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2024年05月26日 21:36 科技部网站

转自:中国科学报

“具身智能旨在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软硬件结合智能体,以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下执行任务为主要方式,来实现人工智能的进化,具备自感知、自认知、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等智能特征。”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表示,具身智能已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5月25日至26日,以“大模型具身智能”为主题的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举行。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在内的40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东莞,聚焦大模型时代下具身智能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走向展开研讨,以期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

会议现场。

“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热点”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学科技术,正推动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2024年也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

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在会上发表题为《大模型时代的具身智能》的特邀报告。张钹表示,第一代人工智能基于知识的推理模型,属于知识驱动,模拟人类思考、理性行为。第二代人工智能是数据驱动,针对特定领域,利用特定模型(算法和算力),完成特定任务。发展第三代人工智能,核心思想一定要建立人工智能的理论,人工智能当前面临的问题就出在到现在为止没有理论支持。

“正因为缺少理论,造成当前社会对语言大模型的认知处于模糊阶段,对涌现的现象难以解释。”张钹提出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知识驱动+数据驱动,利用知识、数据、算法和算力等4大要素,构建可解释与鲁棒(稳健)的 AI理论与方法,发展安全、可控、可信、可靠和可扩展的AI技术,这是推动AI创新应用与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服务机器人会成为未来一个机器人发展的增长点。如医疗、康养、清洗、农业、物流、酒店接待等领域应用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其增长率会远远超过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院长陈小奇在会上预测,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会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未来,我们跟机器人的互动,会像我们如今跟手机一样紧密。

陈小奇现场分享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先进制造的应用与展望》特邀报告。他呼吁在场的科技工作者们一定不要忽视机器人发展的这种潮流和趋势,并把握住这个趋势,“把中国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人形机器人,打造成一个国际领先的高地,我觉得我们在座各位都是任重道远的。”

东莞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风口

当前,一幅竞逐人工智能未来赛道、奔涌“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图景正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徐徐展开。

?

肖亚非致辞。

“东莞将全力当好大家的服务员和‘合伙人’,在项目资金、产业基金、产业空间、人才引留等方面,为大家在东莞创新创业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优的服务。”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致辞时表示,东莞作为一座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特色的城市,将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模型应用领域推动“大模型”+“工业小模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算力算法生态在松山湖和滨海湾集聚,设立“工业算法”联盟,加快开发一批“开箱即用”的智能算法应用,在中心城区附近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小镇,探索建设城市级人工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大家多到东莞参与科技交流、开展科研活动、推动成果转化。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可带来题为《如果大模型是一个答案,那么什么是问题?》的特邀报告。他表示,未来的大模型将越来越像人,不仅具备人的思想,还将拥有人的思辨力和表达能力。人性化的语言模型是大模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应以大模型为基础形成产业生态,衍生出各种高水平垂直应用。

“变胞机器人开创了具身智能的‘环境适应身体’的特点,可以根据环境自主改变结构,变化形态、调整模态、实时进化。”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带来题为《智能结构进化机器人一“具身智能”的变身、变体与变胞》的特邀报告。他表示,“变胞机器人在灾后救援、污染防治、水源保护、火灾隐患巡查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例如在水源保护方面,很多狭窄的地方人进不去,传统机器也进不去,而变胞机器人可以变形缩小钻进去,到达地点后再变形展开,进行各种操作。”

?

参会领导、院士专家合影。本文图片由袁仕联供图

“去年年底,我来到松山湖参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大会,东莞、松山湖对科学、对产业落地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建伟表示,在具身智能产业爆发增长的新时代,东莞已开始布局卡位,通过发挥制造业门类众多,应用场景丰富的特点,创出东莞具身智能的新特色,助推产业转型,构筑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下一个风口就是聚焦在真实世界,落地场景。东莞是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很好的练兵场和实践基地。”

本次会议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合会共同主办,采用1场全体大会,以及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具身多智能体、具身智能技术实现、具身智能安全与治理等多个专题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展开。会议期间,与会院士专家通过深入交流、研讨,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建议,形成《2024松山湖科学共识》,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