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年06月24日 01:36 兵团日报

●杨宝仁 李宝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浸润,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汇通融合,源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强大激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未曾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最深厚的底蕴和最突出的优势,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更加广阔深邃的文化空间、更加宽阔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充分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充满生机活力的人间正道和康庄大道,意气风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秉持开放包容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征程上,只有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贯通起来,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的天下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系列理念主张的思想之源、行动之脉,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现代文化视野、现代文明价值诉求,使中国式现代化在包容四海中汇聚百川之力,在兼收并蓄中交流互鉴发展,以深刻的大发展观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知常变者赢,善创新者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才能把准方向,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必须坚守的文化价值追求。守正,守的是正道、正气,就是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新,创的是表达形式、方式,就是要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一方面,必须坚持守正的正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七个着力”,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在革故鼎新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在推陈出新中激扬中华文化新活力,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激发创新的锐气。只有以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才能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积极探索并打开通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空间。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支撑,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智慧源泉。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党委宣传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