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油画的当代发展之路

中国写实油画的当代发展之路
2024年05月26日 02:52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春到西藏(油画) 董希文

    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油画) 郭健濂、褚朱炯

    小夫妻(油画) 李节平    小夫妻(油画) 李节平

【艺点】

在东西方艺术发展现状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一个重要差异:大多数西方主流美术学院的教育早就不再教授写实绘画了,许多新兴画廊和美术馆也以现当代艺术展示为主。而中国的写实油画在创作者和爱好者中仍牢牢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下全球艺术发展生态中,写实油画似乎已经成为即将“告别”的传统,那么,在我国,写实油画还要不要坚持?写实油画能否融合中国人当下的审美习惯形成新的视觉语言形式?这是从事写实油画学习与创作的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东西方油画存在不同的发展脉络

  油画起源于欧洲,早期的油画是从欧洲中世纪相对平面化的线造型艺术形式演变而来的,之后融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随着透视学、解剖学等近代科学的逐渐完善和应用,西方油画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接近视觉观察的真实效果。直到十九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对传统写实绘画造成了冲击,人们对写实绘画的需求逐渐降低,西方油画慢慢走向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以象征、变形或抽象符号来折射、隐喻外部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艺术发展潮流看似已进入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写实绘画传统依然存在而并未消亡。众多西方艺术家,如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德国画家尼奥·劳赫等等,虽然风格上各有特色,但其内核依然是写实的。不少西方国家仍较好地保留了写实绘画传统,如美国定期举办写实肖像画大赛,英国国家肖像馆也每年举办大规模的肖像艺术奖评比和展览,并有一整套机制鼓励艺术家进行创作。

  与此同时,西方个别美术馆也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他们的收藏和展示策略,将原本馆内的装置、影像等观念艺术作品撤下,重新展出那些尘封多年的古典绘画、现代主义绘画,这也反映了西方艺术界对艺术传统以及艺术发展方向的反思和调整。西方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而在中国,写实油画具有独特的脉络,这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李叔同、李铁夫等留洋回国的艺术教育先驱者,为中国的写实油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徐悲鸿等人将西方写实油画传统引入中国,结合民族特色,创作出具有时代性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的艺术风格,写实油画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央美术学院在首任院长徐悲鸿的领导下,建立了以严谨的素描方法和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的艺术教育体系,注重扎实的造型训练,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写实基础的艺术家和教师,并开枝散叶,使中国写实油画队伍初具规模。之后,国家又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去苏联学习油画,并请来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在中国举办油画训练班,这些举措都极大推动了中国油画,特别是写实油画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中国油画家出国学习,一些外国原作也来华展出,使中国油画人看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油画的多样性。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油画的发展脉络并不是对西方油画发展史的复刻,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靳尚谊、詹建俊等人为代表的油画家并未集体转向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路径。比如,靳尚谊注重探索油画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语言表现能力,他多次前往欧美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深入研究油画本体语言的核心问题,并进而提出评判油画创作的标准是水平而不是风格。

  与当今西方相比,中国的写实油画发展更为迅速和稳健。在西方,写实油画逐渐边缘化,而在中国,这种艺术形式却则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曾有一批西班牙画家在参观中央美术学院时,对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表示赞叹,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超越了西方。这种发展态势的形成,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国家意志以及民族需求密不可分。

写实油画需要探索形式语言的创新

  在当今的艺术界,写实油画与当代艺术之间确实存在相当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不同的艺术理念与方向。一方面,主流的绘画以写实油画为主,它与国家主题性创作和国家行为紧密相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以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等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圈层,则更强调观念、图像和实验性,追求与观念接轨的当代面貌。事实上,当代艺术虽然追求创新和突破,但难免有过于激进或流于概念与形式之嫌。虽然写实油画受到装置、影像、数字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的冲击,也面临着语言陈旧、鱼龙混杂等情况,但是,我并不认为写实油画在中国存在式微的趋势,相反,写实油画在当下的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审美基础上来说,写实油画艺术中体现的科学精神、真实特性对欣赏者有强烈的吸引力。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掌握了透视学和解剖学原理,加上后来外光色彩体系的逐渐完善,写实油画具备的科学、理性的审美价值,恰好是以散点透视、水性材料、讲究主观感性表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绘画所不具备的,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推崇。而从绘画传统来说,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始终有着对写实、逼真的追求。比如,宋代花鸟画崇尚精确写实,近代中国画家齐白石所画的虾、鱼和昆虫无一不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受到广泛喜爱。更重要的是,中国哲学讲究“文以载道”,写实绘画在中国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载体,它在表现国家、历史、经济、社会等重大题材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举办多种主题性创作工程,在表现时代发展、刻画人民形象等方面,写实油画涌现了许多杰作。

  对于写实油画这样的传统艺术形态,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其核心都在于继承与创新两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涵,是写实油画面临的主要课题。

  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家探索形式语言的创新,将传统写意与西方表现技法相结合,为写实油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个人创作为例,我倾向于在画面中制造“近观与远观”之间的反差,吸引观者将注意力投注于材料上,退远时观看,会感到写实逼真,走近画面,与画面“零距离”时,又会有抽象与写意之感。这是我从一些古典油画大师,包括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支到马奈,这一路西方油画写实体系中观察的某种艺术特征。这些作品,远看时既松弛生动又写实逼真,近观却发现笔触分离,每一个局部像一幅写意画,这要求非常高超的技术,而这种写实的脉络也有别于达·芬奇、安格尔、拉斐尔等画家的写实体系。我希望在画中探索写实油画的抽象特征,为观者提供两种充满反差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放大写实作品中存在的抽象美感。

  艺术的发展规律是波浪式的,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才是真金。真正能够流芳百世的艺术家和作品,往往与技艺的精湛、对人性的深层挖掘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的写实油画也将与世界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推动世界艺术的发展。我不能简单地预测写实油画在中国当代的具体发展轨迹,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中国写实油画的发展将会长盛不衰。

(作者:袁元,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油画 画家 绘画 艺术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