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种子芯片” 夯实农业之基

做强“种子芯片” 夯实农业之基
2024年06月14日 05:30 贵阳日报
  筑农高科在红枫湖镇民乐村龙滩村民组的种植基地。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超 摄  筑农高科在红枫湖镇民乐村龙滩村民组的种植基地。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超 摄

  日前,贵州筑农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与旗下安徽昇谷农业科技公司联合自主创制和克隆的一种调控作物矮化、抗倒、产量的基因(sdlr5)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是被称为“绿色革命”的水稻矮化育种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种子被誉为农业发展的“芯片”,近年来,贵阳市全力以赴建设全省种业高地,贵州筑农高科这一水稻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助力种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6月12日,记者走进该公司在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的水稻育种科研示范基地,在民乐村龙滩村民组,一簇簇鲜嫩的禾苗有序排列在田间,基地现场负责人简兴伟正在抽取河水灌溉稻田,他说,这一片禾苗在端午节前才移栽过来,种植的都是利用“筑99A”所配的水稻新品种,涉及三个村民组共130亩。“通过前期试验,这些品种移栽大田后的存活率都在99%以上,在米质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能提高5%。”

  2015年,贵州筑农高科育种团队开始研发水稻新品种,通过EMS诱变的方式,自主创制新矮杆水稻资源,并获得新的控制水稻株高的半显性矮杆基因(sdlr5)。简兴伟口中的“筑99A”,就是利用该基因导入选育出的籼型三系不育系水稻品种,该品种已于2020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本世纪以来,全国水稻产量大幅提升,但水稻倒伏问题也成为水稻优质高产和稳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茎秆为水稻生长提供重要支撑,降低株高能有效解决水稻倒伏问题,但株高的降低又限制了稻谷产量。”贵州筑农高科副董事长邓勇介绍,为弥补矮杆半矮杆基因资源存在的缺陷,公司在安徽成立全资子公司,聘请水稻专家研发相关技术,终于在2020年取得技术突破,由“筑99A”不育系生产的大米米质达到农业农村部《食用稻品种品质》一、二级标准,并于次年开始在长江中下游推广新品种。

  通过基因应用,筑农高科培育出筑优筑农丝苗、筑优110、筑优钰禾、筑优玉禾占等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既保留了优良农艺性状,又有矮杆抗倒、优质高产、广适性好的特点,同时,异交结实率高,使制种产量也得到提升。此外,筑农高科还有12个品种正在参加各生态区的区域试验,也初步表现出矮秆抗倒、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和广适性好等特点。

  “‘筑’就是指我们贵阳,取名‘筑99A’,就是要把种子‘芯片’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企业力量。”邓勇介绍,公司研发的系列水稻品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300万亩,仅贵州省内就有20万亩。

  目前,贵阳市品种选育能力已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种业高地初具雏形。据了解,贵阳市先后出台了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种业高质量发展3年实施方案、现代种业评价指标体系,获批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落户全省首个生猪“李德发院士工作室”,2023年国家、省级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6个,“油研2020”跻身冬油菜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榜单,4个水稻展示品种入选全国种子双交会展示综合表现优良品种。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立足贵阳、服务全省,彰显省会担当,加快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以科技创新夯实粮食根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做强“种子芯片” 夯实农业之基》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