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创“大”,大全何以“以变应变”

以“小”创“大”,大全何以“以变应变”
2024年05月27日 03:37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付奇 许愿

“如果企业不去变,结果就是关门;如果企业随便变,结果就是衰败。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主业,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创新。”

——大全集团总裁 徐翔

电是地铁的“血液”,配电柜则是地铁的“心脏”,为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动力支撑和能源供给。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密集的地铁网络中,这颗“心脏”有极大一部分是由一家位于扬中市新坝镇的民营企业——大全集团供给的。截至今年一季度,大全集团“默勒MODAN6000”智能配电柜国内外累计供货的轨交线路已多达132条。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企业,到发展成拥有超2000个专利的电气行业“翘楚”,再到成为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生态的链主企业,几十年来大全稳扎稳打、由小变大,这家制造业民营企业何以能一路不断成长“蝶变”?

传统企业的“双重转型”

在新坝镇大全路66号的大全集团总部基地,云集了多家子公司,这些“小而美”的公司几乎家家都有“独门绝技”。

“倒车,请注意!”在江苏大全凯帆开关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AGV小车来回穿梭,智能化生产线上,一只只机械手臂不断挥动。在一条约60米长的框架断路器生产线旁,操作工人王箫宇告诉记者:“这条产线24小时运转,由AGV对接区、装配区、自动测试区和包装区四大区域组成,我和另一名同事配合,每天能生产100台框架断路器。”

制造业自主可控的关键,在核心零部件。“凯帆开关的零部件九成以上是由我们自制的,而且是标准化、可拆解的,公司实现了智能化研发、管理、制造,像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达到90%。”凯帆开关市场部吴嘉介绍。

在大全集团旗下各公司,这样的数字化场景比比皆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不一定能生存下去,但不‘数转’的企业肯定活不下去。”大全集团总裁徐翔告诉记者,大全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率先走上数字化之路。2016年,大全与思爱普、德勤合作,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集团及下属公司全面推动“数字化大全项目”。目前,大全集团已创成国家级智能工厂,“数字大全”已成为集团的鲜明标识。

从传统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转型的另一条道路。

记者在大全集团全资子公司——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看到,各条智能产线有序生产。“装配车间有300名工人,目前订单已满负荷排到了7月。”公司行政经理徐然指着一排已经下线、排列整齐的配电柜框架介绍,这些蓝色的都专供核电厂。“与元器件不一样,配电柜产品最大特点就是‘定制化’,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从前端研发设计到中端生产制造再到终端安装维护,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变,是不变的发展之道。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正是大全集团“求变”的结果。30年前,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乡镇企业”模式起家、寻求转型的大全“敢为人先”,抓住时代机遇,与德国默勒创建起这家合资企业。“站上世界舞台,企业才可能看得更远。想要提升技术,我们就要和最先进的伙伴携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企业当时的考量。”徐翔说。

向“外”借力,大全集团此后相继与德国西门子、美国伊顿、瑞士赛雪龙等世界知名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引进世界领先的设备、核心技术以及质量理念、管理办法,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2023年,大全集团各项经营指标再创新高,实现订单额464亿元、利润87亿元,稳居“中国电气工业100强”榜首。

领军企业的“两大挑战”

成长为电气行业领军企业的大全,也面临“守城”的难题。“作为民营企业,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决策和管理。”徐翔直言不讳。

民营企业,保持决策正确是最难的。在大全集团成立之初,董事长徐广福便明确了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只做“电”。

“在大全集团的发展之路上,企业审慎决策,可以‘跨界’但绝不‘越界’。”徐翔回忆说,在企业有一定规模后,也曾遇到过各种“诱惑”,“以前房地产特别火我们也想过投资,但试水没多久就发现根本不了解其中的门道,立刻‘悬崖勒马’了。”

审慎不代表保守。“大全集团现有电气、新能源、电力电子、元器件四大板块。这四个板块全部围绕一个‘电’字协同发展。”徐翔说,大全的发展思路是在电气行业做“大而全”,在细分领域做“小而专”,练好内功是大全集团守住阵地、市场突围的最大底气,“我们该投资的时候,像技术投入、设备更新等,毫不手软,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到最好。”

眼下,大全集团已先后成立南京、武汉、西安三大研究院,并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形成完备的科研创新体系,研发人员1000多人,集团每年的科技投入均超过当年销售额的5%。

“绝不手软”的还有员工待遇。“企业健康发展,既要有决策定力,也要有管理魄力。”徐翔以人力资源管理举例,大全集团总部扎根扬中,却在全国形成1.7万人的企业规模,持续吸引人才的关键,就是待遇。

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全集团员工的薪酬每年都有稳定增长。企业给员工薪酬定下一道“硬指标”——员工每年薪酬的增长不得低于当年通胀率。“一个优秀的企业应当做到与员工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成果。”徐翔表示。

链主企业的“三件小事”

链主企业,往往是产业链终端的“庞然大物”,带动能力最强。作为链主企业的大全,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在一条产业链上,一家强是强不起来的,必须要聚合全链条力量,协同共进。”

“我们希望能够与上下游企业一同聚链、强链、补链,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 徐翔说,为此,企业做了“三件小事”——

一件是“开门办企”。“我们是全力支持上游企业发展的,也会积极使用他们的首台套设备、产品。”徐翔笑着给记者讲了一个细节,“大全是开放的,每次有企业家来参观,我们都欢迎拍照,不怕被模仿,而是希望他们能成为我们产业链的一分子。”

另一件是“数据互通”。如何更好畅通供应链?大全集团搭建了智慧供应链管理系统,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记者在该系统上看到,供应商可以在线确认订单要求及交期,及时反馈生产进度、质量情况及物流信息,质量问题、送样、现场审核等各节点全过程线上协同管理,整改过程线上即时反馈,仅去年在线确认订单数就达38万份,极大减少了采供双方线下确认的工作量。

还有一件是“组团出海”。顺势而为,大全集团很早就紧跟“一带一路”倡议,迈开向共建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步伐,已获得近5亿元的订单,去年还在越南设立分公司,与印尼APP集团签订框架合同……“作为链主企业,我们有责任带动上下游企业一起‘出海’,让世界看到‘江苏制造’的整体实力。”徐翔说。

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三件事”?徐翔认为,做企业要有格局、自信和胸怀,这与乡镇企业当年所展现出的“四千四万”精神一脉相承。“‘四千四万’精神并不会过时,它不仅在过去,而且在未来。”徐翔认为,这份精神正是企业未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市场变化时,能够持续“以变应变”的行动指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