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每盒售价跌至个位数,但这门生意仍处在“暴利时代”

蓝莓每盒售价跌至个位数,但这门生意仍处在“暴利时代”
2024年06月13日 12:12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武冰聪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据多家媒体消息,近期国内蓝莓售价出现了大幅下滑。中国证券报6月9日报道,北京地区蓝莓终端消费市场中,蓝莓每盒售价基本都是个位数,6-7元一盒占多数。

今年4月,界面新闻曾报道国产蓝莓品质提升,并卖出“海鲜价”。果径达到22毫米以上的“巨无霸”国产蓝莓进入了市场,对比此前的进口蓝莓实现了果径和甜度提升。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从事水果经销生意的郑春雨告诉界面新闻,她销售的精品蓝莓每斤卖到了125元,国产蓝莓走起了高端化路线。

两个月之后,市场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当前每斤蓝莓不到30元,对比125元每斤的数据,价格差距明显。

蓝莓为何大降价?

种植面积扩大带来的供给增多,影响了蓝莓价格。国际蓝莓组织(IBO)报告,中国2022年的种植面积已达7.7万公顷,产量达52.5万吨。中国蓝莓已形成5大优势产区,分别是贵州、辽宁、山东、云南和四川。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种植蓝莓的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热潮,栽培面积从最初的10公顷快速增长到7.36万公顷,年产量34.89万吨。

高端水果国产化是近年来的趋势,红颜草莓、阳光玫瑰葡萄都源于日本,在大面积本土化种植之后,实现了价格下降,蓝莓也不例外。

此外,当前的蓝莓价格变动也与产地有关。当前国产蓝莓的供应期延长,已经可实现从11月-次年8月近10个月的供应期。3-4月时,市场在售的基本都是云南蓝莓及部分四川蓝莓,云南蓝莓高峰期将持续到4月末,进入五月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的蓝莓接档进入市场。

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所长、果树学教授李亚东向界面新闻表示,当前蓝莓市场价格下降的原因与在售蓝莓的产地变化有关,另外,蓝莓价格也与品质直接相关。

目前,北方陆地种植的蓝莓成熟并进入市场,“每年这时候蓝莓价格都会下降,这并非今年的特殊情况”,李亚东说。

相较于云南蓝莓,北方蓝莓的品质稍显逊色。“往年,北方蓝莓大约有20%-30%果径能达到18毫米及以上,但今年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很少,通常果径在15毫米左右。”李亚东介绍,去年秋季温度一直较高,进入11月,气温骤降,果树容易发生冻害,花芽冻伤导致大果比重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品质影响价格,当前并非市场上的所有蓝莓都在降价,“有好果就有好价”。当前云南产区的蓝莓进入尾果季,界面新闻走访盒马超市发现,产自云南的中果、大果,相比于今年3-4月份并未明显降价。250g盒装18毫米大果售价29.9元,换算成125g小盒装约为15元每盒。

当前盒马在售的大果蓝莓,250g每盒售价29.9元/摄影:界面新闻 武冰聪

决定蓝莓品质的,是品种。李亚东表示,想要种出好吃的蓝莓,第一要素就是品种,其他次要影响因素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种植条件。当前云南产区的大果径蓝莓,品种都来自国外。

盒马向界面新闻表示,蓝莓的品质优劣,品种因素占比6成。所以,盒马与智利蓝莓种植机构合作,引进国外同纬度的优良品种,再根据中国消费者喜好,不断调式、淘汰品种。经过6年时间,目前迭代了20个品种。

进入终端零售环节,通过品质把关和水果分级,企业就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盒马向界面新闻表示,他们要求基地供应盒马的蓝莓直径必须达到18mm以上,甜度不能低于十度。盒马称,水果的分级消费,更多是给基地种植带来收益。

蓝莓生意仍处在“暴利时代”

以蓝莓、草莓、树莓为代表的小浆果类水果,相对不易保存,市场售价更高,也更容易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李亚东曾向《环球时报》表示,中国的蓝莓种植进入“暴利时代”。以云南产区为例,种植第二年丰产,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亩,刨去管理、采收等成本,每亩收入达8万元左右。

然而,在五六月份上市的北方蓝莓,售价却远不如云南蓝莓,种植蓝莓的高收益是否仍然存在?

李亚东算了一笔账,北方产区每亩地的地租在500-1000元之间,水肥料等成本投入每年约为3000元,其中只有人工采果的费用较高,约为3元每斤。初步按照亩产1500斤算,采果成本是4500元,加上水肥和地租投入,总成本在8500元左右。“地头价按照15元每斤算,一亩地蓝莓的收入为22500元,减去成本还剩14000元。”李亚东认为,每亩地净赚超过一万元,属于高收入了。

小盒装蓝莓通常采取125g装,按照6月降价后的市场行情进行粗略估算,每小盒7.5元则每斤为30元,按照上述亩产1500斤的设定,每亩地蓝莓进入零售环节后创造的总价值为45000元,对比 22500元的地头价,从产地到餐桌,仍有两万元左右的空间,掌握在中间环节商家的手里。

也就是说,即便蓝莓降价了,但只要能卖得出去,每个环节仍然有利可图。

从需求端来看,目前蓝莓在中国并不担心销路。《中国蓝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2.63kg,而中国目前这个数字仅为0.26kg,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该报告援引蓝莓业内预测称,中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未来市场还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蓝莓成为家喻户晓的水果,上市公司开始布局蓝莓产业。资料显示,*ST佳沃华宝股份诺普信等多家公司都有蓝莓相关业务或产品布局。例如,诺普信在投资者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目前蓝莓主打品牌为迷迭蓝、爱莓庄,产品在淘宝、抖音有试运行的直营店铺。

李亚东向界面新闻表示,上市公司做起蓝莓生意,有助于蓝莓鲜果的品控更加标准规范,另一方面,有财力和市场运作能力的大公司入局,通过获得国外专利品种授权使用并开展自主品种的创新,可以提升我国蓝莓产业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云南省 盒马 水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