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概念股狂飙一年:谁在裸泳,谁在冲刺?

AIGC概念股狂飙一年:谁在裸泳,谁在冲刺?
2024年06月14日 11:26 投资界

与去年相比,A股AIGC概念股的热度正在消退。

截至6月11日,今年以来,万得AIGC概念指数(8841660.WI)已下跌23.97%。相比去年全年52.33%的涨幅,如今指数甚至出现了回落。此外,去年全年有7只AIGC个股股价翻倍,而今年,截至目前仅1只个股涨幅超过50%。

但在产业层面上,AIGC并未降温,且出现了突破性的迭代。今年以来,AI领域迎来了多个重要的产品或技术迭代:OpenAI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横空出世、英伟达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系列芯片、英特尔发布综合AI算力达120TOPS的新AIPC架构Lunar Lake等。

AI技术的发展再次提速,并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实际应用中,逐渐成为各大行业领域的新型生产力。

日前,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生产力场景或将迎来更快的落地,一些主流互联网场景中,例如短视频、电商、广告等领域的内容生产者有望充分受益于AIGC助力,从而迎来效率提升。

中金公司表示,同PGC、UGC等内容生产方式相比,AIGC提供了从基础素材到最终内容呈现的便捷一体化技术协助与服务,进而可以降低基础内容创作的门槛及成本。电商、游戏、广告为代表的行业线上化程度较高,且其内容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直接决定了其价值创造,因此AIGC应用能够更快渗透至核心生产环节。

A股方面,AIGC应用也快速渗透至许多上市公司的核心生产环节中。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上市公司陆续布局AIGC技术。

为此,时代周报记者以万得AIGC概念指数成分股为核心标的,寻找出A股*科创力的AIGC企业。目前,万得AIGC概念指数包含55只成份股。Wind显示,该概念指数于2022年11月17日发布,主要包含研发及运营AI技术在数字化内容服务领域运用的公司。

2023年,正是AI概念在A股狂飙的一年,55家AIGC到底表现如何——谁在“裸泳”,炒作概念;谁在发力,夯实技术水平?作为技术驱动的企业,其研发相关数据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55家AIGC企业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947.07亿元,中位数为1.0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5.21%;截至2023年末,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6.96万人,其中18家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成。

10家公司研发支出达10亿

从55家AIGC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来看,有31家企业研发投入超1亿元,占比过半。其中,研发投入达到10亿元的企业有10家。

其中,中国移动(600941.SH)研发投入高居*,达到340.62亿元,占营收比为3.37%;中国电信(601728.SH)研发投入位居第二,为164.71亿元,占营收比为3.2%;美的集团(000333.SZ)研发投入位居第三,为145.83 亿元,占营收比为3.92%。

作为一家全球*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持续加大对5G、AICDE领域研发投入,初步建成技术和规模全面*的全国性算力网络,数据中心能力覆盖国家“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通用算力规模达到8 EFLOPS(FP32);呼和浩特超大规模单体智算中心和11省12个智算中心区域节点启动建设,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0.1 EFLOPS(FP16)。

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积极打造云智、训推一体、云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算力基础设施,2023年智算新增8.1EFLOPS,达到11.0EFLOPS,增幅279.3%;稳步推进通用算力建设,一城一池覆盖达280个城市,边缘节点超1000个,通算达到4.1EFLOPS。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AIGC的两个关键门槛就是算法和算力,算法负责深度学习,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算力支撑,学习效率就无法提高,即使算法*,成长速度也会由于过慢而成为“班上的差生”。因此,在去年集体进击算法并获得一定突破后,布局算力,谋求更好的学习效率和面向目标用户的商用需求,就成为了关键赛点。

而作为家电龙头企业之一的美的集团,也在布局算力,完成贵安美的云基地一期建设,可支撑公司未来10年数智化发展的算力需求。同时,美的集团还利用AIGC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推荐算法创新,上线86个智能问答应用场景,面向员工、服务工程师、导购、合作客户等各方提供咨询服务,并完成AI画图平台搭建,解决外部工具使用痛点,为业务提供设计解决方案。

此外,有2家企业未披露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川网传媒(300987.SZ)和读客文化(301025.SZ)。川网传媒是一家以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主流新媒体企业;读客文化是一家创新型民营图书策划发行企业。

除未披露的2家企业外,福石控股(300071.SZ)和宣亚国际(300612.SZ)2023年研发投入均未达到1000万元,分别仅为477.13万元和450.22万元,分别占营收的0.35%和0.43%,排在53家企业的最后两位。

福石控股表示,子公司天津迪思2023年开始对利用AIGC 技术相关的营销工具进行研发;宣亚国际则表示,公司OrangeGPT项目于2023年5月立项,并在持续投入中。

9家公司研发占比超两成

从55家AIGC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来看,有9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其中5家企业占比超过30%。

具体来看,拓尔思(300229.SZ)、海天瑞声(688787.SH)、三六零(601360.SH)位居前三,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39.52%、34.4%、34.28%。

拓尔思是国内最早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之一,在NLP(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OCR(光学字符识别)、图像视频结构化等领域都具备自主可控的多模态内容处理底层技术,于2023年6月发布了可满足金融、媒体、政务三大行业用户专业化智能创新需求的“拓天大模型”,并于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舆情等行业大模型。

海天瑞声主要为AI产业链上的各类机构提供算法模型开发训练所需的专业数据集,涵盖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多个核心领域,但2023年研发投入有所下滑,同比下降37.96%至5849.09万元。

海天瑞声表示,根据近几年公司的整体研发战略和投入节奏安排,公司在数据生产智能化、以及标准化数据集产品建设等方向的投入强度逐渐趋于平稳所致。

三六零则聚焦大模型前沿技术和AI安全问题,已推出自研千亿参数的认知型通用大模型“360智脑”,可覆盖大模型应用所有场景,综合能力位列国内大模型*梯队。2023年,三六零将“360智脑4.0”大模型能力接入360全系互联网产品,陆续推出增值AI服务。

三六零表示,2024年,公司在巩固360AI搜索、360AI浏览器、360AI办公等优势产品基础上,将以办公场景为切口,持续扩展新产品、新权益,不断提升产品“含AI量”。

7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过半

从55家AIGC企业2023年研发人数来看,有15家企业研发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4家企业研发人数超过一万人。

其中,中国移动研发人数居首,高达46456人,占总人数的10.28%;中国电信研发人数位居第二,为32847人,占总人数的11.8%;海尔智家(600690.SH)研发人数位居第三,为23889人,占总人数的21%。

2023年,中国移动加快推进科创体系布局优化,人才布局持续优化,并加大科创人员激励力度,为改革创新及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截至2023年末,中国移动研发人员中博士有458人、硕士有17743人。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也继续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入,科技领军人才累计达138人,三年增长392.9%;持续加大员工队伍转型,研发人员近3.3万人,三年增长174.5%。截至2023年末,中国电信研发人员中博士有248人、硕士有9133人。

海尔智家则在家用空调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2023年研发投入108.21亿元。截至2023年末,累计获得国家专利金奖12项,行业*;研发人员中博士有130人、硕士有4508人。

从55家AIGC企业2023年研发人数占比来看,有32家企业研发人数占总人数20%以上。其中7家企业研发人数占比超过50%;昆仑万维(300418.SZ)的研发人数占比则超过70%,达到73.63%。

昆仑万维自2020年起关注AIGC领域,陆续构建AI大模型、AI搜索、AI音乐、AI视频、AI社交、AI游戏等AI业务矩阵,并于2023年4月发布自主研发的“天工1.0”大模型;2023年研发支出10亿元;截至2023年末,研发人员数量为1508人,其中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超过300人。

张书乐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昆仑万维的大模型更精准地赋能在游戏这个AI直接全链条作用的领域,而非常规意义上的通用大模型,这也是其在2022年末就已经定势的方向。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打法更具有冲击力和战略性。“一旦成熟,或许将对游戏行业,尤其是无大模型研运能力的中小游戏公司带来质的提升,并为昆仑万维带来新蓝海收益。”

此外,金山办公(688111.SH)和科大讯飞(002230.SZ)的研发人数占比均超过60%,分别为67.73%、62.05%。

金山办公专注办公软件领域,于2023年发布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办公应用WPS AI,在AIGC、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方向进一步赋能智能办公新场景;2023年研发支出14.72 亿元;截至2023年末,拥有发明专利452件;研发人员3087人,其中博士有4人、硕士有670人。

科大讯飞则专注认知智能领域,于2023年5月推出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已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智慧城市、运营商等公司各业务赛道逐步落地;2023年研发支出38.37 亿元;截至2023年末,拥有研发人员8908人,其中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超过2500人。

此外,福石控股和宣亚国际的研发人数占比未达到5%。2023年,福石控股研发人数为20人,研发人数占比2.01%;宣亚国际研发人数为6人,研发人数占比1.82%。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宣亚国际2022年研发人数同样为6人,而福石控股2022年研发人数为0人。而上述两家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排名末位。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市公司对AIGC具有异乎寻常的兴趣,显示了对技术创新和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它们在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开发上的布局,有助于实现市值管理目标,推动公司技术进步,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

“但是AIGC属于前沿科技领域,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征,主要是极少数巨头科技企业的开荒的领域,对缺少积累的A股上市公司而言,风险很大。”张孝荣表示。

就目前来看,AIGC技术在实际应用上虽然进步很大,但技术成熟度有限,仍然在发展初期阶段,不能满足商业化应用的需要。对于未来AIGC技术成熟以后的市场价值,张孝荣分析道,AIGC有望满足各行业对高效率、低成本和创新驱动的需求,尤其在内容创造、个性化服务、虚拟人产业等应用方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概念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