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中专生展现数学天赋,用什么来呵护“非要实现不可的梦想”

17岁中专生展现数学天赋,用什么来呵护“非要实现不可的梦想”
2024年06月14日 17:1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简称“阿里数赛”)公布决赛名单,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1名数学高手成功晋级,在这份主要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的晋级名单中,排名全球第12位的一位17岁女生姜萍显得有些特别,她是前三十名里的唯一女生,也是历史首位冲进决赛的中专生。

很多人被她创造出的“不可能”感动,更令人唏嘘的是,她的成才得益于遇到了一位不断鼓励她挖掘数学潜能的“超级老师”王闰秋,他在姜萍入学的第一年就发现了这位数学成绩好到“格格不入”的学生,介绍她自学《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和全英文版的《偏微分方程》,并鼓励她一起参加这场竞赛。

种种偶然因素叠加创造了奇迹,让我们“看见”了这位本来极有可能淹没在中专学校中的女生,以及她那句鼓励自己的话语“我还有非要实现不可的梦想啊”。而在她身上发生的“偶然”又不免让人感叹:有多少孩子的天赋因为中考高考的分流而直接被埋没?

对于姜萍而言,能在中专学校遇到老师王闰秋是她迈向成功的重要起点,正如这位老师也提到,他自己的数学学习之路遇到过很多挫折,“如果有领路人的话,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这恰恰对目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情况,如何为年轻人成才提供助力,社会应该在兴趣发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多尝试。

一方面,期待更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高考作为选拔机制,保障了教育选拔的公平性和效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已变得非常迫切。对于一些在单项科目上有天赋的孩子而言,他们会在目前的综合选拔体系中经历分流,如何让他们继续保有追随兴趣、呵护热爱的机会,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第一步是减少错配。与姜萍的痴迷数学不同,笔者多年前曾听一位数学系的女生诉苦,数学是整个中学阶段最令她苦恼的学科,只因高考志愿填了“服从调剂”就分到了数学系,这样的大学专业学习当然难有热情可言。而类似情况在过去十多年并未有太多改变,最近听到的案例,是一位对计算机极有热情和天赋的高中生,因为物理成绩不佳,被判定基本不可能进入他心仪大学的计算机系而备受打击……应该说,在教育选拔中进一步加入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量,增加多元录取机制,让学生和专业完成更高的匹配度,依旧是教育选拔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在此之外,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也要进行改革,真正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让“姜萍们”在进入中职和高职学校后依旧拥有奋斗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在目前的语境中,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抱有“低人一等”的偏见,学生、家长大多把职业院校当作是考分不够后的无奈选择,很多人在进入职业学校后,也会囿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等原因,难以获得与普通高校中对等的资源支持,这也是公众对姜萍取得数学成绩后感到惊讶的原因之一。职业教育配备专业师资的需求并不比普通高校弱,有了真心喜欢研究数学的“王闰秋们”当引路人,才能让更多的“姜萍们”挖掘自己的天赋,走好人生之路。

在最新出炉的视频采访中,姜萍称自己在学习服装设计中也能感受到数学的对称之美,她认为如果服装设计是自己的PlanA,数学也将作为一个兴趣不断继续下去。而目前已有坊间传闻,称各大高校的招生办已在围追堵截姜萍的路上。无论姜萍作何选择,这次“被看见”都将为她的数学之路提供激励和助益。而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在她之外的更多“姜萍们”也可以在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中拥有“被看见”的机会,谱写“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精彩故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