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催更”是对非遗的致敬

不“催更”是对非遗的致敬
2024年06月14日 06:48 福建日报
福建省非遗莆田打铁花 本报记者 王毅 摄福建省非遗莆田打铁花 本报记者 王毅 摄

“江寻千”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的视频,有着2000多万的点击量;“南翔不爱吃饭”在40摄氏度高温下抽藕丝,做“一两黄金一两泥”的龙泉印泥的视频,获得110多万的点赞数;55万多条留言评论“山白”制作古法徽墨……这些惊人的数据并非杜撰,其来源可能会让你觉得十分意外,因为它们都是互联网上短视频博主的真实流量。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抖音平台发布了《2024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传承和传播非遗,“95后”“00后”成为生力军;最爱看国家级非遗相关内容的则是“00后”和“60后”。平台投稿量同比增长最高的非遗TOP10关键词是漆扇、簪花、马面裙、舞龙舞狮、龙舟、越剧、打铁花……

其实,不用视频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传统文化与非遗的热度,每一个线上线下的人,都已经清晰感受到了。古街巷里穿梭的是身着马面裙或头戴簪花的漂亮小姐姐们;一票难求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端午前登上网络热搜的是龙舟“科目二”丝滑倒船入库。所以,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在短视频领域的“出圈”,并不让人意外,甚至是预料之中。

而前文提到的“江寻千”“南翔不爱吃饭”“山白”,都是网络上大名鼎鼎的传统文化和非遗视频博主,以“复刻”见长。“复刻”可以理解为重现经典的意思。还有一些视频博主,本身就是非遗传承人或某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用现代方式传承和演绎经典,也贡献了不少流量话题。如“00后”陕西汪氏皮影第五代传承人党飞华用短视频演绎迈克尔·杰克逊、擎天柱,让古老技艺打破次元壁;美食博主范苏木,用蛋糕和糖霜做出了甜品版的“千里江山图”,令人眼界大开又食指大动;还有艺术博主陈汉煜,为《清明上河图》中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写小传,再将故事绘制在木板上,栩栩如生。这些视频博主以“精美复刻传统非遗”“探访记录背后故事”“老手艺创造新工艺”等多种传播形式,在互联网时代,诠释着传统文化和古老非遗技艺的“新故事”。

许多获得“超级流量”的“复刻”非遗视频,内容精良,制作门槛较高,周期跨度长。一个视频的制作时间需要以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来计量。如“山白”制作古法徽墨的那条视频,从割漆开始,历经炼烟、取烟、洗烟、阴干、和胶、打墨等步骤,经历了上百次失败,才终于成功,用时近500天。而这条不到6分钟时长的短视频,推出后获赞900万,播放量超3亿次!

惊人数据的背后,是短视频博主与受众的双向奔赴。一方是热爱传统文化、喜欢非遗技艺的广大网友,一方是用心“复刻”非遗、创新演绎传统文化的博主们。他们在“复刻”非遗时,带着满满的真诚与敬意,也向网友们传递着这种敬意。

在博主“江寻千”的视频中,她去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的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对方却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劝说她不要学打铁花。因为打铁花需要将1600摄氏度的铁水洒向十几米的高空,再铺洒下来,对女孩而言太过危险。但“江寻千”坚持要学,她不仅说服了杨建军,而且最终还学会了这项技艺。当她成功打出铁花,向网友们展示那“漫天华彩、遍地流金”的绚丽景象时,弹幕瞬间被“泪目”刷屏。

还有博主“南翔不爱吃饭”,应网友要求“复刻”出龙泉印泥。这种乾隆皇帝的御用印泥冬不凝固夏不走油、水浸不烂火烧留痕,要用到一项重要材料藕丝,而一万斤的藕秆只能抽出2两的丝。他需要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着塑料连裤鞋下到藕塘里去抽藕秆,再花费时间抽丝。“南翔不爱吃饭”在“复刻”漆器时,因生漆过敏,面部和全身红肿,不得不就医打点滴。而他最终也克服困难,展示出龙泉印泥的“火烧留痕”、古法漆盘的“漆黑如墨与明亮如镜完美结合”。网友们纷纷表示,“除了疯狂点赞转发,绝不敢催更”。

这些视频博主虽然都拥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粉丝,但粉丝们对他们表达喜爱的最高方式,便是不敢“催更”。这种不敢“催更”的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因是对非遗的敬意。因为网友们知道,每一项非遗的制作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里面蕴藏着先辈的智慧与匠心,历经了时代与岁月的积淀,需要花费足够的真心和时间才能“复刻”,容不得敷衍。

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成为非遗传承和传播生力军,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佳音。因为唯有当传统文化有了具象化活态化的呈现,保护与传承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囿于特定的使用场景与文化语境,一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通过短视频的创作、演绎与传播,非遗原先那些特定的使用场景与文化语境被打破。非遗叙事形式从平面化图像变成立体化故事,结合精美的画面、节奏感十足的配乐,非遗变得可感可及可互动、又萌又潮又有趣。古老的技艺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力,有了鲜活灵动的面貌。更重要的是,非遗中的匠心精神与中式审美,在短短几分钟的短视频里被集中展示,仿佛一下子击中了我们内心共通的文化血脉,引发强烈的共鸣。相信每一个观看视频的人,都能感受到胸中那种自豪与自信激荡的振动。

非遗短视频的走红,让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之间有了对话与链接,让保护与传承延展出更多途径。当越来越多的非遗视频被制作、传播时,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看见非遗。这种看见,就是一种保护。短视频的算法助力,还能将同类内容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目标受众,将原本孤立的个体迅速链接,扩大爱好传统文化与非遗的圈层群体,并推动相关文化消费。因为对当代网友而言,他们表达认可的方式,既可以是一键三连的打赏,还可以是说走就走的打卡。于是我们也看到了非遗内容热度高涨之下的城市文旅热。有数据显示,在赛龙舟视频收藏量同比增长216%的带动下,佛山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31%;在簪花视频点赞量同比增长2848%的带动下,泉州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短视频的“出圈”加持,正让非遗从小众的技艺,转变为受欢迎的文化潮流。我们乐于看到非遗短视频获得高流量与众多粉丝,也期待能诞生更多让人不敢“催更”的博主。他们可以用更多创新的形式、精彩的内容去展示博大精深的非遗技艺,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非遗 2024非遗数据报告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