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税收走基层|税惠助力“智改数转” 加快打造“四川智造”

看税收走基层|税惠助力“智改数转” 加快打造“四川智造”
2024年06月14日 15:4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编辑 廖丹    

德阳,硬核“重装之都”,这里不仅是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摇篮,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随着四川在今年年初提出将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德阳市近期也亮出制造业“智改数转”方案,计划到2027年,累计推动实施全市“智改数转”项目2000个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打造成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聚力向新——看税收走基层”网评品牌活动的脚步,走进四川德阳,走近先进制造业,探寻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程以及产业升级新浪潮背后的“税动力”。

推动制造向“新”发展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国内发电设备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的叶片加工无人车间,目前前方的‘黑灯产线’正在加速生产燃气轮机关键部件。”走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的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里,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

作为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国有企业,大型船舰用动力主、辅机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我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东方汽轮机以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为驱动,积极推进“智改数转”,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过“智改数转”,始建于1966年的东方汽轮机如今已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成为行业中首家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审的企业。

据了解,通过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东方汽轮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黑灯产线”人均效率提升650%,设备利用率提升至90%,能源利用率提升47%。而同处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的国内首个绿色高效焊接数字化车间里,人均效率也实现了300%的提升。

东方汽轮机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实现人员、技术、资源、制造、产品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四川省税务局供图东方汽轮机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实现人员、技术、资源、制造、产品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四川省税务局供图

“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东方汽轮机资产财务部部长武晓春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武晓春介绍,2023年,东方汽轮机在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方面享受到超亿元的税收优惠,这些省下来的钱也继续用于持续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他表示,企业计划在今年实现汽轮机研制的数字化全覆盖,早日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据悉,2024年初,四川已提出将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标杆项目,预计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助力能源向“智”而行

“这里是我国首个集成了‘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的示范园,距此300米处便是世界最大的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

走进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锅炉”)氢能产业科技应用示范园,一系列制氢、储氢、运氢大型设备正在自动运转,二十余种样式各异的氢能交通系列产品陈列在园区。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搭载着绿色氢燃料电池系统。

作为我国深耕氢能的行业领先者,东方锅炉通过探索科技创新,加快“智改数转”步伐,以数字化制造为主线,打造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立了集统一与可视化、可分析、可优化、可控制于一体的能源动力智慧管理平台,实现海量能源数据自动采集、综合分析,有效增强了制氢、储氢数字管理效能,为能源行业提供了新方案。

据了解,2023年,东方锅炉投入近1亿元持续研发氢能,累计享受到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上亿元。为了助力企业大练“氢”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地税务部门还持续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合作,通过联合走访问需、团队专项辅导、绿色通办渠道等方式,提供“税务+科技”组合服务。

有了税惠“真金白银”的助力,东方锅炉也更加积极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氢能应用市场先机,在燃料电池、制储氢等方面已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

“绿色氢能作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载体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十分重要。”东方锅炉资产财务部副部长李龑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有了税收政策助力,公司将依托氢能产业园区持续深入科创研发,进一步完善氢能技术创新体系,扩大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丰富氢能应用场景。

不仅仅是东方锅炉,税惠政策也为更多的川内企业带去了成长动力。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底,四川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的企业数从2007年的124家增加到1.77万家,减免金额从1.98亿元增加到195.05亿元。

随着税惠红利有效转化为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活水”,四川主要创新指标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6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23家。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高技术产业稳定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