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执笔 乡村成画

人人执笔 乡村成画
2024年05月27日 06:00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图为乔官镇邵家庄村村民和保洁员一起打扫卫生。 受访者供图  图为乔官镇邵家庄村村民和保洁员一起打扫卫生。 受访者供图

  初夏时节,走进山东省昌乐县宝城街道的大小乡村,满目绿意扑面而来。“以前是村民有钱了进城买房,现在村里道路改善了,环境变美了,这两年有20多户原先进城住楼房的居民又搬回来了。”东徐村党支部书记段向东笑言。

  近年来,昌乐县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然而,一时美易,时时美难。如何管护好村里的人居环境?山东省昌乐县通过发动群众力量,探索出一条“农村物业公益化”的管理道路,目前已基本实现后续管护“零投入”。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昌乐县,对如何破解人居环境后续管理难一探究竟。

  提升荣誉感 增强村民内生动力

  一大早,昌乐县乔官镇邵家庄村村民邵钦方就开始忙碌起来。他细致地将自家院内院外打扫了一遍,连门前的村道也一并清扫干净。邵钦方说,在邵家庄村,维护环境卫生已成为每家每户的习惯。

  “以前村里水沟恶臭熏人、垃圾随地可见,现在污水垃圾没有了,沿着村道散步都是享受。”邵钦方的这段话道出了邵家庄村人居环境的巨变和农民心声。

  邵家庄村位于昌乐县乔官镇北部丘陵地带,整村自东向西沿坡而建,以前村民把垃圾堆在院外,污水直接排到屋后的小河沟。“为了长效解决垃圾堆放和污水倾倒的问题,我们将房前屋后规划成小花园,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菜。”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邵立清告诉记者。

  如今,这些小花园、小菜园不仅节省了日常村庄保洁资金,还破解了农村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放这一“老大难”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乡村颜值。

  “每次出去介绍自己是来自邵家庄的,别人都竖起大拇指点赞说你们村环境卫生真好,我很自豪。”60岁的村民邵泽远每天早上起来、晚上回家,只要看见路边有垃圾都会主动清理。

  有类似感受的还有宝都街道高家河村村民高其存。“作为村里清理垃圾小组组长,我每天带头和两三个村民一起把村屯主干道垃圾都清理掉。”高其存一边说着一边和几名村民清理着垃圾。

  “你别看我们村现在这么好,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的。”高其存在高家河村生活了几十年,村子一点一滴变化都留存在记忆里,“过去村民们别说打扫大门口了,自家院子都不愿意收拾。后来我们就带头干,用大喇叭喊大家一起干,再后来就一家一户主动比着干。同时保洁员天天开着车在村里清理垃圾,保持良好环境。”高其存说。

  变化不只发生在邵家庄村和高家河村,也发生在昌乐县的每个村镇。

  目前,昌乐县建立了“村‘两委’+党员+公益岗+志愿者”的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统筹推进垃圾清理、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美丽庭院等各项工作;同时,落实村党员干部包户包巷机制,构建“以村为网、小组为格、街巷路为线、重点区域为点”四位一体管理网,确保环境问题不“出格”。

  “现在村庄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村庄面貌持续改善,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后,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昌乐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农村公益物业管理”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发挥村民作用,以村民的“自治”,实现村庄环境的“精致”。

  共建共管 后续管护“零投入”

  道路变宽阔了,空气变清新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美了,在营丘镇庞家河村,大家对村里环境的整治效果赞不绝口。“以前生活垃圾到处都是,现在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房前屋后垃圾不见了,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了,亲戚来了都笑着说认不出来了!”村民庞荣德满意地说。

  比起村里的环境,更让庞荣德满意的是村里新建了排水管道。庞荣德带着记者来到屋后,只见一根直径30厘米的管道连接屋内和排水渠。“以前一下雨家里就淹水,现在完全不用担心!”65岁的庞荣德对村庄的改变很是满意。

  “我们村南高北低,以前下大雨时,北边迅速积水,大多房屋都会渗入雨水,排也不好排,老百姓苦不堪言。”村党支部书记庞友德说,“市场报价要近40万,为了尽快解决村内排水的问题,我们采取自采材料,村民投工投劳的形式完成工程。”

  为了降低成本,庞友德发动村里6名专业泥瓦匠,带着村民耗时100天建成了一条总长度2000米、贯穿村庄南北的一米宽排水渠。“排水渠我们只用了17万元。”庞友德告诉记者,除了村干部是义务劳动,村里给每名参与者支付了市场上雇工价格一半的工钱。“既节约了工钱,又发动了群众,村民们对于排水渠很爱护。”庞友德说。

  除了修建排水渠,庞家河村还把“共建共享”运用到日常的环境管护中。

  “这些海棠、月季都是村民们捐出来的。”庞荣德告诉记者,村里边边角角的绿化花苗基本都是从村民家里移植过来。“村民还会剪枝、浇水,不仅为村里绿化省了钱,村民们也更爱护自己打理的环境。”庞荣德说。

  不仅如此,村干部带头划分“责任田”,清扫分管区域的卫生。各家各户负责各自房前屋后的卫生,公共区域则由村干部每周义务清扫两次。“目前,村里的环境管护费用几乎为零。”庞荣德说。

  就像庞家河村这样通过村民共管共建实现村内管护费用为零的情况,只是昌乐县探索环境日常管护的缩影。“农村公益物业管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一种新探索、新模式,既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客观需要。”昌乐县相关负责人说。

  文旅融合 发展“美丽经济”

  走在乔官镇唐家店子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原本“灰头土脸”的水泥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醒目的“文化墙”。墙上寓意吉祥的各式彩绘,让人驻足流连。

  环境美了,如何让村民有了“面子”更有“里子”?

  唐家店子村就在挖掘村里乡土文化上下了功夫。“现在村里步道上游客来来往往,但以前这条路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地村民张贵巧介绍,早些年唐家店子村里连一条沥青路都没有,由于村民外出打工,不少农房逐渐闲置。

  “2020年唐家店子村入选山东省级美丽乡村项目,通过政府投入50万元+村集体自筹30万元的模式,唐家店子村将村里的房子全部画上番茄主题的墙体画,让文化墙成为吸引游客的‘活招牌’,既让优美环境深入人心,又提升村民的精气神。”乔官镇党委副书记张忠涛告诉记者。

  提振村民底气的还有村民们越来越鼓的腰包。

  “家门口赚钱,以前想都不敢想!这都得益于环境变好了。”村民梁其安说,去年她家种的番茄赚了15万元,比以前增长了一倍还多。“现在不少游客来棚里采摘,收益多起来了。”梁其安喜滋滋地说起家里的变化。

  如今,不仅番茄产业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番茄特色小镇”也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我们附近有死火山,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所以生产的西红柿口感特别好,前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张德良种有5亩地的大棚,每逢周末都要接待上百位游客。

  除了“农业+旅游”之外,乡村直播带货也火了起来。返乡创业的“90后”主播张婷婷告诉记者:“我们回乡发现村庄建设这么好,整洁干净、交通方便,直播间就在田间地头,大大降低了电商的运营、物流等成本。”目前,唐家店子村像张婷婷一样返乡创业的“网红”有20位,并且还给当地村民培训线上直播带货,孵化出20多位村民主播,带货直播销售额已达2000万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农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