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座城,有千万种理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兰州站)活动侧记

爱上一座城,有千万种理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兰州站)活动侧记
2024年06月21日 19:42 中国甘肃网

  六月的兰州,宛如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悠然自得,使人神清气爽。在这明媚的时光里,黄河岸边迎来了一群别样的旅者——来自五湖四海的网络红人与媒体记者。他们纷纷踏至这片热土,共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甘肃行之旅,深入领略兰州的别样风情与万千气象。

  他们徜徉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用心去触摸每一片砖瓦的厚重,聆听每一声鸟鸣的欢愉。兰州的山川壮丽、文化深厚、美食诱人,无不让他们为之动容,为之赞叹。他们用镜头捕捉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美景,用文字书写着每一次心灵的震撼,将兰州的魅力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卡新地标感受城市美好

  6月17日晚,璀璨的星空之下,众多网络名人不约而同地聚集于兰州的璀璨新名片——黄河楼。这座巍然屹立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黄河之滨的宏伟建筑,不仅是兰州市弘扬黄河文化的璀璨瑰宝,更是一个集文化展示、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殿堂。

  在黄河楼的十四层,名人们有幸聆听“老年艺术团”深情演绎的兰州鼓子《卖花郎》,那激昂的鼓声与动人的旋律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们还在方言墙旁,领略了兰州方言的独特韵味,仿佛穿越时空,与这片土地上的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黄河楼

  更令人惊叹的是,非遗传承人张伟老师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刻葫芦技艺和兰州剪纸艺术,让名人们亲身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是兰州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

  当夜幕降临,网络名人们登上黄河楼的十六楼观景台,俯瞰整个城市。只见黄河如一条璀璨的玉带,穿城而过,灯火辉煌的城市与宁静的河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网络名人们被这壮观的夜景深深震撼,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

黄河楼

  大鼓楼这位网络名人更是感慨万千:“我曾以为兰州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缺水的城市。但今天,当我站在这里,目睹了兰州的壮丽景色,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片面。黄河在我脚下奔腾而过,那种壮阔与力量让我心潮澎湃,仿佛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命力与活力。”

  在黄河楼的多个展厅内,名人们还深入了解了兰州的非遗文化和城市发展故事。那些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让他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气息。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兰州之行让他们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探秘科研新天地

  18日清晨,阳光透过树梢,为兰州大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此刻,网络名人采访团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片科研的沃土,开启了探秘科研新天地的旅程。

合影

  一踏入兰州大学的校园,采访团成员们仿佛被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所吸引,步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创新的世界。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科研的魅力和力量,感受到了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他们分成两组,参观了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的四个实验室。在这里,他们聆听了科研人员关于航天、核技术等领域的精彩讲解,感受到了科技前沿的无限魅力和挑战。其中,中心副教授刘军涛所介绍的缪子成像技术更是让采访团成员们大开眼界。这项技术竟然能够给西安城墙做CT,为保护历史文物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在植物界耕耘多年,拥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和众多成就。然而,在参观完实验室后,他仍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感慨地说:“我从未想过,核技术竟然还能如此应用于古城墙的保护。过去,我们总是将核技术与原子弹、氢弹、核电站等联系在一起,如今看到它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保以及荒漠化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聆听红色故事 感知伟大时代

  随后,网络名人一行庄重地踏进了八路军驻兰办事处,那里回荡着激昂的红色故事,诉说着一个时代的伟大传奇。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嘉宾们怀揣着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原状陈列展览》等主题展区。512张历史图片如同时间的碎片,拼凑出那段峥嵘岁月的辉煌与艰辛;139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先烈们的英勇与坚定。仿佛一瞬间,嘉宾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当年中华民族的抗日历史洪流中,那份震撼与感动,久久不能平息。

  在办事处那古朴的小院中,一位退役军人李凤鸣正声情并茂地向一群小学生讲述着那段红色的历史。他的故事如同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许多名人和嘉宾也纷纷驻足聆听,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动人的瞬间。此时,一位身着汉服的网络名人皮卡晨小姐姐款步上前,采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军人。军装与汉服的交融,形成了一幅独特而令人难忘的画面。

  现场嘉宾纷纷表示:“这样的红色教育意义深远,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先烈的英勇事迹永远熠熠生辉。”

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

  在兰州办事处的尾厅,一面巍峨的烈士墙肃然矗立,上面镌刻着2998名甘肃籍抗日阵亡将士的英名。随着工作人员略带沉重的讲解,这些英雄的名字一一映入众人的眼帘。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庄严肃穆,大家默默注视着这些名字,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和哀思。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日涵也在此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深情地说:“以前提起兰州,我总会想到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但这次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里的历史红色文化同样厚重而深邃,值得每一个人来亲身感受和学习。这次历史文化之旅让我深受触动,对兰州的敬意和感情也愈发深厚。”

金城十二面“面面俱到”

  一碗面,是兰州的魂;一条河,是兰州的脉。两者交织,构成了这座城市恒久不变的魅力。6月18日11时,在温暖阳光下,网络名人们纷纷踏入“一碗兰”牛肉面馆,探寻那份只属于兰州牛肉拉面的神奇魅力。

  正值午间,店内外熙熙攘攘,人潮涌动。而一进入店内,那热腾腾的牛肉拉面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将整个灵魂都温暖了起来。马师傅站在台前,他的双手如同魔法师一般,灵巧地展示着兰州十二道面的制作工艺。一拉一甩,行云流水,不过转瞬之间,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大”便已下锅。

  这精湛的技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网络名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摄像设备,将这一幕幕精彩瞬间定格成永恒。他们好奇地询问着小麦的来源、拉面的速度以及最受顾客欢迎的面型等问题。在马师傅的耐心解答下,他们对兰州牛肉拉面的了解愈发深入。

网络名人皮卡晨正在学习如何制作兰州牛肉拉面

  随后,在专业师傅的指导下,嘉宾们亲自体验了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揉面、拉面,感受着面团在手中的变化。当一碗碗香气四溢的牛肉拉面呈现在眼前时,他们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品尝之后,更是对兰州牛肉拉面的美味与精细赞不绝口,认为这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兰州人民智慧的结晶。

  网红博主行者风雷在品尝了空心“牛大”后更是赞不绝口。他说,每一家兰州牛肉拉面馆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如同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魅力。他希望原汁原味的兰州牛肉拉面馆能够开遍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份来自兰州的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更是荣幸地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对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的极高认可与赞誉。如今,在兰州这座古城中,已有1500多家牛肉拉面店面遍布大街小巷。它们如同城市的血脉一般,滋养着每一个热爱美食的人。

  而“金城十二面”更是兰州牛肉拉面的骄傲与象征。这十二种面型各具特色,口感各异,但都凝聚了兰州人民的智慧与匠心。无论是清爽的汤底、筋道的面条还是丰富的配料,都让人回味无穷。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等词汇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独特标识。

  让我们共同期待兰州牛肉拉面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来自兰州的美好与魅力。

近距离感受黄河壮阔安澜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视察时盛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已经成为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极大地激发了兰州人民的发展信心与自豪感。

  保护黄河水质、讲好黄河故事、发展黄河经济。近年来,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建设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都市会客厅,努力把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

合影

  整个风情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廊、树伴流水”的美丽风貌,仿佛日落西山霓灯亮,天边魔兰又多彩,黄河之水天上来,倾城之恋美人间的绚丽风采,被中外游客和兰州市民誉为兰州市的“外滩”。

  在兰州市黄河河道管理站站长讲解完黄河生态治理相关情况后,军事评论名人岳刚老师关怀地问起黄河水量、水质的相关问题。

  此外,网络名人们还近距离感受了黄河的壮阔安澜。在黄河铁桥前仔细倾听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何威介绍兰州旅游的现状;在黄河母亲雕塑前,他们驻足欣赏,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兰州人民的母亲河情怀,全体名人一并喊出“漫步黄河边,邂逅兰州美”,定格此刻的美好。

抚简阅史看见古人智慧

  下午四时,网络名人们踏入了甘肃简牍博物馆,仿若穿越时空的旅者,抚触简牍,翻阅历史,探寻古人的智慧之光。甘肃,这片被誉为“简牍之乡”的土地,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瑰宝。历代简牍多达六万五千余枚,其中近四万枚珍藏于这座博物馆内,它们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出泱泱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

  嘉宾们在这艺术的殿堂中,感受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他们分成两组,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交错穿梭于二楼和三楼的展厅之间,沉浸式地领略古人智慧的魅力,深入了解简牍文化的内涵。

  文化类博主文创客被简牍深深吸引,他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他感慨道:“甘肃发现和出土的历代简牍数量庞大,简牍上记载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如同古人的日记本,为我们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字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他相信,通过建馆收藏、数字化技术和文创产品等新的保护传承方式,简牍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网络名人胡莎正在伏案挥毫

  随后,网络名人们在一楼序厅沉浸式体验“写简牍”的乐趣。文创客、皮卡晨、胡莎等一众名人纷纷伏案挥毫,他们拿起笔,蘸着墨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简牍的世界中。笔下流淌的不仅是墨水,更是古老文化与现代气息的交融碰撞。仿佛在这一刻,我们穿越时空的藩篱,置身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感受着那份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

乘船夜游黄河,观看黄河两岸夜景

  在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晚餐后,采访团来到活动的最后一站,乘车前往黄河风情线,夜游美丽的黄河。

网络名人皮卡晨与夜色干杯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黄河之畔已是另一番光景。水波粼粼,灯火辉煌,黄河宛如一条璀璨的玉带,将沿岸的华彩一一串联,宛若星河璀璨,落入人间。桥梁如道道霓虹,横跨两岸,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水、楼、山、船,还有那长堤上垂柳依依,共同拉开了夜的序幕。

黄河夜景

  古人曾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夜,我们乘游船穿梭于黄河风情线之间,领略其百里绵延的壮丽景色,别有一番风味。品一口“放哈”奶茶,饮一杯三炮台,仿佛能感受到那浓郁的人间兰州味道。网络名人们在此间游船上,尽情体验着“西北高楼歌舞夜,梨花满地月空明”的金城景韵,沉醉其中。

博主胡莎乘坐黄河游船

  博主胡莎在游船上感慨道:“早逛黄河楼,午吃牛肉拉面,夜游黄河……回到北京后,我一定会将这条充满魅力的兰州旅游路线分享给朋友们。”她眼中闪烁着对兰州的热爱与赞赏,认为这座城市既厚重又充满活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游玩方式。

  经过两天的忙碌与探索,我们终于在夜幕下结束了兰州之旅。从黄河楼的远望,到牛肉拉面的午间味蕾盛宴,再到此刻的夜游,每一步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兰州的厚重历史与蓬勃活力。正如博主胡莎所言,这座城市有着无尽的魅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游玩方式。今夜,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将这份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期待着下次的相聚,再次探索兰州的更多精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旭伟 费勇玮 文/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