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数字人、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成果亮相北京科技周

机器人、数字人、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成果亮相北京科技周
2024年05月26日 15: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人形机器人测试平台加速产品研发,高清数字人的制作大幅提速,手术机器人为介入手术做“导航”……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于5月25日至6月1日在首钢园举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五大展区,一批本市在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关键成果集中亮相。

当前,制造领域正在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关键技术持续突破。一款不怕摔跤的人形机器人,将为广大研发人员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这台身高约1.2米的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23个自由度,拥有比同类产品更灵活的腰部和髋部关节,即使不慎摔倒也能迅速起身,还能做出人类无法完成的一些动作。“这个能力,对开发者开展新场景测试有极大帮助。”加速计划公司商业化负责人李超逸说,利用这个稳定的机器人平台和一站式开发工具,开发者研发一个新动作的时间能压减50%以上。

在文旅、政务等服务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数字人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传统的数字人制作周期通常要半个月甚至更久,而利用重光照4D动态光场重建系统,一个精细到毛孔的写实数字人仅需2天左右即可制作完成。元客视界公司产品经理王煜介绍,这套系统直径达6.6米,由LED光源和彩色相机、高速相机等设备组成,可以模拟真实的环境光线、捕捉被采集人的高清动态表情,每处皮肤细节都栩栩如生。

在医药健康展区,一组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和介入手术机器人颇为吸睛。“这组设备结合人工智能系统,能实现介入手术在人体血管内的‘自动驾驶’。”唯迈医疗首席运营官田威表示,造影设备能获取人体内的高清血管影像,手术机器人则根据这张描绘血管走向的“地图”开展手术,常见的心梗、脑梗、肿瘤等疾病手术,它都能胜任。

在传统介入手术中,医生需要穿着重达二三十斤的铅衣,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这对医生的经验和体力要求都极高,长期处于X射线的环境,对医生的健康也存在一定损害。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智能仿生学习,这台机器人能模拟顶级专家的手术操作手法。

“通过智能触觉感知、智能仿生、智能交互等技术,它能实现亚毫米级的操作精度。同时,像头发丝划过掌心的力道,大约0.01牛,它也能精细感知。”田威说,这样一来,医生坐在远离射线环境的房间,就能操控机器人开展手术,还可以远程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更及时的治疗;机器人匀速且精准的操作,也能减少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它的表现不俗,已在包括北京安贞医院在内的全国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了数百例手术,成功率达100%,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目前,它已成为首个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绿色通道的国产介入手术机器人,并有望尽快进入欧盟市场。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2018年至今,北京已连续印发两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发挥引擎作用。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构建北京高精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本届科技周搭建起全方位、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的平台,这些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成果充分展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