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技术赋能未来农业

合成生物技术赋能未来农业
2024年05月27日 06:00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通过光合作用,生物体将二氧化碳等转化为我们可以利用的淀粉和蛋白质,这就是生物制造。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去改造农业,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谈到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广东深圳先进院合成所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罗巍滔滔不绝。

  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良作物、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力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这里有一座“生物铸造工厂”——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大设施),其下专门设立了农业和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

  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副所长、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经理袁海介绍,该中心聚焦重要农作物、经济植物与藻类、农业微生物及潜在农业绿色生物制造领域,运用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创造颠覆性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和产品,打造适应遗传改良品种的下一代自动化和智能化植物和藻类工厂,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推进创新高产、低耗、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作物与藻类品系研发,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蓝藻为例,罗巍介绍:“蓝藻是一个优秀的蛋白质和油脂生产载体。假设我们拥有足够多的海面,通过人工改造蓝藻,我们可以大量生产蛋白质。这就有可能替代进口的大豆蛋白,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影响力的发展方向。”

  “这里相当于一座智能化的‘生物铸造工厂’,可以缩短实验周期,提高实验效率,进而推动生物技术的变革。”袁海说,大设施可以将繁琐的实验从纯手工转为自动化,低通量转为高通量,随性化转为标准化。未来,大设施还将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不仅对学术界开放,也对产业界开放。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设计学习平台、合成测试平台、用户检测平台3大平台。

  据麦肯锡测算,合成生物学未来会对材料、化学品与能源,人类健康与性能,农业、水产养殖和食品,消费品与服务四大领域产生2万亿美元至4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产生1.8万亿美元至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生物技术 生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