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喜“新”不厌“旧”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喜“新”不厌“旧”
2024年06月21日 18:21 齐鲁晚报

评论员 朱文龙

走进青岛港自动化作业区,巨型桥吊高高耸立,将集装箱从岸边货轮上稳稳抓起,精准码放在无人集装箱卡车上。随后,集卡沿固定线路自动行驶到仓储区。全程无人操作,繁忙而有序。

现在的青岛港已经成为了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原先工人的活都让机器“代劳”了。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青岛港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总结起来,就八个字“科技支持、智慧赋能”。

传统的港口行业是一个典型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装箱装卸、搬运、运输都需要大量的工人来操作,一般来说,港口的吞吐量越大,需要的人员就越多。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这种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面对港口业务量一直增加的压力,青岛港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近年来,青岛港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聚集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今的青岛港效率越来越高了。2009年,青岛港用了33年时间完成第一个1000万标准箱的跨越;到2019年,青岛港又用了10年完成2000万标准箱的跨越;到2023年,青岛港只用短短4年迈上了3000万标准箱的新台阶。

如今的青岛港越来越“绿”了。前段时间,青岛港启动全场景氢能港口的建设,将氢能这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作为能源转型的抓手,在绿色港口的建设中迈出坚实的一步。此外,青岛港还与10家生态合作伙伴进行了集中签约,搭建起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青岛港的跨越式发展,给人留下了很多思考。

随着高质量发展概念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出现了“喜新厌旧”的倾向,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不遗余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发展却显得不太“热情”。至于原因,无非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以及环保、土地等因素制约。而新兴产业以其快速增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容易吸引政策和资源的倾斜。

但应看到,新兴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短期内还难以达到传统产业的体量。且传统产业也并非落后产业。就拿港口行业来说,我国在世界上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是多年来综合资源禀赋、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形成的,来之不易。倘若丢弃掉,着实可惜。

事实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引擎,青岛港的跨越式发展表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又能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新技术和新生产力。在平衡这“两条腿”的关系上,青岛港的经验值得借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