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湃|中国汽车迈向世界无需寄望对手的高尚

观点湃|中国汽车迈向世界无需寄望对手的高尚
2024年06月14日 11:16 澎湃新闻

本周,车圈最大的新闻,当属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靴子落地。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欧盟总部欧盟总部

据悉,在原有10%普通进口关税之上,拟对中国比亚迪汽车加征17.4%的关税,对吉利加征20%的关税,对上汽集团加征38.1%的关税。这三家生产商均在欧盟正在进行的调查中被抽样。

此外,欧盟计划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这一额外关税是欧盟自去年10月开始的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的结果。预计7月5日实施临时性的新关税政策,在临时关税生效后的4个月内,将公布最终关税措施,最终措施将生效5年。

这项动作宣布后,我国外交部、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中汽协等都表示了遗憾和不满。

欧洲主流汽车制造商大众、奔驰、宝马的一把手也表示反对。

中国方面表示愤慨是肯定的,因为这是用“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措施损害了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益。

三家欧洲最主要的车企也选择站在我们这边,这点也不难理解。

大众、奔驰、宝马在中国有大量业务,三家在华销量占他们各自全球销量比例都接近三分之一。他们担忧中国同等反制欧盟加关税伤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反对加关税。德国反对,法国赞同,就是因为德国车企在华还有不小的市场占有率,而法国车企在华存在感微弱。

欧美加税会削弱中国车企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这点毋庸置疑。我们也要认清,随着中国电动车发展,被更多国家“害怕”也是可以预见的。

这两天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都是关于谴责欧盟加税,比如“某机构:关税无助于欧洲汽车产业长期发展”“某车企:我们不应朝着贸易自由的反方向前进”等。看着很过瘾,但也就打打嘴仗,无助于解决中国车企出海的实质问题。

我们不能依赖所谓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寄希望于对方的道德高尚,而是要想别的办法。

办法显然是有的,温和的方式就是继续提交材料,公布透明的碳足迹认证体系,按照欧盟想要的方式来,积极应诉,有效控制相关风险,4个月以后获得调整关税的机会。

更加硬气的,就是跑去欧洲当地建厂,还能促进当地就业。但或许也免不了被环境友好人士在背后阻挠。特斯拉超级工厂在柏林屡遭阻挠导致多次延期就是前车之鉴。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学习一些海外车企当年的那套做法,用中国的创新技术,擦亮中国制造的招牌,吸引消费者的不仅是物美价廉,更是高质优价,让欧洲的消费者为了“原汁原味儿的中国制造”而购买进口中国汽车。

现在,中国电动车产品力强大,不输曾经海外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品牌也一直在努力走向高端,来自外界的打压,不也正是我们变强让对手惧怕的一种表现吗?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6月12日晚发布的声明中也表示,本次调查不是由欧盟产业主动申诉,而是由欧委会基于损害威胁依职权主动发起,这在欧盟的贸易救济实践中非常罕见,调查过程也存在严重瑕疵。

对于欧盟委员会等政客来说,若是达成其政治目的,高举的关税大棒也可以轻轻放下。

当然,想深耕当地就成立合资公司,大家分钱,让海外车企成为“买办”。这不,零跑和Stellantis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

当欧盟委员会还沉浸在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税的喜悦中时,奇瑞和比亚迪已经开始布局欧洲工厂计划;奔驰、宝马、大众的股价开始连续下滑;中国造的MINI牌电动车、东风雷诺生产的达契亚春天电动车,这些属于欧洲的品牌也不可幸免地被加税。

这根关税大棒,看着是砸向了中国电动车,实际上欧洲人自己也被震得虎口生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电动车 电动车 车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