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C1版)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下转C3版)

(上接C1版)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下转C3版)
2024年05月27日 05:54 证券日报

  

  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证券公司转融通担保证券明细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证券公司持有的市值中。

  6、网上投资者缴款

  投资者申购新股摇号中签后,应依据2024年5月30日(T+2日)公告的《网上摇号中签结果公告》履行缴款义务,网上投资者缴款时,应遵守投资者所在证券公司相关规定。2024年5月30日(T+2日)日终,中签的投资者应确保其资金账户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不足部分视为放弃认购,由此产生的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网上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结算参与人最近一次申报其放弃认购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网上申购。放弃认购的次数按照投资者实际放弃认购新股、存托凭证、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次数合并计算。

  7、本次发行可能出现的中止情形详见“四、中止发行”。

  8、本公告仅对股票发行事宜扼要说明,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欲了解本次发行的详细情况,请仔细阅读2024年5月24日(T-2日)披露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巨潮资讯网,网址www.cninfo.com.cn;中证网,网址www.cs.com.cn;中国证券网,网址www.cnstock.com;证券时报网,网址www.stcn.com;证券日报网,网址www.zqrb.cn;经济参考网,网址www.jjckb.cn)上的《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说明书》”)全文,特别是其中的“重大事项提示”及“风险因素”章节,充分了解发行人的各项风险因素,自行判断其经营状况及投资价值,并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发行人受到政治、经济、行业及经营管理水平的影响,经营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能导致的投资风险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9、本次发行股票的上市事宜将另行公告。有关本次发行的其他事宜,将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经济参考网上及时公告,敬请投资者留意。

  释义

  在本公告中,除非另有说明,下列简称具有如下含义:

  一、发行价格

  (一)发行价格的确定

  发行人与保荐人(主承销商)综合考虑发行人所处行业、市场情况、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协商确定本次网上发行的发行价格为28.30元/股。此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为:

  (1)16.80倍(每股收益按照2023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2)15.77倍(每股收益按照2023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3)22.40倍(每股收益按照2023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4)21.02倍(每股收益按照2023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依据中国会计准则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二)与行业市盈率和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比较

  1、与行业平均市盈率比较

  公司是国内注塑产品和精密注塑模具的专业制造商,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玩具日用品、汽车配件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的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年),公司所属行业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截至2024年5月23日(T-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24.07倍,最近一个月的平均滚动市盈率为22.92倍。

  A、与行业平均静态市盈率比较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人2023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静态市盈率为22.40倍,低于2024年5月23日(T-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24.07倍。

  B、与行业平均滚动市盈率比较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人前四个季度(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滚动市盈率为22.15倍,低于2024年5月23日(T-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22.92倍。

  C、发行人所属行业变化态势

  截止2024年5月23日, C29行业各阶段静态平均市盈率和滚动平均市盈率如下:

  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近一年以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较为平稳,本次发行价格28.30元/股对应发行人 2023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22.40倍,不超过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24.07倍,亦不超过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22.92倍,处于合理水平(截至 2024年5月23日)。

  2、与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

  公司可比公司的主要标准为:(1)业务均涉及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已实现或初步实现“模塑一体化”经营;(2)产品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3)关键业务数据、指标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

  因此主要选取横河精密天龙股份上海亚虹双林股份、星诺奇、唯科科技肇民科技作为发行人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其中,星诺奇未上市,因此选取横河精密、天龙股份、上海亚虹、双林股份、唯科科技、肇民科技作为发行人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5月23日

  注1:可比公司前20个交易日(含当日)均价和对应市盈率为2024年5月23日数据;

  注2:市盈率计算可能存在尾数差异,为四舍五入造成;

  注3:可比公司扣非前/后静态市盈率=前20个交易日均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总股本(2024年5月23日));

  注4:利安科技扣非前/后静态市盈率=发行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发行后总股本);

  注5:扣非前/后滚动市盈率=前20个交易日均价/(2023年4-12月和2024年1-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归母净利润/总股本(2024年5月23日));

  注6: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星诺奇尚未上市,无股价可参考故未列示比较;

  注7:根据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公告的2023年度报告,横河精密和上海亚虹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规模远低于其他可比上市公司,其对应的2023年静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偏高,在可比公司的2023年平均静态市盈率和平均滚动市盈率的计算中作为极值给予剔除。

  A.与可比上市公司静态市盈率比较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人2023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静态市盈率为22.40倍,低于扣除异常值和极值影响后可比公司的2023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的算术平均静态市盈率40.42倍(截至2024年5月23日)。

  B.与可比上市公司滚动市盈率比较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人前四个季度(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滚动市盈率为22.15倍,低于扣除异常值和极值影响后可比公司的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的算术平均滚动市盈率32.80倍(截至2024年5月23日)。

  综上,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发行人2023年扣非前后孰低的归母净利润摊薄后静态市盈率为22.40倍,低于截至2024年5月23日扣除异常值和极值影响后可比公司2023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的算术平均静态市盈率40.42倍,亦低于截至2024年5月23日扣除异常值和极值影响后可比公司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的算术平均滚动市盈率32.80倍。

  3、发行人所属行业竞争格局、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

  (1)行业竞争格局

  塑料产品的成型过程通常需要依靠模具完成,且不同规格、材质、性能的塑料产品适用的模具各不相同,为保证零件产品品质,模具在设计、开发、调试过程中均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生产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及时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塑料产品行业在模具设计和开发、零件生产和技术支持等多个维度展开竞争。多维度的行业竞争关系使综合实力领先的塑料产品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综合实力较弱的塑料产品企业则在中低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行业竞争的结果最终反映为客户结构的差异,主要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顶层优质企业具备较强的模具开发能力及满足客户需求的量产能力,产品可覆盖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零部件,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中层规模企业可提供基本模具设计及开发能力,并配备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产品可覆盖少数行业,客户多为国内外二线品牌。底层中小企业不具备模具的设计开发能力,品质管控能力较差,主要凭借低价参与市场竞争,客户多为低端品牌。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行业细分领域竞争充分。根据《关于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关于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援引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说明显示,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整个行业的5%,前200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占整个行业的24%。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10亿元-20亿元之间的58家,5亿元-10亿元之间的68家,3亿元-5亿元之间的125家,其余在3亿元以下。公司营业收入在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行业的排名为180-230名之间,属于该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

  塑料产品需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故多为定制化生产,即先定制开发成型模具,再根据模具进行批量生产。这一特点使得下游客户对塑料产品良品率、耐久度、稳定性等质量因素尤为看重,特别是使用价值要求较高的功能性零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影响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因此,产品质量竞争成为塑料产品企业在各自细分领域竞争的关键,长期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塑料产品企业与下游客户的合作相对稳定,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决定了塑料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2)行业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

  1)行业市场空间

  2016年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塑料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塑料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的普及。“十四五”期间,全球创新格局和产业变革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制造业进入智能转型期,倒逼塑料加工业发展,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

  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信息、航空航天、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客户企业纷纷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高档产品比重逐渐加大,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市场将迎来新增长点,预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综上,无论是注塑产品还是注塑模具,都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发行人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8-2023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如下图所示: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

  2024年1-2月,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3,049.7亿元,同比增长11.3%,市场空间较大,呈现回升态势,不存在持续下滑的情形。

  2)行业发展趋势

  ①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仍将持续增长

  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高档产品比重逐步加大,基础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塑料制品产量不断增长,市场增长空间仍然较大,产值可保持较高增速,在满足社会一般性需求的基础性应用领域保持稳步增长情况下,高端应用领域在逐步扩大。塑料制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趋势为塑料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塑料制品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将进一步推动上游企业持续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进而促使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②错位发展,深耕细分市场

  塑料制品行业的下游领域范围较广,不同塑料产品对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塑料产品种类多、技术跨度大、应用广泛,市场需求规模较大且分布于不同下游行业,市场参与者以中小企业居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参与者通常根据其自身的研发设计、技术、管理优势进行细分市场的产品定位,选择错位竞争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以谋求发展、壮大。

  ③产业集群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以及华中地区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产业集群的建设将围绕着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等实施战略进行下一步布局,将从单纯的加工型作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全产业链延伸。从而推进塑料加工产业集群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塑料制品行业的总体竞争力。

  3)主要下游行业状况

  塑料产品作为终端产品的组成部分,其行业发展与下游行业紧密相连,不同的下游行业对塑料产品的要求不同。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玩具日用品、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等领域,需要顺应下游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行业趋势。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下游的主要客户为了适应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和需要不断更新换代设计的行业特点,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采购成本,一般会利用国际分工体系建立自有零部件采购渠道。因此,通过下游客户的认证并成为合格供应商对塑料产品生产企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塑料产品生产企业进入供应链体系成为一名合格的供应商后,可以得到更多更稳定的订单。而下游厂商也能获得长期稳定质量过硬地供货。

  ①消费电子类行业状况

  消费电子类产品泛指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的电子产品,较为成熟的市场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及外设产品等。这些产品已发展成熟,具有市场规模大、客户渗透率高、行业新技术发展快和产品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而成长型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提升,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物联网时代拓宽了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应用领域,各类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大幅上涨,消费群体将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5G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电子类产品芯片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以适应新技术的运用,芯片的更迭同时带动外观设计的改变;而芯片无更迭需求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其外观设计也将不断优化转型以降低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而激发消费电子类产品整体升级的需求。

  消费电子类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设备的塑料外壳,而利安科技作为细分领域电子消费类塑料产品的供应商,将随着电子消费品市场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业务。

  A、计算机外设行业状况

  在全球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个人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已经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存量市场。随着折叠屏、多屏幕、OLED等新兴技术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应用,产品更新换代大大加速,进一步推动了个人计算机需求的增长。此外,近年来居家办公和线上教育的需求迅猛增长,强有力地促进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复苏。根据IDC统计,全球PC市场出货量由2016年的2.602亿台增至2022年的2.923亿台。全球PC市场出货量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IDC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5,980万台,同比增长1.5%,全球PC市场恢复正增长。

  电子游戏以及电子竞技行业稳步增长态势持续催生着PC端游戏外设产品市场的增量空间。根据Newzoo发布的《2022年全球电竞市场报告》,全球电竞产业收入预计将由2021年的10.84亿美元跃增至2022年的13.80亿美元,年同比增长27.29%,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18.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4%。2022年,核心电竞爱好者人数将达到2.71亿,到2025年,核心电竞爱好者的数量将以8.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18亿人。游戏与电竞行业的发展衍生出对周边硬件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外设产品市场的扩张。

  B、中国鼠标行业需求规模

  随着远程办公文化的兴起和全球化办公模式的普及,家庭及个人工作站的配置需求激增,高质量鼠标成为提升远程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工具。技术层面,无线技术、高精度传感器以及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不断进步,不仅赋予了鼠标更强的性能与舒适度,还通过多设备兼容、静音设计等功能创新,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办公场景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对员工健康与效率的重视促进了人体工程学鼠标的需求增长,加之企业大规模采购策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容量。此外,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购买渠道的拓宽与便捷性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对个性化、高性能鼠标产品的可及性。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消费升级趋势,也促使用户更加注重办公设备的品质与功能性,愿意投资于高端鼠标,从而共同推动了整个鼠标市场的蓬勃发展。

  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ZDC,canalys,市场调研,中经视野分析整理

  随着鼠标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各种创新的技术和设计将被应用到鼠标产品中。省电、超长寿命、无延时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在使用鼠标产品时能获得更好的体验。在输入效率、便捷性、产品工艺等因素得到保证和提升的前提下,消费者沿用鼠标产品而非选择更换并不熟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是必然趋势。2022年我国鼠标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68.35亿元,同比增长0.7%。2018-2022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9%,预计2027年我国鼠标需求规模将达到295.4亿元。

  C、安防行业状况

  公司现有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为监控摄像头外壳。由于每一台室外监控摄像头都需要一套用来抗风、防水防腐蚀的塑料外壳,室内监控摄像头则需要具备环境贴合性和美观性的塑料外壳。监控摄像头外壳需求数量与监控摄像头市场需求数量保持高度关联性,因此安防市场作为监控摄像头的下游市场,也是公司重要的发展领域。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安防需求不断增长。至2023年,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高达10,100亿元。

  数据来源:CPS中安网

  预测我国安防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其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是5G技术驱动智能安防产业加速发展。5G技术具有超高速、低延迟等优势为安防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也为智能安防产业提供了支持。

  ②玩具类行业状况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玩具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玩具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儿童玩具而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为成年人乃至老年人设计的玩具悄然兴起,玩随着玩具产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面向成年人的玩具也越来越多,玩具类行业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全球玩具零售价值自2016年至2020年经历持续增长,由2016年917亿美元增至2020年9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并预测全球玩具市场的未来增长稳固,将于2025年达1,267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9%。塑料及金属玩具构成全球玩具市场的重要部分,其于2020年占全球玩具市场的零售值约62.0%,预期于2020年至2025年以复合年增长率5.8%增长。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玩具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17-2021年,中国塑科积木玩具行业市场规模由142亿元增长至2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75%,到2026年中国塑料积木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60%。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23年,中国玩具出口金额为421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有所下降,但依然高于2020年。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中国玩具出口金额为56.77亿美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增长4.32%,呈现复苏趋势。

  按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玩具市场对比全球已较为成熟的玩具产品市场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作为一家拥有精密注塑模具开发能力及配套注塑工艺的企业,目前主要为全球领先的儿童娱乐公司Spin Master生产塑料玩具产品,未来拟提高对自有品牌玩具产品的开发力度,在目前集中度低的玩具行业逐渐站稳脚步,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③汽车配件类行业状况

  汽车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截至2017年,全球汽车行业已保持多年的稳定增长;2018-2019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美国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全球汽车产量出现一定下滑。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滑,但我国整体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重大幅上升。2021-2023年,全球及我国汽车产量均出现反弹。

  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属于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汽车拥有量也逐年增加,我国汽车保有量占全球比重呈上升趋势。我国从汽车小国逐步成为全球汽车最大的销售市场,保有量正在快速追赶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截至202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同时,随着中国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大力推广,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量空间与存量空间并存,所以我国未来的汽车市场将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万亿元,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带动下,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趋于良好。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202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将达7.8万亿元。

  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长期合作供应商,不仅可以根据车型更新零部件设计,在汽车保有量极大的后汽车市场里提供相应产品;还可以根据技术更新,和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公司合作开发设计了汽车零部件的模具,在参与者众多的汽车上游产业链里丰富产品线和挖掘潜在客户。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汽车塑料件需求量也日趋增长,目前,汽车用塑料零部件约占汽车总重量的15%左右。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到2020年、2025年、2030年,整车质量需比2015年分别减重10%、20%、35%,上述政策和路线图指引为我国汽车塑料件的更多应用和轻量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及对提升燃油效率的迫切需求,塑料零件有望在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中受益,需求量也会随着本身设计灵活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而不断提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市盈率 投资者 宁波市 净利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