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这座百年教学楼,探寻被时光铭刻的印记

走近这座百年教学楼,探寻被时光铭刻的印记
2024年05月26日 19:3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拥有蜚声海内外历史悠久的大学学府,也孕育了众多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教育校园。

一起走入上海市市东中学老教学楼,阅读、感受这座校园典雅古朴的历史建筑的魅力,探寻那些被时光铭刻的印记,以及生生不息的文脉传承。

上海市市东中学位于杨浦区荆州路42号,是全国百所历史名校之一。市东中学老教学楼位于校区西侧,建于1915年,由著名建筑师特纳(R.C.Turner)设计,三层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融合英式住宅元素,如三角山花、转角隅石、红砖窗套等,整体典雅而庄严。2015年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市东中学老教学楼鸟瞰图市东中学老教学楼鸟瞰图

2017年,为适应学校新发展,更好地利用历史建筑、提升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市东中学老教学楼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启动。恢复老教学楼的历史风貌,焕活百年历史建筑,再现历史空间,留存百年教育记忆,赓续百年教育初心。

历史溯源

20世纪初,聂云台是近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他年轻有为,是创办中国第一家纺织机械制造厂的先驱者。

作为民族企业家,聂云台发愿要“教育救国,实业救国”。1913年,感到杨树浦“苦无良好学校,儿童失学者多”的聂云台提议,由聂氏捐原精武体育会土地七亩和部分款项,创办华童学校。

历史南立面与北立面照片
历史南立面与北立面照片

1914年冬,正式开工建造校舍。1915年冬,校舍落成。1916年,聂云台为纪念其父聂缉椝,学校正式取名“聂中丞华童公学”,后更名为“缉椝中学”,1951年定名为“市东中学”。

重焕新辉

2020年,秉持“真实性、完整性、可识别性以及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以市东中学老教学楼1915年建成之初的历史原状作为设定,对市东中心老教学楼进行了风貌恢复。通过详实的历史研究以及细致地现场查勘考证,对照原始设计材料和施工工艺,严格按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进行修缮,力图恢复建筑外部和室内空间的历史风貌,留存历史记忆。

建筑外立面聚焦屋顶、墙面以及门窗等重点部位,注重历史材料、质感和细部装饰的风貌恢复。力求让建筑外立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人们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底蕴。

南立面修缮前后对比

北立面修缮前后对比

礼堂是市东中学历史的核心,因此,根据历史照片及历史图纸,修缮团队真实完整地恢复礼堂格局和细部装饰,包括木墙裙、天花线脚、拱券窗套、铁艺栏杆、水磨石地面等,让建筑最重要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礼堂修缮前后对比

走廊是市东中学最具特色的室内空间,墙面有连续的凹凸变化,光影曼妙,韵律交错,在历史校刊上被称为“廊腰缦回的校舍走廊”。修缮前,室内天花、挂镜线、木门窗等均非历史原状,历史照片中“廊腰缦回”的凹凸变化也无迹可寻。

在市东中学礼堂的修缮过程中,设计师们邂逅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隐藏在封堵墙背后的历史场景,原本看似普通的封堵墙背后,竟隐藏着一处饶有趣味的历史场景。这一场景以廊腰缦回、蜿蜒曲折的形式呈现,单元重复的设计营造出了建筑空间的韵律感与形式美。面对这一意外之喜,设计师们迅速调整修缮方案,决定以这一场景为参照恢复走廊风貌。这一修复工程的成功完成,不仅是对市东中学历史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弘扬和展示。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场景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走廊修缮前后对比

建筑修缮后

通过对校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恢复了市东中学的原有风貌,也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了爱国基因,延续了吕型伟老校长“把劳动人民子女培育成国家栋梁”的教育初心,这样赤诚的初心传承也正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底蕴。

编辑:吴百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建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