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游”运河

一部手机“游”运河
2024年06月23日 22:51 新京报

4月19日,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通州区第一家也是北京中轴线以东第一家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和游客见面。

景区为千年大运河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游客看来,大运河是古老的,但景区非常科技智能,很多活动也很潮,可以沉浸式游运河。景区开展智慧化创建工作,借用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遗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厅,实现了一部手机“游”运河的独特体验。

6月12日,游船驶过北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6月12日,游船驶过北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三庙一塔”景区述说运河文化

作为集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线型”景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起五河交汇处源头岛,南至甘棠大桥,全长12.1公里,以大运河为轴线,覆盖河道两岸的生态绿化带,囊括7.23平方公里,包括2.5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景区拥有“三庙一塔”、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核心景点。

2018年,通州区正式启动5A级景区创建,对标文旅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从基础硬件、文化挖掘、生态质量三个类别,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八个方面,对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持续开展整体提升改造,塑造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

自此,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经历了一场华丽蜕变。

在通州,燃灯塔凭借“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诗句广为公众知晓。通州处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的始点,漕运兴盛,来来往往的航船和行人看见燃灯塔或塔影,就明白前方是通州的码头。“三庙”分别指儒家的文庙、道家的紫清宫、佛家的佑胜教寺,儒释道相邻的建筑格局是中华文化包容与融合的体现。

在“三庙一塔”景区,修葺一新的文庙泮桥首先映入眼帘。由于是文物,过去,桥上罩着玻璃罩,游客只能透过玻璃观察泮桥的基座。这次修缮从基座上恢复了泮桥,恢复蓄水功能,实现桥上通行。修缮还按照历史制式,恢复了文庙历史格局,修补了景区文物建筑的墙体、台阶、瓦片和门窗等,对油漆彩画进行除尘翻新,归整佑胜教寺院门,并重砌了紫清宫院墙。

这里也是游客了解运河文化的首选之地。三根被打捞上来的粗壮的运河皇木作为展品,诉说着深厚的运河文化。皇家建筑木材需由南方采伐,经运河输送到京城,因此在运河畔开设着许多“皇木厂”。明万历三十五年,大运河发大水,堤岸被冲决,皇木厂中的木材顺流而下,沉入运河河底。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管道修建、河底清淤等运河小型施工中,一共打捞上来十余根皇木。由于处于泥浆包裹、水底无氧的环境,这些皇木仍保留着400多年前的模样。它们的存在也印证了“漂来的北京”这样一句老话。

借用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遗产

刘玉成是通州的“土著”,在他的记忆中,以往的“三庙一塔”古色古香,是通州居民身边的公园。如今,修缮后的古建筑群红墙灰瓦,更加恢弘大气。升级5A后的景区也正在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在景区新设立的“北运河非遗传习所”,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多个非遗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游客进行展示,刘玉成也带着燃灯塔铜铃复制品来到了这里,向兴致勃勃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述运河故事。

燃灯塔塔檐悬挂了2248枚铜铃,每当遇到四级风,铜铃便会发出朗朗悦耳的铃音,时常有游客绕塔盘桓,欣赏塔身精美的砖雕。“1985年,我师傅、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铜张派第四代传承人李万祥曾经参与了燃灯塔修缮,目前塔上有1000多个铜铃就是我们青铜器厂制作的。”发出清脆响声的铜铃以文创品的形式走近游客,燃灯塔成了最具活力的文化IP。

5月27日傍晚,北京通州,燃灯塔塔檐边的铜铃随风摇曳,燕子绕其飞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5月27日傍晚,北京通州,燃灯塔塔檐边的铜铃随风摇曳,燕子绕其飞行。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在科技的加持下,古朴的燃灯塔正焕发新活力。去年元宵节,夜色中,这座大家熟悉的地标被灯光秀点亮,绚丽的塔身上,孔明灯升起、古代运河场景依次展现,AI水兽将燃灯故事缓缓道来。

除了“三庙一塔”景区,西海子公园(葫芦湖景点)、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也是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景点。这些点位通过水路、陆路串联在一体,游客既可乘船游览,感受微风拂面,也能漫步骑行,徜徉于绿野葱茏中。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说,景区开展了智慧化创建工作,梳理大运河沿线的古遗迹、民俗生活场景和生态文化等历史文脉,借用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遗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厅,实现一部手机“游”运河的独特体验。

在游客张平看来,这个免费的5A景区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大运河是古老的,但景区非常智能化,很多活动也很潮,沉浸感很强。”

去年,首届“运河有戏”演出季在副中心大运河畔开幕,开心麻花团队首发亮相登上“运河游船剧场”。在西海子公园举行的运河文化时尚大赏上,沉浸式游园、国风市集等巧妙地将《红楼梦》的元素点缀其中。

“河冰初解水如天,万里南来第一船。”在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三月初一,第一批搭载着漕粮的漕船抵达通州张家湾码头,运河边都将以“开漕节”祈求太平。4月19日,“开漕节”热闹开幕,市民游客前来体验运河沿线的非遗文化传承、品尝南北方的特色美食。“运河有戏”“运河非遗”“运河味道”等活动轮番上演。

马拉松、自行车赛事,飞盘、小轮车等潮流时尚体育活动,桨板、皮划艇、动力冲浪板等水上运动……动感十足的体育活动为波光粼粼的大运河注入了新活力。

北运河游船再现当年漕运风采

在古色古香的游船上欣赏韵味十足的京东大鼓、在微风习习的甲板上欣赏古今同辉的运河风光……刘国宽运营着大运河景区内的几条游船,“这里有咖啡船、餐饮船,咯吱盒、毛鸡蛋等通州特色食品特别受欢迎。”他说,一些公司选择乘船团建,餐饮船也会根据游客需求定制京东大鼓、古琴等演出。

5A级景区的文创主题游船、曲艺主题游船、音乐游船和多家美食餐厅激活了水岸夜经济,也为游客夜游运河增加了丰富的体验感。

景区的游船是北运河游船的缩影。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它让通州区增添了一条蜿蜒旖旎的玉带,也为市民增添了惬意的滨水空间。2019年10月,北运河实现从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河道的正式通航;两年后的6月26日,从甘棠闸至市界全长28.7公里的河道实现了旅游通航,再现当年漕运风采。2022年,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并实现了京冀段旅游航道互联互通。

北运河游船线路分为大运河水上观光游船、南线画舫观光船线路和大观楼码头线路,从今年“五一”假期开始,北运河还将开启常态化夜航运营,每晚3班夜航游船,让市民在下班之后也可登船赏景。

每条线路包含不同的特色景观,比如大运河水上观光游船从二号码头出发,沿途经北运河上六座大桥,景点有运河奥体公园、十七座城市亲水平台、大运河森林公园、观景阁、漕运码头等。南线画舫观光船线路则是从柳荫码头,经橡胶坝、观景平台,再返回柳荫码头。

“现在不少市民、游客体验北运河游船,还有不少包船,看着北运河受到那么多朋友的欢迎,我们水务工作者打心眼儿里觉得自豪。”北运河管理处党务办公室主任汪丽丽说,北京市正在建设花园城市,未来的北运河将在这座大“花园”开放更多的亲水空间,让市民尽享滨水乐趣。

声音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

“做好5A创建成功的后半篇文章”

绿色,是副中心鲜明的底色;生态,是大运河最美的成色。本次5A景区创建提升在依托运河两岸风光、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以大运河为脉络,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文化景观长廊,促进环境和风貌整体提升。

5年的创建过程,让大运河实现了从“公园”到“景区”的蜕变,从“公共游憩场所”到“文化旅游场景”的飞跃。作为景区的管理者,我们除了在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大方面对景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更是从智慧化、文化性等方面入手,旨在为游客提供更为人性化、便捷性的服务。千年文脉、奔涌不息。我们要做好5A创建成功的后半篇文章,一张蓝图绘到底,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工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吴婷婷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杨许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运河 大运河 北京市 旅游景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