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防药物滥用“组合拳” 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打好防药物滥用“组合拳” 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4年06月23日 07:09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6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惩治涉麻精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典型案例,昭示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依法严惩的一贯立场,教育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远离滥用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意识。

今年6月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国家禁毒办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2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5.9吨,同比分别上升 12.6%、21%、18%。

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稳中有进、毒品问题总体可控。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我国禁毒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比如,吸毒群体转向更易获取、价格较低、效果相近的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替代滥用,依托咪酯滥用问题尤为突出。

此次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向未成年人贩卖致幻电子烟的案件:犯罪分子刘某永多次非法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弹给杨某茵(未满18周岁)等人,并在其出租屋内分别容留杨某茵、杨某娟(未满18周岁)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最终,法院认定刘某永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最高检发布这一案例,不仅明确了犯罪适用标准,为各级检察机关今后办理类似案件提供有力指导,也是向不法分子再次敲响警钟:心存侥幸、罔顾法律者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大量案例表明,不法分子往往宣称成瘾性物质“安全无副作用”,以“合法兴奋剂”“草本兴奋剂”为幌子,编造“偶尔吸一两次不会上瘾”等谎言误导受害者,且常常伪装在电子烟、糖果、饮料中进行售卖,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少数青少年因为经不住诱惑,从酒精、含尼古丁香烟等“入门药物”开始接触成瘾性物质,进而欲罢不能,沉迷于毒品带来的幻觉之中无法自拔,导致无心学习或工作,最终毁了美好人生。

各地在持续开展“清源断流”,深入推进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的同时,还需强化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制毒高危场所排查整治工作,严密制毒物品管控措施,严防可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持续推动禁毒工作走深走实。

推动禁毒工作走深走实,还需以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国际禁毒日”活动为契机,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推进禁毒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网络“五进”工作,更广泛地向社会披露典型案例,造浓全民禁毒氛围,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尤其是要深入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危害,牢固树立“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不断增强反毒防毒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广大青少年要积极争做禁毒工作的践行者、志愿者,涵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主动学习国家禁毒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防毒、禁毒相关知识,牢牢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各地和相关部门应持续创新完善毒品治理体系,着力打好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组合拳”,筑牢新时代禁毒“铜墙铁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更坚实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禁毒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