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讲科普,小学生当听众

院士讲科普,小学生当听众
2024年06月14日 04:07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叶真 葛灵丹

6月13日,“科学与中国”江苏行活动在南京启动。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走近市民、中小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们,讲科普、解疑惑、探产业、答问题。陈骏院士、宣益民院士、李劲松院士……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出现在活动名单之上,他们携手端上精心“烹饪”的科普盛宴。

院士讲科普,普通人能听得懂吗?在学术交流会现场,记者感受到院士们的别出心裁。

“孙悟空拔下一根毫毛就可以变出好多小猴子,这是不是无性繁殖?女儿国的人们喝河里的水就能生孩子,这是不是通过孤雌生殖产生后代?”李劲松院士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他从《西游记》讲起,用接地气的“网言网语”,讲述严谨的学术思考与定论。

在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孩子们得知院士要来,不仅准备了南京云锦等礼物,还进行“梦想定格社——每秒24帧的创想”活动。金奎娟院士以“探索光与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为主题,讲述“光”的故事,并与他们共同拍摄定格动画。“很多年以后,光学和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请你在未来告诉我,科学的奇迹由你来创造。”金奎娟说。

南京聋人学校计算机“预高”3班同学们,特意赶来听课,他们戴着人工耳蜗通过电子耳膜听课。“您的声音通过数字信号传到我的耳朵里,科技让我们与正常人一样。”陈同学表示。“他们刚刚从各地来到南京,即将开始高一的课程。孩子们既是科技的受益者,也希望着未来可以用科技改变世界。”南京聋人学校老师张明说。

院士讲科普,不仅仅是科普,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院士们从学术“庙堂”走进中小学课堂、图书馆、市民中心和社交网络,把科学的种子撒遍祖国大地。

院士讲科普,更是科普与科创的一次双向奔赴。“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表示,此次活动既有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普讲座,也有深入科技创新一线的实地调研,将为江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苏两院院士有117人,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7.15%,连续9年位居全国省份首位。

如何用好院士专家资源,借力“最强大脑”,让“头雁”带领“雁群”齐飞?滕皋军院士讲述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方案。滕皋军说:“我们将利用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产教融合平台,瞄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智能医学诊断、器官芯片和药物研发、智能手术机器人、新型细胞基因治疗等新兴产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医工交叉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产业可以在南京落地,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在发言中表示,南京将聚焦人才“关键因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25条”,更大力度服务好中国科学院系单位,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用好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机遇,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助力高校院所引才留才,打通转化“关键一公里”,建设17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校分中心,做好服务“关键小事”,围绕构建贯穿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让更多的科技创意、科研突破在南京开花结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