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舟赛”一天引十万人打卡

小小“村舟赛”一天引十万人打卡
2024年06月14日 02:04 华西都市报

端午“顶流”龙舟赛带火多地文旅消费

6月8日,参加“太平古街”村舟荟的龙舟队在岷江劈波逐浪。受访者供图6月8日,参加“太平古街”村舟荟的龙舟队在岷江劈波逐浪。受访者供图

6月9日,成都,参赛队伍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每年端午节,各地众多民俗活动竞相登台,要说公众关注度最高、参与感最强的活动,莫过于划龙舟。水上百舸争流,岸上呐喊不断,节日的仪式感直接拉满。

  今年端午假期,四川多地举办龙舟赛,从城市到乡村,从竞技比赛到体验游乐,龙舟赛俨然成为端午民俗的“顶流”。以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首次“村舟赛”为例,一天内就吸引了十多万人前往打卡。

  作为一项沿袭千年的民俗活动,龙舟赛热度没有丝毫衰减,其近年来持续升温,龙舟热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底层逻辑,它又给各地带来了什么?

仲夏端午 龙舟竞渡最吸睛

  这个端午,龙舟赛在四川多个地方次第上演。6月8日,端午假期第一天,眉山永寿岷江段便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永寿镇太平古街“龙腾端阳·乐享太平”村舟荟拉开帷幕。6月9日,2024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四川德阳站)开赛。6月10日端午当天,阆中古城南津关码头,阆中第六届嘉陵江龙舟赛如约而至;广安市武胜县,2024年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集中展演暨武胜县第28届端午龙舟赛激情开赛。

  6月11日,端午小长假已过,达州渠县依然热闹,2024“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在渠江展开巅峰对决。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这个端午期间,多地琳琅满目的文旅活动中,龙舟赛无疑最扯眼球,风头无两。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但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历经千年的演变,划龙舟已成为各地端午节热门项目。四川举办龙舟赛的许多地区,也大多都有端午划龙舟、赛龙舟的习俗和传统。早在唐朝天宝初年,广安武胜县就有端午赛龙舟的记载。明、清及民国时代,武胜端午赛龙舟记载绵延不断。1980年,武胜县举办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届端午龙舟赛。此后规模逐届扩大,2024年端午龙舟赛系武胜县第28届端午龙舟赛。阆中古城嘉陵江龙舟赛自2016年开始,也已成功举办五届。

  的确,相较于其他民俗活动,赛龙舟不仅有独到的文化之美,如赛前起龙、点睛等传统仪式,还兼具体育竞技之魂。“团结协作、奋勇争先是龙舟赛的精神内核,很受国人推崇,置身于这样的氛围里,无论参赛选手还是观众,自然能产生情感共鸣。”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党委副书记李波说,这也是永寿镇筹办端午文旅活动时,选择举办龙舟赛的重要因素。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易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龙舟赛这项运动还具有很强的涵容性,它能够吸纳和融入不同人群加入。无论本地人、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都能成为龙舟队的一员。

超高人气 全民参与趋势明显

  对于永寿镇而言,端午龙舟赛还算一件新鲜事,赛事规模和规格也远不如其他地方,但办赛效果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完全没想到这么多人!据相关部门统计,仅6月8日这一天,龙舟赛核心区域至少就有11万人。”李波说,办赛之前他们作过预估,人流量最多五六万人,完全没料到实际人数在两倍以上。“这还只是太平古街这一核心区域,附近田间地头、乡道村居的外围游客,也有好几万人。”如此巨大的人流量,让李波和同事直呼“难以想象”。

  “这就是传统文化天然的魅力!”李波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在了国人的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将其唤醒。让传承千年的端午民俗历久弥新永保激情,最“契机”的无疑就是龙舟赛。

  这项古老民俗之于年轻人,正展现出无法抵御的魅力。“龙舟赛是很酷炫的传统文化,是00后的端午国潮。”今年在阆中参加龙舟赛的21岁宜宾小伙张正勇说。张正勇是阆中水城飞浆龙舟队的运动员,这支队伍中,00后占了大多数。

  龙舟赛参与者越来越年轻化,代表着这一传统文化正被更多人喜爱和重视,且表现出全民参与的大趋势

  还是以眉山东坡区“村舟荟”为例,一场小小的村舟赛,却带动了全镇近3万常住人口的积极参与。“我们采用的是全川最大的古法木质船,和竞赛性龙舟不一样,我们的船能容纳32个人。”李波说,船上32人的背后就是32个家庭以及他们的朋友圈;每艘船又代表的是一个村。除了参赛队员,还有加油鼓劲的拉拉队成员,以及提供赛事保障的安保、应急、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可以说是全民参与,这样高的参与度是其他许多民俗活动无法比拟的。”李波说。

  在龙舟赛的带动下,今年端午假期,阆中古城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99.46%。

流量变“留量”传统文化热带火文旅消费

  “这一桌还有豆花饭没上,快招呼着!”6月8日当天,东坡区永寿镇上的豆花饭店都忙得不可开交,好多店的营业额都达到了万元以上。河岸上、乡道道路边的上百个摊位,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品尝购买。“没有具体算过,不过以人均消费20元来估算的话,当天收入也在200万元以上。”李波说。

  村舟荟的举办地罗平社区,在清朝初期又名太平场,上个世纪80年代改名罗平镇,2000年后又称罗平社区,隶属永寿镇。罗平有条街道,唤作太平古街。太平古街是东坡区现存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这里曾是古时的渡口。

  “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李波说,如何围绕太平古街的现存优势,做好城乡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是永寿镇近年来不断思考的问题。端午活动的构想也应运而生。

  “既要游客有体验感,又要群众有获得感,这是关键。”因此,村舟荟从一场原本定性为镇内自发群众活动,到一次次的活动扩容,规模、规格同步提升,活动方案也在一次次会议中不断完善成型,最终除了村落龙舟赛外,还增添了岷江抢鸭子、千桌万人豆花宴、古街情景打卡秀三个内容,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看龙舟、抢鸭子,吃非遗美食豆花饭,逛游古街感受历史气息。

  阆中亦是如此。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阆中抓住传统节庆机遇,打造有古城IP的端午文化旅游品牌。今年,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端午经典项目,掀起一轮传统文化新热潮。

  赛事搭台、经济唱戏,以龙舟赛为端午节抓手,不仅诠释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也体现了群众体育盛事的“乘数效应”,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效益增长。

  从全国性赛事到地方民间赛事,龙舟赛爆火的根本还是流淌千年的传统文化魅力,以及根植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热”给各地带来的,也不仅是人气、财气,还有各地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升。

  当然,要接住这一波流量,进而转化为“留量”,甚至上升为城市新名片,还需要各地在赛事保障、基础设施、配套活动等诸多方面巧用心思、持续发力,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活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越欣谢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四川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