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至高征收48.1%关税,对中国车企影响几何?

欧盟拟至高征收48.1%关税,对中国车企影响几何?
2024年06月13日 20:5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拟对进口自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中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目前,欧洲市场是中国纯电动车出口的重要市场,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初裁消息一出,引发市场热议。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是具有意向性的惩罚,核心目的是遏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销售,来更好地保护欧洲的本土企业。

外交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中汽协、中国机电商会,上汽、蔚来等纷纷发声,欧盟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多方密集发声

有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观点指责中国政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导致中国“廉价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全球市场,造成市场扭曲。“这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严重曲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在很多市场占据优势,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

6月13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在欧盟电动汽车行业未遭受任何损害,也未主动申请调查,并多次表示反对情况下,欧盟委员会依然一意孤行采取征税措施。与此同时,欧盟向其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提供了大量补贴,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欧委会在本案调查中,明显违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程序显失公平公正,中国应诉企业根本无法正常完成调查程序,欧委会因此以所谓“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定中国企业高额补贴幅度,中国行业企业将坚决拿起法律武器,在世贸组织规则项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同日,上汽集团也公开发布声明称,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目前,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为10%。这意味着上汽集团面临的关税税率最高增至48.1%,或遭欧盟“顶格”加征关税。

6月13日,上汽方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回应称,首先,上汽集团是欧洲市场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征税比例与车企在欧洲销量从高到低比例一致,核心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其次,外界流传上汽集团遭遇欧盟最高加征关税比例的原因是由于上汽集团不配合或者拒绝调查,这完全属于捏造和误读。“欧盟来现场调查,上汽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材料,凡是和反补贴调查相关的,我们都积极提供。”上汽方面表示,但欧盟的调查范围已经严重超出了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范围,或和反补贴调查毫无关系。

“我们没有提供超出反补贴调查范围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细节。这是为保护上汽集团的商业秘密和合法权益所采取的必要保护性举措。”上汽方面告诉记者。

蔚来方面则对记者表示,蔚来强烈反对用增收关税这样的方式阻止全球电动车的正常贸易,这对于全球的环保、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阻碍而非促进。蔚来不会因保护主义而动摇在全球市场长远发展的决心。

或助推中国车企在欧本土化建设

欧盟对汽车进口的一般关税税率为10%,如此次初裁结果实施,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的关税将达到27.4%至48.1%,这将大大增加中国车企出口的成本。    

据报道,根据欧盟统计数据,近年来欧盟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7万辆,到2023年则增长至43.7万辆以上。

2023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目的地市场依然以欧洲、中东市场为主,泰国、澳大利亚等重点国别拉动为辅。

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2023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前10位国家、地区中,出口额增长超过100%的有5个。2023年,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占整车出口总额的33.4%,出口总量的26.5%,对整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7%。

针对欧盟预先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瑞银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帕特里克·胡梅尔(Patrick Hummel)发布报告分析指出,若这成为最终裁定,预计会产生两个后果:

一、进军欧盟的中国整车厂群体将变得更加集中,即小企业的扩张计划可能受挫,但中国行业龙头可能继续推进。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全球市场的利润率往往高于国内市场,即仍有一定降价空间来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

二、中国汽车行业龙头可能会加快在欧盟进行本土化组装,这获得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的欢迎。此前瑞银指出即使在东欧本土组装汽车后,中国龙头企业仍将比欧盟传统整车厂拥有25%的成本优势。因此,该关税对一些欧盟大众市场车企的利好非常有限,因为由于利润率走低,走量的电动汽车板块仍将面临激烈竞争。对于高端整车厂而言,在欧洲影响不大。

帕特里克·胡梅尔同时指出,理论上讲还有三周的谈判窗口期。

另外,据悉,比亚迪正积极推动在售车型通过欧标检测,且已经在匈牙利建设工厂。据报道明年就可以投产。有分析师表示,比亚迪等在欧洲当地建厂可以有效规避关税影响,长期看关税政策对公司的边际影响会逐步减弱。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此举不会让中国汽车制造商转移在欧洲投资的计划。中国企业在欧洲将会坚定不移地稳定发展,实现融入本土。同时,也会通过在欧洲建设产业链,将推动整个中国产业链在欧洲获得更加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助力欧洲新能源发展。

审读:任明杰

编辑:王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