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万亿之城,要起飞了?

新晋万亿之城,要起飞了?
2024年06月21日 21:0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低空经济已经“热得发烫”,颇有当年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势。当各大城市还在争相入场时,一座城市已经悄然跑在前头

这回,又是常州。

为什么说“又”?当汽车产业格局激变,常州成功闯入新能源汽车头部城市阵营。

很大程度上,常州的强势逆袭,倚赖的是全国独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凭借“发储输用”产业生态闭环,常州将目标锁定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好巧不巧,时下火热的低空经济,与新能源汽车的上游环节可以说是“同根同源”,这让已经完成新能源全产业链闭环搭建的常州,又可以迅速切换赛道。

图片来源:常州奔牛机场官方网站图片来源:常州奔牛机场官方网站

眼见这边新能源汽车价格跌宕起伏,常州转身投入那边的低空经济。掌握了“动力”话语权,2023年刚过“万亿”的常州,又要起飞?

手握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很长,所以城市参与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的方式也分很多种。

比如造车,西安产比亚迪,上海产特斯拉,合肥产蔚来。比如造电池,宁德时代发端于宁德,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将总部设在常州。比如提供生产电池的原料,青海有盐湖,宜春挖锂矿,鹤岗供石墨。还有产业配套,苏州打造智能网联试验场。

站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上,大城市产业升级,小城市逆天改命。2023年刚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常州,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强劲增长氛围中的一座逆袭之城。然而,常州“榜上有名”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中游新能源的造诣。

当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快速提高,汽车行业从以往的“得发动机者得天下”,逐渐演变为“得动力电池者得天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一度占全车成本近半。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常州的优势在于,工业装备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基础雄厚,为动力电池的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声不响,常州就靠着新能源产业,即动力电池环节,扼住了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咽喉:

常州不仅拥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天合光能这些总部型链主企业,宁德时代、理想、比亚迪、贝特瑞星源材质等国内超70%的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均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有4家落户于此。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达到3440家,居全国首位。

动力电池产业链有32个主要环节,常州聚集了其中的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

动力电池产销量分别为87.3GWh和96.9GWh,居全国首位。常州动力电池年产值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江苏省的三分之二,是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全球10%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的电池都是由常州生产制造的。

在这一领域,常州还曾吸引了国内顶尖的动力电池科研单位落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与此同时,近4年来,全市新能源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0%,动力电池领域专利数全国第一。

如果从空间维度来看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度,下辖的溧阳市,更是提出“一块动力电池的3公里产业圈”的概念,构建全国县域规模第一的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一家落户常州的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曾谈到,常州完整的产业链,让企业无论需要智能装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还是隔膜,基本都能实现本地化配套。

切入低空经济

一块电池,不仅能安在汽车上,也能安在飞机上。

以落户常州的中创新航为例。公开报道显示,他们的动力电芯应用在广汽埃安、小鹏、零跑等车型上。

最近的消息显示,全球首个电动垂起飞行汽车——小鹏汇天飞行汽车X3试验样车成功首飞,为其提供动力的还是中创新航。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一个有着航空器外观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叫它‘飞行汽车’。”沃飞长空CEO(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家郭亮有个统计,从供应链角度看,eVTOL零部件有70%-80%与新能源汽车重合;另外20%是传统航空器用到的高可靠性、昂贵的零部件。

而在研发eVTOL产品的过程中,“与其说是技术创新,不如说是工程实现”。郭亮谈到,“因为现在飞机上用到的所有的技术,都在每一个阶段不同的几个方向经历了数十年的、持续的研究。只是说新能源的产业革命,带来了把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机会”。

所以,在抢滩低空经济这件事上,动力电池依然重要。西部一城市的政府基金管理人透露,布局低空经济,他们的创投资本目前只投资了一家做无人机动力电池技术攻坚的企业。

电池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革命,同样的,电池也是推动无人机,尤其是eVTOL产业化加速的关键。常州再一次以动力电池为切口,竞逐低空经济万亿赛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然,发展低空经济,常州不只电池。有统计显示,目前常州正常经营的无人机相关企业共250家左右,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以内的仅16家,约52%的相关企业是集中在2015年至2019年间涌入的,涉及领域包含电池、航电、飞控、机身结构与内饰、基础设施等,几乎覆盖低空产业全链条。

不久前,中联航空在直播间里卖直升机。据介绍,他们造的飞机,从一枚螺丝钉,到一个旋翼片,生产一架轻型直升机所需要的6000多个零部件,一半以上都在常州生产。

从空间来看,溧阳再次刷新存在感。早在2015年,溧阳别桥镇就超前规划了溧阳无人机产业园和国内第一个无人机特色小镇,2018年,被列为江苏省唯一、国内第一的无人机特色小镇。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与火石创造联合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在全国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30城中,常州排在第21位。

新能源之都

对于因动力电池乘势而上的常州而言,日渐逼近的产能过剩危机亦值得警惕。

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2023年,迈入“万亿之城”行列之时,常州新能源产业“功不可没”:全市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产值超7680亿元,增长15.0%,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

2024年1-4月,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增长2.5%,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只有19.9%,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1.4%。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新华社

很明显,常州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受到外部形势的影响。更有多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主要电池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需要3000万辆电动汽车才能消化,过剩已尤为明显。

“新能源是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常州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指出,“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锂电池产业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

不过,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无人机,对于常州而言,都规划为新能源的应用场景。这座城市想要的,不是单一的“动力电池之都”或“锂电之都”,而是“新能源之都”。

“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变压器制造,本世纪初光伏产业全面发展,2010年左右动力电池加快起步。”年初一次采访时,常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将常州的新能源发展史往前追溯了70年。

从光伏产业开始,到储能环节、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以及应用、传输,常州想要的更多,规划了“发电、储能、输送、应用”完整的产业闭环。

如今,常州发展新能源更得到了省级层面的支持。

今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

文件指出,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形成新能源产业品牌和城市品牌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格局。

从政策的表述来看,江苏把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提升到了省级战略高度。

于是,常州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开拓新的赛道。继光伏、锂电、变压器之后,提出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引导氢能产业的全链发展、开展船舶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的技术研发等等。

没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是好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