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徐徐展现!平陆运河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徐徐展现!平陆运河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2024年06月13日 21:41 南宁晚报

近日,2024年全国交通重大工程宣传联动机制采风暨“走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活动在广西举行。记者跟随采风团一行来到平陆运河施工一线,现场呈现一派如火如荼、态势喜人的施工景象,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据统计,截至目前,平陆运河已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量突破2亿立方米,力争2026年12月底主体建成。

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全景

奋战正酣 攻坚克难打造“世界之最”

今年6月初,记者来到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纽,深达60多米的巨型基坑内正在进行引航道土石方开挖工作,几百辆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洒水车等工程车往来穿梭,宏大的施工场景振奋人心。未来,这里将建成世界最大内河省水船闸。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如火如荼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告诉记者,枢纽船闸是克服水头落差、保证船舶平稳航行的必要手段,平陆运河起点至终点存在65米左右的水头落差,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工程造价等多方因素,平陆运河布置3个梯级枢纽并设置省水船闸,保障航运用水,满足通航条件,提高航行效率。

以马道枢纽为例,它的船闸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船舶可以在一个长300米、宽34米的超大空间停泊。“运行时,这里上下游的最大水位落差接近30米,相当于九层楼那么高。”程耀飞说,为让平陆运河建成后能高效运行,运河集团邀请多所院校组成科研团队,经过1000多次实验,成功提高了船闸阀门的启闭速度和灌泄水速度。省水船闸建成后,船闸阀门启门的速度可达每分钟8米,闭门的速度可达每分钟16米,是当前船闸阀门启闭速度的2~4倍,闸室与省水池之间的灌泄水时间可控制在16分钟之内。

在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还在不断创造着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之最”:国内设计通航等级最高的运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国内土石方工程最大的交通工程,大约是三峡工程的3倍;国内第一条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实现运河动态一图总揽、调度智慧一脑智控、物流服务一键触达……建设过程中,平陆运河项目注重培育、运用水利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目前已经采用10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并运用大量物理模型实验进行验证,以保证在项目建设现场的适应性,打造平陆运河“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编制了一套高于行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世界提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运河标准体系。

智慧赋能 数字孪生运河与实体工程同生共长

平陆运河项目开发任务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主要建设航道工程、航运枢纽工程、水利设施改造工程、沿线跨河设施工程以及配套工程。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建设过程中很多工作没有可参考的样板。如何更及时、准确地掌握运河建设进展和工程施工动态?记者走进平陆运河建设调度指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幅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孪生智慧运河”系统,在系统界面,每个标段的施工情况都直观地显示在屏幕上,数据随着施工建设的进展而实时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对边坡监测、人员管理、环境监测等情况一目了然。此外,一旦数据出现不稳定状况,该系统页面会立即通过不同颜色的预警信号进行提醒,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判断处理。

在平陆运河建设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运河建设进展和工程施工动态

平陆运河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何俊辉介绍,平陆运河项目构建了包括基础环境、建设管理、智慧工地、综合监控、安全应急等应用模块的数字孪生智慧运河平台,通过三维动画模拟仿真、模拟数据集成关联、数据集成可视化等手段,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的管理质效。这也是国内第一条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可实现数字孪生运河与实体工程同生共长。智慧运河也将覆盖平陆运河建设阶段、运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建成后对航运工作可实现一图总览。

“世纪工程的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负责人黄海波说,边坡监测是边坡健康的“体检医生”,有效的监测可提前预知危险,并提前“诊治”,将滑坡扼杀于摇篮之中。但传统的边坡监测主要依靠人工现场测量,无法及时、全面地把握边坡潜在安全风险。项目团队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自动监测系统,为运河最高边坡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过无人机低空仿地飞行,建立边坡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实现了边坡开挖过程中的远程踏勘和安全状态实时把控。

科技的支撑让这条世界级的运河款款走来。通过创新的施工理念和科技研发、机械化装备的应用,全体建设者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的24小时轮番作业,最终顺利攻坚五大边坡,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一期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95天完工,为主体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

绿色运河 鱼道守护鱼儿“回家路”

“过去,由于钦江旧青年水闸的阻隔,下游的鱼类失去了洄游迁徙的路径,为了守护鱼儿‘回家路’,青年枢纽共设置两条鱼道。”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的施工现场,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黎明镜指向鱼道的位置告诉记者,青年枢纽建设的两条鱼道分别是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鱼道总长约480米,目前鱼道已完成墙身所有结构,剩余过坝闸启闭机房,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画面左侧河道为建设中的鱼道

鱼道虽小,生态效益可大,鱼道的背后,是平陆运河建设者们的温情与周全,也是他们力争将平陆运河建设成为世界级保护水平的生态运河、绿色运河的追求。

据悉,平陆运河项目以最优生态保护为手段,打造绿色工程。运河构建包括河岸、陆上、水上、鸟类迁徙生态廊道,采用“多廊+多点”格局,建设2座动物通道桥、鱼道、渔业增殖站、生态涵养区,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红树林及牡蛎迁改保护措施,加强沿线陆域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跟踪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生态保护的措施。

一河通,百业兴。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广西所盼、桂运所系,江海联运、山海协同的重大项目。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往东盟地区的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港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

截至目前,已有近2万名建设者,6200多台(套)大型机械设备投入平陆运河建设。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已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平陆运河土石方开挖突破2亿立方米,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平陆运河速度”,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廖欣/文 潘浩/图

编辑 | 孙玥

校对 | 韦一璞

审核 | 姚晓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