞蹈的形式,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屈原。只见他“把荷叶制成上衣,把芙蓉集成下裳,高高的帽子耸在头顶,长长的佩带束在身上”,摇身一变,化身“屈原”。蝴蝶翩跹,“屈原”拨动琴弦。弹奏中,蝴蝶随琴音急徐而散聚,“屈原”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热烈的情感迸发着愤恨的胸臆。

  蝴蝶、古琴、舞蹈、音乐,恰如其分。“蝴蝶”这一元素的运用,就源自杨丽萍的亲身经历。“这么浪漫的画面,就是我小时候在蝴蝶泉边见到的场景。大理的季节一到,成群结队的蝴蝶就来了,能把一棵树包起来。我跳舞的时候,也真的有蝴蝶围着我,落在我身上。”

  将古琴舞蹈化,是杨丽萍创作这个作品的一大亮点,用她自己的话解释,这种创意既有“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感,又有“弦外之音”的寓意,“把屈原内心受到干扰、外界的不理解、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愤懑表达出来,而不单是抒情。”同时,《屈子问天》画面中托起古琴的蝴蝶,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既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也代表一种自由。视觉上的唯美,思想上的浪漫,还有《橘颂》的抒怀,以及对故土的怀念等,都呈现在作品中了。”

  被问及灵感来源,杨丽萍的回答非常简单:积累。“像我年龄都已经六七十岁了,积累到这个时候,就更有一种很深邃的角度,把这些呈现给观众,观众就能感受到你的表达。我们的编排要让舞蹈更丰富、更饱满、更全面、更生动地把人物表现出来,而且必须是自己国家的审美。像《屈子问天》,我们尽量把传统文化吸收、化用,去寻找人物的灵魂。”

  于是,我们看到《屈子问天》中大朱饰演的“屈原”,时而鸿影翩飞,在竹林山谷中,尽释《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时而纵身一跃,于天际处,相遇《九歌》中的东皇太一;时而与火共舞……最后,他伤于楚地,坠入江水中。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当岸边灯火亮起,人人手捧橘灯,深情吟唱《橘颂》中他对理想的坚定追寻时,怀念的声音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上空回响……

一颗心

跟古老灵魂对话提升自我

  从2024河南春晚中火爆“出圈”的《龙舞》《凤鸣朝阳》,到《2024端午奇妙游》里美轮美奂的《屈子问天》,杨丽萍始终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入探寻。回顾《屈子问天》的创作,她感慨道:“这次的制作时间非常短,从决定到最终呈现,只有不到20天。”

  跟平时的舞台排练、表演不同,亮相荧屏的《屈子问天》需要结合镜头语言,再次进行精心的编排和组合,并力求在短暂的时间内呈现出屈原的浪漫情怀和深邃思想。杨丽萍除了编舞还要把控舞台各个方面,如肢体设计的形式感、古琴演奏的独特感、蝴蝶起舞的灵动感等,跟舞蹈主题和内容相呼应。

  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的杨丽萍,还会敦促大朱练古琴指法。“古琴本身就是我们的古老乐器,但在这段舞蹈里,古琴不单是乐器,它是一种抒情的介质、一个载体,一种中国古老的艺术方式。我们这次做法是有点高雅,把古琴舞蹈化,但古琴和舞蹈家怎么融合是很有难度的,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感觉。”

  于是,观众看见了“杨丽萍式”的楚式美学。杨丽萍另一部备受好评的舞剧《十面埋伏》,就将京剧的唱、武术的气、现代舞的魂与古老的琵琶完美交织。

  然而,看似丝滑、顺畅的舞蹈背后,是演员一遍遍排练的艰辛。“真的很难,演员们排了一遍又一遍,经历了反复打磨、各种伤痛,每天筋疲力竭。等直播结束后,大朱抱着我痛哭,这其中的苦和难,只有我们知道。”《屈子问天》播出那天,杨丽萍更新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为了用古琴来表现这段舞蹈,可难坏了我们:首先,我们加入了两个琴童,用三人舞的形式,这是肢体编排上的创新;其次,在古琴的演奏上,我们用舞蹈的方式来表现,使得它更特别。大朱更是用心揣摩了古琴的指法,用他飒爽的舞姿演绎了一个用琴抒怀的屈原。大朱已经尽力了,你们觉得呢?”

  接受采访时,杨丽萍也特别点赞、认可舞者大朱的表演,“年轻人去演绎、去跟古老灵魂对话,不单要塑造这个角色,还要学习人物的精神,这也是我一直跟大朱聊的。我们现代人要学习古人给予我们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内心、让我们整个人提升、觉醒。”

  舞台剧《荆楚映象》将于2024年7月12日在湖北武汉琴台剧院进行首演,随后开启全国巡演,在各地刮起一股“荆楚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图据受访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杨丽萍 屈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