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低空经济 英伟达的CUDA和非洲尖毛草

无锡的低空经济 英伟达的CUDA和非洲尖毛草
2024年05月27日 08:07 镇江日报

华翔

■摘要

今天的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大树重要,小草也很重要。因为谁也不能预见到哪一棵小草会长成大树。城市产业突围,最根本的做法,恰是打造产业生态的韧性。

今年中国最火的未来产业是什么?无疑是低空经济。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已有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苏州、沈阳、太仓、武汉、天津、山东、长沙、漳州等地,发布了围绕低空经济相关的行动方案或相关征求意见稿。包括重庆、安徽、苏州、广州、武汉、贵州等地,则陆续推出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激励产业发展,其中总规模最大的达200亿元。

风乍起,有一座城市笑了,因为他十年前就有产业布局。说的是无锡。意识到道路交通等传统产业显露下行之势,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十年前就开始了“向天上要产业”的布局。2013年年底,交通集团联手德国道尼尔家族启动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海星飞机项目,成立了道尼尔海翼有限公司。项目的周期之长、技术难度之高以及对未来产业的认知不同,让交通集团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十年磨一剑!如今,公司旗下多型飞机成功首飞,道尼尔海翼也正由单一整机制造商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民用航空研发和生产一级供应商转型。同时,以制造为原点不断集聚各种资源、资本,结合集团旗下另一产业布局点——丁蜀机场,一个包含观光、跳伞、飞行员培训等多种低空业态的产业群落聚链成势。今年3月10日,无锡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奠基,低空旅游航线、空客直升机、艾而帆物流无人机研发制造等一批项目集群签约入驻。低空经济风口中,无锡已然成为“最靓的仔”之一。

今年美国最火的企业是哪家?无疑是英伟达。这家处于人工智能浪尖的芯片制造商,近日公布了其最新的季度财报,各项业务数据均呈现强劲增长。财报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在盘后交易中飙升,一天涨出一个英特尔。英伟达的狂飙,因为他的护城河——CUDA软硬件协同技术。简单地说,有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英伟达的GPU才能处理各种复杂的AI任务。且至少目前,无产品可以替代。

CUDA的成功花了多少时间?英伟达CEO黄仁勋最新的专访透露——十年。黄仁勋介绍,十年前推出CUDA,不仅没有立即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响应,甚至实际上摧毁了英伟达原本享有的10亿美元市场。因为CUDA的引入为英伟达的芯片增加了成本,但当时并没有足够的应用程序来支撑。缺乏应用程序导致客户并不重视这个产品,也不愿为此支付溢价。英伟达的毛利率受到挤压,市值也一度降至非常低的水平。采访者问:“面对这样的困境,你是否考虑过放弃CUDA,回归原先的战略?”黄仁勋答:“没有,我从未考虑过放弃……我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我知道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

无锡交通产业集团低空产业布局与英伟达CUDA的两个十年,不禁让人想起了非洲的尖毛草。2021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在佛山企业家大会上给与会嘉宾讲述了尖毛草的故事——“非洲有一种草叫做尖毛草,6个月才长一寸高,但是雨季来了以后,就可以长到2米。我们后来去调研的时候发现,尖毛草只能长一寸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强大的根系,所以等到水来的时候它可以迅速长成。”

十年前,无锡交通产业集团的低空产业布局和英伟达的CUDA,无疑就好像是小草。而十年时间的坚持,就仿佛是尖毛草在不断生根,譬如CUDA经过十年的不断进化创新,从1.0版到12.0版,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GPU软件计算生态。水来的时候,于无锡交通产业集团来说,是低空经济起风了;于英伟达来说,是人工智能兴起,于是,扶摇直上三千里。

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从小草长成大树,很多草会枯黄,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会碰到的现象。说尖毛草的同时,周其仁还讲述了“草灌乔”的教训——“‘草灌乔’,是上个世纪80年代西部开发当中的一个经验教训,是一个当时的总结。因为当时西部很干旱,为了解决很多地方沙漠化逼近的问题,就要逆转沙漠化,就要种植绿色植物。因为当地非常缺水分,所以当时引进了很多树,但最后没有成功。后来总结出了原因,是因为水土环境的问题,当地土壤里面涵养的水分太少,导致一下子种大树的话,大树会活不了,所以一定要从种草开始,一定要把种草作为改造底层生态的做法。”在那一场演讲中,周其仁特别谈到,“今天的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大树重要,小草也很重要。因为谁也不能预见到哪一棵小草会长成大树。”“小草企业不仅可以长成巨草,还有机会长成灌木、乔木,由‘草灌乔’构成一个生态。由于市场的变动,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动,包括气候、病毒等因素,企业面对很多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让每一个企业都健康。但是我们可以争取的是打造生态的韧性,做到死了一批(企业),一批(企业)很快又冒出来,可以让他做到长时间繁荣,长时间在国际市场里面有地位。”。

这两年,经济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学术争论——林毅夫张维迎的“产业政策之争”。跳出产业政策AB面观点的直接碰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提出,“产业政策到底怎么做才会更好?我们想是不是有另外一个方向?不是去提供金融扶持,不是去提供税收优惠,不是关税保护,不是对行业直接补贴或政府直接对行业投资,我们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办法,来实现我们产业政策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同时又不产生这些负面的后果。”“我们把这些关键产业找出来,然后看看这些关键产业中关键的制度障碍是什么?我们来解决这个制度障碍,在我们解决了这些行业制度障碍以后,这些行业能发展起来,我们再去找其他的瓶颈一步一步地解决。”这是产业政策或者说营商环境的做法,不也就是在具体打造产业生态的韧性吗?

白重恩说,“我认为这是我们产业政策应该考虑的方向”。仔细想一想,这何尝不是城市产业突围最根本的做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英伟达 无锡市 CUDA 非洲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