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学习红色文化 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培训活动走进红旗渠 追寻红色记忆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学习红色文化 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培训活动走进红旗渠 追寻红色记忆
2024年06月22日 16:16 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6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玉芳)6月20日上午,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学习红色文化 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培训活动走进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参观学习。仲夏时节,红旗渠景区绿树成荫,荷花盛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络绎不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坚强决心,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巍巍太行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将漳河水引向林州大地,为林县铺开了一张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这里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因此被林州老百姓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建设历时近10年,前后近30万人上山修渠。面对当时缺少技术人员、粮食不足、资金短缺三大现实问题,林县政府和人民凭借着“高举红旗前进”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勇气克服困难开山建渠,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进入红旗渠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个个实物,一行行文字,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场景。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询问,深入了解了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开凿过程、重要意义和新时代的林州风貌。“铁姑娘队”的巾帼英姿,“凌空除险”勇士的英勇无畏,深深打动着每个人。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迈步于红旗渠风景区,一条长长的石板路通向远处,渠内水流涛涛向前,一旁的雕塑与石碑沉默不语,却早已道尽历史的足迹。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杨贵红旗渠。胸怀天下凌云志,双手开出人民福。”

“十年凿一渠,世界八大奇。林县好儿女,个个是大禹。十万人参与,建渠过千里。穿石过绝壁,太行托渠起。愚公移山志,林州换天地。从此不缺水,粮丰人民喜。”

参观完红旗渠,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一行被当地政府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韧意志和锲而不舍追梦圆梦的故事所打动,纷纷作诗感怀。

“长渠千里,流淌的不仅是希望,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在参观中思考,在感悟中升华,大家一致表示,将深入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旗渠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当好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甘肃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