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智能化”添力 “智改数转”促产业升级焕新——四川“新型工业化观察”之二

【财经分析】“智能化”添力 “智改数转”促产业升级焕新——四川“新型工业化观察”之二
2024年06月21日 21:12 中国金融信息网

新华财经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李唐宁)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是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叠加倍增作用的“放大器”。记者近日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四川站调研中看到,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一批传统的四川制造企业转型迈出新步伐,借助“智改数转”实现提质增效,并辐射带动行业性的数字化升级焕新。

传统优势制造业升级焕新

提起长虹,很多人的印象是一个曾经辉煌的电视机品牌,但走近长虹后,就会感受到这家企业的巨大变化和活力。

作为四川绵阳的代表性制造业企业,长虹控股集团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19个全球研发中心、22个全球制造基地,创新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 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服务超5亿用户。

“长虹现在是以制造为主体的科技型企业。” 长虹控股集团党委委员、长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杨秀彪说,长虹基于自身产业特点,发挥技术与制造优势,聚焦关键部件制造、整机制造,对全球范围内22个制造基地、65 个制造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建成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8个行业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智改数转”。

四川长虹杰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经过自动化生产流程后,一节节高倍率圆柱锂电池在这里下线。杰创锂电工艺质量部长马超告诉记者,当前该产线每分钟可生产锂电池200只,产品广泛应用在电动工具、家用吸尘器、园林工具、电动自行车、低速车等领域。

乘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浪潮,长虹在2017年建立AI实验室,并通过自主研发的AI技术,融合训练大量专业模型,构建出了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云帆。长虹AI实验室主任展华益对记者表示,在智慧家居领域,长虹AI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声纹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已在长虹系列家电落地,“它可以通过硬件层自身所带的或其他物联设备的传感器,来感知用户和用户环境,支持语音、手势、人像识别等多模态交互,真正实现‘超级交互’。”

华丰科技AI智能检测生产线华丰科技AI智能检测生产线

不仅如此,长虹还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智能检测领域,研发的5G+AI高速连接器全自动外观检测系统在旗下的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线使用。“它实现了对连接器15个面30余种缺陷的全覆盖检测能力,检测准确率超过99.98%。原来需要七八个人做的工作,现在一套设备就能高效、精准完成。”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国介绍。

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崭露头角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成都发力相关产业链,自2021年以来已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这一方面,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成为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展示窗口。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厅

在展厅内,各类机器人模型正进行动态展示,访客可通过点击交互式显示屏了解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在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使用实验室里配备的先进检测设备测试机器人的性能极限和应用场景适应性;在教育与培训区,学员们正与机器人进行全方位互动,了解最新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理论知识。

记者在产品展厅看到,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台白色机器正在进行操作展示。它可以流畅地完成指定位置抓取、移动、放置的动作,且移动迅速。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有速度、精度、负重三大优势。比如该公司生产的CRP-RH26-210,能够抓取重达210公斤的物品进行操作,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了0.06毫米,“这是人类徒手无法做到的。”

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何阳介绍,截至目前,该创新中心已投用智能制造设备300余套,涵盖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中试孵化和产教融合等多个平台,融合了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工业软件、物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技术。

除了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也已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绵阳造”的“天链人形机器人T1”日前亮相2024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凭借高度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引发关注。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天链告诉记者,天链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71个关节自由度,其灵活度远超普通机器人,且全部核心零部件已经实现自研自产。

多举措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今年初,四川提出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预计到2027年,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将突破90%,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通过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推动超40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成功培育两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智能制造就绪度达20.2%、居全国第四。

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支持。今年以来,绵阳市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把脉问诊”摸清企业需求,对全市1417户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宣传发动、专题培训、免费诊断全覆盖;引进华为、腾讯等数字化转型服务商20家,建设华为“智改数转”赋能中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中心,推动长虹、九洲等龙头企业聚合14家数字化服务企业成立服务商联盟。

建强“数智”生态,绵阳依托全国“千兆城市”试点等,已建成智能工厂30家、数字车间60个、数字化生产线230条,长虹、九洲、铁骑力士获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智改e点通”“数转e点通”等专项金融产品,目前已投放资金6.5亿元助力“智改数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以“科技”命名的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形成以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为基础,涵盖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AI算法、软件平台、整机应用、系统集成在内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据介绍,下一步,四川将全力推进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工作机制、政策支持、人才支撑及金融服务方面统筹发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编辑:尹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